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8122270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地理 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了解城市形态特点,掌握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3.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规律。4.理解如何通过调控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5.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6.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调查自己所在的城市属于何种空间形态,了解其变化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区域城镇的合理布局提出建议。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1概念: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_。2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1城市空

2、间形态的变化(1)演变规律:_。(2)演变过程:最初的居民点呈_更大的块状更复杂的形态。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方法(1)合理地规划和控制_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2)保持强大的_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_形态。(3)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圈,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_。3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_。一、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城市空间形态形态特点成因优点缺点主要解决措施图示举例集中团块型呈同心圆向外延展平原地区或规模不大的城市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市发

3、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或开发新区成都合肥华盛顿带型呈明显单向或双向发展山谷地形,沿河、湖等水面一侧或两岸延伸,沿铁路、公路干线扩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利于协作管理发展多个中心及发展交通兰州西宁宜昌筑波放射型建成区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地区,城市以原城区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外呈放射状发展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能改善城市环境;便利的交通利于新老城区联系容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市区周围建设环形道路武汉大连秦皇岛组团型建成区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受地形、

4、河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城市比较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发展交通,加强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淄博重庆星座型由一个规模相当大的主体部分和三个以上规模小的部分组成一些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为疏散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工业,在远郊人为规划新区或卫星城利于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等不能完全改善城区住房、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的状况完善卫星城服务功能上海纽约散点型没有明显的主体城区,各基本单元呈散点状分布资源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的平原资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交通联系不便,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

5、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大庆【思维拓展】组团型与带型或放射型的区别是一个易错点,两者有其形成的共同因素地形、河流、交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多个生产生活组合,但其形态上辨认比较容易,组团型的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之间不相连且有一定距离,而带型和放射型虽然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间有一定距离,但各片之间是相连的,因此抓住各自形态即能容易区分。典例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A城市示意图(1)图A城市为_,判断依据是_。(2)A城市的空间形态为_,形成这种形态的因素是_。(3)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答案(1)重庆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2)组团型地理环境(

6、3)优点:城市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缺点:由于各部分城区需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将大大增加各种管线和道路长度,从而增加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解析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城市用地被分割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部分,各部分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由较便捷的通道组合成一个整体。【变式训练1】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城市名称为_,判断依据是_。(2)分析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3)该市

7、空间形态发展方向是_。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与调控1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演变过程最初的居民点呈放射状拓展作内向填充成为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图示经济实力弱 强人口、用地规模小 大演变规律从简单到复杂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内容原因为了缓解工业化、城市化伴生的严重的城市交通、人口、设施、环境等问题方法分析城市形态布局现状的利弊从实际出发,运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发展措施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化

8、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3.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开放式多核心结构(1)多核心的发展模式示意图(2)优点这种结构将原来单中心的一些功能,合理分散到其他分中心,以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合理化。可以缓解和消除由于高度集中给中心城区带来的城市问题,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思维拓展】憧憬美好的未来城市从古到今,人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未来城市当然也就存在种种设想。(1)“阿基格拉姆”式城市。阿基格拉姆于1964年设计了一种插入式城市,可在有交通设施和其他各种市政设施的网状构架上插入类似插座的房屋,它们的寿命一般为40年。后来,又有建筑师提出空间城市的方案,即在大地上构建一个柱间距

9、为60米的空间结构网络,在这个网格上安装活动式的各种房屋,创造各种生活与工作环境。(2)田园城市。英国一名学者针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与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提出“田园模式”。他所设计的田园城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人口约3.2万人,占地400公顷,位于2 400公顷土地的中央,外围2 000公顷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业耕作用。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自圆心辐射出,中心是一个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可布置公共建筑物,如市政厅、音乐厅、会堂、医院、图书馆和剧院等。其外圈是占地58公顷的公园。公园的外圈是商店、展览馆等。商店街的外圈是宽达128米的林荫道,大道当中是学校、儿童游戏场、教堂等。

10、大道的外圈是一圈花园式住宅。当城市扩大到规定的人口规模时,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但是外围也要保留一定的绿化带。典例2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阶段分别是:a_,b._,c._。(2)由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总结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3)如何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调控?答案(1)最初的居民点呈放射状拓展作内向填充(2)由简单到复杂(3)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

11、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解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其演化过程一般为由a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b放射状为主的空间形态,当放射状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开始c作向内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调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多个中心服务功能区;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镇。【变式训练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随

12、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

13、向。(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图2.3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类型,据图分析:(1)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主要有哪些?(2)集中团块型与组团型有什么区别?(3)放射型的城市空间形态有什么特点?提示(1)主要有集中团块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星座型、散点型六种类型。(2)区别:集中团块型常见于平原地区或规模不大的城市;组团型受河流或崎岖的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集中团块型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组团型城市建成区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集中团块型城市布局紧凑,各功能活动向中心区集聚;组团型城市布局灵活,各部分都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集中团块型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组团型城市比较接近大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集中团块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组团型城市要节省。组团型城市相对于集中团块型更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3)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大中规模城市居多。多沿交通干线多向发展。有利于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条件。交通便捷,有利于新老城区的联系。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而增加交通压力。图2.4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集中团块型),据图分析:(1)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2)经过成都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