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085481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市高2017 级高三第二诊断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历史是否有逻辑 陈乐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走经世致用的路线,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多么博大精深,最终离不 开当时的为世所用。中国人写史,离不了

2、记言记事,到今天还是这样,脱不出以史为鉴。稍 微有些哲学意味的史论几乎没有。 历史哲学是欧洲的特产,主要是因为欧洲的哲学比较发达。先也是从叙事开始,到近代 便有了对历史的理性批判,把人文因素融进历史。伏尔泰、赫尔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 马克思,这是几大家。他们的历史观,无论是唯心唯物,都是理性历史。 然而,大历史是理性的,人们经验的历史却不是理性的。理性批判的历史,是“宿命的”, 似乎历史是按照人的理想意图安排的,所以是理想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却相反,它经常是不 合逻辑的。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是理性的;要以新代旧便 难免发生革命,则革命是理性的。但历史是人表演的,

3、革命是人干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 说他有按理性行事的能力,但并不能由此说人天然就是理性的。否则古今中外就没有坏人、 败类,没有疯子了。 历史是任人装扮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道德学家从中看出道德律;崇尚格致之学 者从中看出器物奇技的代代翻新;尚武者从中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兵燹征战;博学深思者从 中看出精神的升华和沉沦;唯理主义者说历史是理性的、有序的;经验论者说历史充斥了非 理性,是无序的;乐观派说历史总是随着文明的脚步向好处发展的;悲观派说否!文明的每一 次“进步”,都伴随负面的、无法克服的后果。19 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历史是沿着自 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路前进的;20 世纪的史学家们则

4、认为历史根本没有定向施宾格勒在 世纪初就曾问道:历史是否有逻辑? 20 世纪的欧洲史学家们自有他们的特殊的时代经验人们还是相信经验胜过理智 他们向 19 世纪的理性批判史学发难:你们太过相信人类的理智,你们的头脑清醒得把一切不 符合理想的浑浊的秽物都滤掉了,历史绝没有那么透体通明。理智、理性,这些崇高无比的 概念,可以作为一种人世间的理念,或者叫做目标;也可以适用于某人某时某事,如说某人 在某时某事上是很理智的,但不可能说某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上都是理智的。更何况, 理智会异化,异化到它的反面,变成非理智、反理智;当把理智神圣化的时候,“理智”尤其 会转为非理智,直到变为疯癫。 20 世纪的

5、人读过几千年人写的历史,发现人写的历史与人造的历史不是一回事。他们在 这一百年里亲历了那么多的“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个“主义”把 世界搅得周天寒彻,任谁也认别不出这世界的本来面目。 或许仍是东坡居士有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 20 世纪的真面目, 是因为身在其中;等到下个世纪或再下个世纪可能就比较客观了。然而也不尽然;因为人既 是理性的动物,又是有愿望、有情感、有利害关系缠身的动物,所以纯客观是没有的。于是 在看历史问题时不免戴上今天利害关系的眼镜,历史终于还是客观不了。 有一种说法,说历史从来不是如黑格尔说的是“精神的历史”,而是不折不扣的“行动

6、的 历史”、 “实践的历史” 。诚然,实践是离不开精神的,但对历史进行判断的根据又总是人的行 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写史和欧洲人写史都始于记言叙事,然后有了理性批判。 B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总会感觉不一样的历史面貌。 C20 世纪欧洲史学家们认为19 世纪的理性批判史学存在着局限。 D不管是身在其中还是过后反观,完全客观的历史都是不存在的。 2文中引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着重赞扬东坡居士的诗句特别富于哲理思辨。 B说明只因身在其中所以无法看清历史真面目。 C说明若干年以后回望就可以看到客

7、观的历史。 D说明无论什么时候看待历史都不可能纯客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趋势看起来是有逻辑的,现实却常常没有逻辑性。 B面对同样的历史,乐观派和悲观派都有着各自的看法。 C有理智的人来写历史,才能说明白历史有没有逻辑性。 D无论历史是否有逻辑,总需要依据人的行为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关注 2019 年考研的人都知道今年的分数线持续走高,很多专业国家线提高了十分,只有 少数几个专业类别的国家线保持不变。国家线的提升也反映了报考人数增加,让考研竞争更 加激烈,分数线走高。但如果

