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

上传人:nj****e 文档编号:148126983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银行业白皮书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概要9513金融科技企业:正当其时金融科技挑战者:六大成功武器银行守业者: 六大数字利器II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目录前言1引子3金融科技企业:正当其时5金融科技挑战者:六大成功武器9银行守业者:六大数字利器13VI前言2015年,全球投入FinTech(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高达191亿美元,是2011年的近8 倍。过去5年,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更重要的是,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和20世纪

2、90年代的互联网金融泡沫相比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需求支撑。截至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30亿,是2001年底的6倍。在当今由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千禧一代”构成的高度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蚕食银行最诱人的中间业务收入蛋糕。银行作为主要金融产品分销渠道的优势正在减弱,而分销恰恰是银行利润率最高的业务。麦肯锡2015年全球银行业年度评估报告预计,银行业来自业务发起与销售的股本回报率为22%,比单纯发放贷款的股本回报率高得多,后者只有6%而已。金融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除了技术,还有专注。他们正在银行业务的各个细分领域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

3、务模式来打破银行的垄断局面,覆盖被银行忽视的客群。他们的疆域也在逐步从零售银行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业务拓展。各个细分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已经深切地让银行感受到金融科技公司对其传统存贷付业务的冲击。比如,Lending Club专注于P2P贷款, 截至2016年1季度累计撮合了190亿美元的贷款,却没有一家网点;Wealthfront专注于自动化个人资产配置,为追求低成本便捷性的“Y时代”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截至2016年2月,其管理资产规模近30亿美元;Square专注于移动支付,为中小企业、个体零售商提供低成本的支付解决方案,2015年4季度单季度交易额就达到102亿美元。回看中国,中国金融

4、科技行业在移动互联技术和金融改革的双重助推下,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金融科技融资额达到历史性的27亿美元,是2014年的4.5倍,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面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金融业正在奋起反击。比如平安集团主导搭建的互联网资产交易平台“陆金所”截至2015年底总交易额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估值185亿美元。再比如,2015年工商银行推出了由“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和支付、融资、投资理财三大产品线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浪潮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麦肯锡在总结全球服务领先银行和金融科

5、技公司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金融科技公司和商业银行各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做到六点,才能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脱颖而出:1. 强化优越的客户获取模式2. 坚持低成本的业务模式3. 充分利用创造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4. 建立针对细分客群的独特价值主张5. 与现有体系合作共赢6. 开展充分的监管沟通和风险管控传统银行需要做到以下六点,以数字化战略应对挑战:1. 全面地强化全行的数字分析和应用能力2. 根据客户需求整合无缝的客户体验3. 建立数字化营销能力4. 构建数字化流程精简成本5. 迅速应用下一代IT科技能力和开发模式6. 建立支持数字化变革的组织架构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

6、应对策略前言12引子硅谷来了。数以百计的初创企业正以其丰富的智库和充足的资金, 从多个不同方面冲击着传统银行业。杰米戴蒙(Jamie Dimon)银行历来是最不受科技发展浪潮冲击的产业。11世纪,英格兰发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置业抵押贷款。自此以来,银行业就凭借多条“护城河”建立了强大的行业帝国。(译者注:这是巴菲特对竞争优势的比喻说法:“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伟大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包括由分行组成的无处不在的分销网络,借助数据和经验判断进行信用评估的专业能力,赋予银行放贷和吸储资格的牌照(信贷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其吸收的存款有主权保险的保护。而且,由于消费者在金融服务上惯性非常大,通常不

7、愿更换常用的金融服务机构。这一点在发达市场尤为明显,即便在市场动荡期,消费者仰仗银行与保险业的老品牌来保护他们的资金稳定。于是,银行业的经济效益防御性较高,业务模式的复原能力也较强。过去几十年, 银行业搭上了两大利好的东风:一是去监管潮流(始于1980年美国通过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ct)的时期), 二是人口红利(例如婴儿潮一代逐渐年长,进入个人收入的巅峰期)。1984年至2007年期间,美国银行的平均股本回报率(ROE)达到了13%。上一轮高科技浪潮由商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泡沫膨胀造成,那轮冲击中银行充分展现了强

