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08914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墨画动物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学生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并大胆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与众不同的动物形象,感受水墨画的独特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技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和健康心智的形成。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均以动物为表现主题,由平面的写生、图案向半立体的浮雕、立体的圆雕或模型有机过渡,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独特的水墨画视角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纵观湘教版水墨画教学内容体系,本课承上启下,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

2、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并初步掌握点虱法的水墨画技法的小窍门。 (3)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点虱法等水墨画技法来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能展现生命活力,体现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水墨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教学重点:通过动物水墨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水墨表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努力使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

3、形兼备,体现笔墨情趣,发展学生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 5、课时安排:1 课时 二、教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发挥教为学服务的积极作用,本课将采用以下主要教法,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欣赏分析法(2)演示讲解法(3)观察交流法(4)评价激励法 三、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1)六年级学生对动物有一定的亲近感,对动物的主要特征已有所了解。(2)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3)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但耐挫折能力和学习持久力不强。 2、学法指导: 想要完成一

4、件水墨画动物作品,需要具备动物和水墨画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墨画表现技能。因此,本课就充分利用学生带来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分析交流,加深学生对动物主要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爱表现自己的内在需要等作为动力,引导学生赏析范作,引起学生对原有水墨技法体系中点虱法:不勾边线,直接用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来画物体的一种中国画技法。(以前感受过大块面墨色的丰富变化,但同样不知道这种笔墨技法的专业术语名称)等的特别关注,并结合教师演示,大胆操练,自由创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新体验和新惊喜,丰富每一个学生的水墨画视觉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和群体提高。四、教学过程 (一)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动物(陆生、水生和禽鸟等)图片,水墨画动物经典作品和师生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含水墨画动物),铅笔、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二)教学流程 1、引导阶段(23 分钟) 教师出示 2 幅动物画作品虎(工笔,写意),启发学生欣赏思考:你能看出这两幅画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画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讨论:(粗粗细细的墨线随意勾出形体,大大小小的墨色自由挥洒,表现错落有致的斑纹,墨色有浓有淡,变化十分丰富,富有情趣韵味,给人轻松自由、落落大方的美感;而油画棒勾线填色,色

6、彩丰富,给人一种鲜艳华丽之感)师:(总结)水墨画富有情趣韵味,给人以落落大方的美感,彩笔画色彩丰富,给人以艳丽之感。从而让学生突出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魅力。由此导入课题并板书。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主题相同、表现手法和风格不同的作品,在比较中感受水墨画的写意性和灵动性,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动物的浓厚兴趣。】 2、发展阶段(3033 分钟) (1)欣赏探究(67 分钟) 欣赏出示一组水墨画动物作品(课本内外均有),启发学生进行欣赏、探究。 (大屏幕展示)如指导赏析快乐的小猴等作品时,着重让学生关注外形等方面的表现技法。教师演示讲解点虱法1 的表现要领及用处(墨色的深浅,笔触的大小),并指导学生大胆操练

7、、理解掌握。 指导学生赏析奔马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奔马:(徐悲鸿)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虾:(齐白石)用淡墨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芦雁图【教师采

8、取有效策略,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水墨画墨色丰富变化的基础上,局部解构水墨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建立水墨画技法与具体的表现内容的某种联系,真切感受到水墨画的规律性、写意性,知识性与技能性并重,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为后续创作作了知识技能上的准备,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观察预想(67 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观察自己带来的动物图片,相互讲讲自己对动物的形体、姿态、神情和皮毛等特征的认识。在师生交流时,强调观察的有序性(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可以先看身体各部位,后看姿态神情,反之亦可)和有效性(既然看了,就要有看的成果。让学生说说观察动物主要特征的新发现、新认识,还可对动物

9、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说说动物与动物之间如体形、结构和姿态等方面的明显区别)。(板书要点) 畅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即准备用怎样的笔墨技法在宣纸上画出可爱的动物形象。可提出以下问题:你准备用水墨技法表现哪种姿态的动物?它的头部皮毛用渴笔还是用泼墨、五官用什么方法表现?身体及身上的斑纹用什么笔法、什么墨色来表现会更美?为了突出它很神气,又该用什么样的笔墨来表现有力的四肢和细长的尾巴呢?(这里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完善预想方案)教师演示水墨画动物的表现过程,讲解要领。(建议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可跟老师随机临摹学习小部分的用笔、用墨方法)以画水牛为例3,a 、用淡墨侧锋画出三角形的牛头,画出一大一

10、小的牛耳,以体现透视关系;b、用浓墨中锋画出弯月形的牛角,点眼、画嘴;c、用泼墨大笔画出起伏的牛背;d、根据需要,可在牛周围淡墨添画水纹,一侧画出倒挂的柳枝,使构图完整饱满。 【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和观看教师的完整演示,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水墨画技法与动物的主要特征相对应,培养学生意在笔先的创作观念和习惯,提高对水墨画创作流程和技法运用的认识与把握。】 (3)创作评议(1719 分钟) 大屏幕出示作业要求:大胆运用渴笔法、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努力做到形象生动有趣,墨色变化丰富,构图饱满。临摹可以,创作更好。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整、完善后的

11、创作预想进行自主创作,允许学生用辅助方法(如先用铅笔画出动物的大体形态、主要结构,再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介入创作。 学生自主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形象、水墨技法以及学生参与创作的态度、心得体会等方面,展开评议交流和小结。(a 、评画要点:选出水墨表现的最棒的动物形象,并说出理由。哪些小作者的水墨技法运用让你佩服?你有什么好建议?b、交流心得:在水墨画创作中你是怎么对待遇到的困难的、需要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c、小结:可以对同桌说说,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可以说学会了某种具体的笔墨技法、完成了一件满意的水墨画动物作品、画水墨画动物很好玩很快乐) 【作业要求明确具体,教师巡视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评议

12、交流,都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持久力,能在突出本课重点的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形兼备,充满笔情墨趣,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个体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长足发展。】 3、拓展阶段(23 分钟) (1)欣赏拓展 大屏幕显示一组风格不同的古今水墨画动物名作,教师作补充性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水墨画的博大精深与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牛图 双狮图 白猿田世光(19161999) 唐韩滉(公元 723787 年) 刘继卣(19181983) (2)课后作业(可以任选其中一项完成,塑钢窗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完成两项作业) 鼓励学生课后再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学到的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将挑选优秀作品在学校的橱窗里展出。 课后辩论:针对“捕杀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与家人展开“关于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的话题辩论。辩论情况可以短文形式上交。 欣赏古今名作和课后水墨画创作,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水墨画审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责任感。课后的家庭辩论,可增进家庭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强化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