8、你报考一些好院校,国家线并不是重点,很多院校和专业的分 数线都非常高。 笔者知道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录取分数线是国家线,但调剂分数线已经高于国家线好几 十分,这也可以看到今年高分人数明显增多。更不要说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国家 线的参考价值可能并没有那么有用了。虽然2019 年一些院校的专业出现了缩招现象,但总体 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计划。现在教育部比较看重专业硕士的培养 工作,招生数量增加,从往年数据可以看到,专硕的招生数量已经多于学硕。 (摘编自中国微评教育) 材料二: (选自中国教育报告) 材料三: 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哪些新趋势呢? (1)推免生数量逐年增多,推荐

9、免试入学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 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2020 年, 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2)非全日制招生遇冷, 2020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也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 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 项。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 就业单位认可。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3) 延 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实际毕业生数却低于预计毕 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

10、大。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也在持续上升,延期毕业逐 渐成为常态化现象。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正常毕业。(4)招生中女性占比持 续上升,近年来,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5)不合格研究生清 退力度加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强调:健全研究 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今年以来,我国已 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 (节选自 202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趋势分析) 材料四: 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首先是平台的改变,尤其是相对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会有更高的平

11、台去选择,例如五百强企业、高校等,这些可能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是可望不可及的。 其次,上升空间,最后是落户、购房补贴等,都比本科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当然这些都是相 对的,我们不可否认学历不好的人前景就一定差,但就大概率来说,学历高的人更容易取得 成功。 考研落榜之后,考生可以选择哪些路呢? 路有千万条,条条都可以通罗马,所以不管是否考研成功,考生都需要做好多项选择: 一、把握春招。相对于社招,校园招聘对无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是相当友好的,另一方面也是 机遇,过年之后有大量的岗位空置;二,选择再次考研。据一项数据显示:二战生考研成功 的概率远远超过第一次考研的学生,所以只要年龄允许,不妨再考一次,

12、当然需要承受的东 西也会更多;三、考公。考研的目的是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考公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你能 够在本科毕业之后考上公务员,相信三年之后,你也会成为很多硕士研究生羡慕的对象。 (摘编自中国“大学菌”论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9 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增加导致很多专业国家线提高,一些好的院校,国家线变 得不重要。 B延期毕业现象越发明显,不合格研究生清退力度加大,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培 养的质量。 C研究生毕业后上升空间,落户,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这些年报考研究生的 人数越来越多。 D即使考研落榜也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其实还有很多道

13、路可以走,甚至有些道路连硕 士研究生也羡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了一倍左右,增长率却有下降趋势。 B就业仍然是选择考研的核心因素,如果就业状况改善,考研热也会抑制。 C非全日制招生遇冷主要还是因为担心就业问题,招生单位普遍生源不足。 D “二战”考研需承受很多东西,但与第一次考研的学生相比有很大优势。 6结合材料内容及生活实际,基于“研究生招考的理性思考”, 给研究生教育发展拟3 点建 议。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 题。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14、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 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帮我盖好棉被, 又走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 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的事物。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 来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 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 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 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

15、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 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 那时候雪还没有来,雪还在风雨之后。母亲在那块月光下的麦地里除草,母亲头上包 着一块暗红色的头巾,身上穿着那件厚厚的棉袄,棉袄有些破旧了,里面的棉花露了出来, 乍一看像是飘落在棉袄上尚未融化的雪花。但雪还没有落下来,天空越来越明亮了,母亲心 里越来越急,她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在月光之下,努力地除草,雪就要落下来了。 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那时候,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 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 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

16、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 发亮。 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纷扬 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 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功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 “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 ”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 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 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 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让人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 刘长卿的诗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 谁呢 ?我们一遍遍读,又一次次地猜测。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这个 画面让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在我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无数次落雪。我见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