8、大的复原能力。那8年间,从电脑服务公司网景(Netscape)首次公开募股(IPO)到eBay收购 美国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Pal,不下450位“新星”向传统银行的地位发起挑战,涉 及的领域包括数字货币、钱包、网络等多种新型业务。然而直到今天,只有不到5位挑战者幸存下来,发展成为独立的实体公司。虽然PayPal是个例外,但在很多方面 以下铁律都被反复证明:颠覆银行的统治谈何容易?34金融科技企业:正当其时历史不会再次上演,但常常异曲同工。马克吐温(Mark Twain)然而,传统银行占绝对优势的情况现在正在发生改变。麦肯锡专有P anorama FinTech数据库记录了金融科技领域企业的创

9、立情况(金融科技企业是指,利用科技 替代传统金融服务的公司,例如储蓄、借贷、投资、支付和保险领域的科技公司)。数据显示,当前金融科技公司已突破2000家,而2015年4月1日前还只有800家。无疑, 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大行其道(见图1)。过去5年,金融科技领域吸引了全球超过400亿美元风投和成长期股权的投资。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2015年的融资额是2013年的4.8倍,高达191亿美元)(见图2)。那么,我们现在要问一个互联网泡沫繁荣时期也问过的问题:这次有什么不同吗?在很多方面,答案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一些更根本的角度而言,这次的确有所不同。历史并不是在重复自己,但它会上演类似的新剧情。

10、图1金融科技企业无处不在,在支付领域尤为集中各细分在全球银行营收中的比重产品能力金融资产 与资本市场4支付贷款与融资账户管理5金融科技领先企业的顾客及产品细分,20151 占比顾客细分零售商业2大企业310%1 Panorama数据库中存有350多个最知名商业案例;也许不能代表所有。2 包括中小型企业。3 包括大企业、公共实体、除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4 含销售与贸易、证券服务、零售投资、非结算账户存款、资产管理组织。5 营业收入中含结算账户或支票账户的存款相关收入。资料来源:麦肯锡Paranorma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金融科技企业: 正当其时5金融科技业近年

11、来吸引了越来越多风投资金图2其他地区亚太区欧洲美国全球金融科技业获得的投资单位:10亿美元19.1年增长57%12.2年增长205%年增长42%年增长6%年增长33%年增长8%年增长54%4.02.42.61.21.71.8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20080910111213142015资料来源:麦肯锡Paranorma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过去环绕银行的那些“护城河”没有改变,银行对当今的经济体系依然很重要,而且无可替代。他们仍然受到严格监管。银行很大程度上垄断了信贷和风险市场。他们是储蓄的主要存放地(储蓄往往是客户区分它们主要往来金融机构的标准),依旧是

12、全球最大支付系统的门户,也仍然吸引着大批贷款申请。但有些事情已经变了。首先,金融危机削弱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其次,随着移动设备普及,银行此前独享的实体分销网络优势开始减小。智能手机创造了支付的新模式,让消费者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服务。此外,全球的数据普遍变得更为透明和易得,高效计算能力的成本同时大幅降低。两台iPhone 6S的记忆容量比国际空间站的还要强。正如一位金融科技创业者说:“1998年,我成立金融科技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服务器。今天,我不需要这么做了,因为可以利用公共的云服务。”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剧变。如今,仅在美国就有8500万“千禧一代”,这是数字化的一代,他们比互联网泡沫

13、时成年的4000万“X世代”开放得多,会考虑更换新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固守父母存钱的银行。银行更需要留意的是,消费者更青睐个性化并能在给予基础产品服务之余无缝按需提供附加值服务的销售型企业(如Uber优步、Airbnb、B等)。金融科技业面临着重大机遇:消费者开始脱离传统媒介。麦肯锡的2015年全球银行业年度评估报告预计,银行业来自业务发起与销售的股本回报率为22%,比单纯发放贷款的股本回报率高得多,后者只有6%而已(见图3)。6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金融科技企业: 正当其时图3非银行业挑战者的焦点发起与销售贡献了全球银行业约60%的盈利全球银行业活动的营业收入与利润0577

14、2014年,单位:10亿美元资产负债管理发起销售贷款1239301核心银行业务结算账户支票账户526131存款174 44投资银行1136214中间收入交易/支付0483业务资产管理与保险2净资产收益率6%22%营业总收入2,075 (54%)1,750 (46%)税后总利润436 (41%)621 (59%)信贷脱媒消费者脱媒1 企业融资、资本市场和证券服务。2 资产管理包括投资与养老金产品。保险仅包括银行出售的保险。资料来源:麦肯锡Paranorma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全球银行利润池8金融科技挑战者:六大成功武器预测是危险的,特别是对未来的预测。尤吉贝拉(Yogi Berra)当下形势与互联网泡沫期有所不同,但金融科技企业倒闭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Windows相关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