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067701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 精品资料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唐山市大丰谷小学徐丽娜 一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体裁独特:中年级段唯一一篇书信体文章,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为主。 2.饱含深情:这篇书信体文章写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在失去父亲之后,写给联 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信中发出了渴望和平的呼唤, 他用一个孩子的眼 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把失去亲人的痛苦, 饱含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都蕴含在字里行间。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环境, 缺乏对战争的了解, 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更 没有真切的体会,很难语文中的“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根据对这一学情, 我在第

2、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词义了解相关的 背景,而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在品读中,进行情感体验。 (三)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 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遵循这一理念, 教学书信体这样以情为主 的文章应注重品味精神熏陶相统一;训练语言文字和培养学生认为素养相统一。 _ 精品资料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2、感受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认识”和平“的可贵,产生 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 教学难点 :抓住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之花等关键句,感受“我对父亲的深切怀 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四、教学流程图 开始 利用图片,引出呼声 图片 研读呼声,体会情感 课件 默读课文,找出呼声 学生想象与交流, 回扣呼声体 会是失去父亲的痛苦与惋惜 _ 精品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利用图片,引出“呼声”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牺牲 呼吁 凯旋贡献 鲜血 硕士卓越丧钟 蓝盔 2出示蓝盔图片,看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我想到了和平我想到了战争 设计理念: 复习词语的引

4、入联系了一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体现出中年级 段重视词语的教学,更可以倒出这个主题“和平” 。 (二)研读“呼声”体会情感 1面对战争与和平一个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呢? 结束 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 感知世界并不太平 视频 学生想象与交流 产生共鸣,发出呼声 课件 _ 精品资料 预设:学生回答“要和平不要战争” 2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默读课文,交流感受 预设: 两个呼声: 1、爸爸为和平而牺牲2、世界不太平 3出示句式:爸爸是一个的人 学生快速浏览书信正文的2-5 自然段。交流感想。 预设:爸爸是一个爱家的人的人 爸爸是一个杰出的人 爸爸是一个爱和平的人 研读:爸爸是一个爱家的人 出示

5、: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 你一顶蓝盔。 ”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深情的目光”理解爸爸的爱,引导学生你从中读懂了什 么? 预设:爸爸那深情的目光背后有年幼的孩子柔弱的妻子的万分不舍,万般叮 咛。 教师追问:是呀,纵然有千言万语,可为什么他只是说:“孩子,等爸爸回 _ 精品资料 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雷利理解爸爸的心愿了吗?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 学生在读一读这段话,看看标点还有特殊的含义吗? 通过蓝盔上的引号, 引发学生思考这不仅是一个承诺还是一个希望,爸爸希 望雷利也像他一样的热

6、爱和平保卫和平。 有感情的读出爸爸把这份殷切的希望。 教师引读:雷利忘不了爸爸临行前那深切的目光,忘不了一家人那快乐的时 光,忘不了爸爸的殷切的希望,失去了父亲他怎能不发出这样的呼声呢? 学生接读:“要世界和平,不要战争! ”这是第一次回扣呼声,学生在朗读这句 话时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研读: 爸爸是一个杰出的人 出示:我的爸爸会四国语言,是一位经济学硕士,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请读这两句话,在比较中抓关键词感受到爸爸的杰出。 出示: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素质” 卓在字典中的解释:(1)高而直 (2)高明,高超,杰出,不平凡

7、通过选字义的方式理解重点词,感受失去亲人的悲痛和惋惜。 _ 精品资料 教师引导:如果没有战争爸爸会怎么样呢? 预设:爸爸会选择一个好的职业, 爸爸去做学术研究爸爸可能带我到实验室 津津有问的讲解他的研究成果。 是呀,多么令人羡慕呀出示: 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 的经济学硕士,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老师接着引读:这么杰出的爸爸却 学生接着读: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再回扣呼声,学生齐读。 设计理念:借助想性和引渡的方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这么优秀的人才离 我们而去实在的可惜,使我们也不仅和他们一起发出这样的呼声要“和平,不要 战争 ”学生再读这样的呼声时已经融入对亲人的悲痛惋惜之

8、情对战争的残酷也 有一定的认知。 出示:爸爸是个爱和平的人 教师引导: 他们之间有一个美丽的约定,是什么约定呢? (我们与爸爸相约, 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教师引导:如果你就是 雷利和妈妈去迎接凯旋归来的爸爸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预设: 爸爸一下飞机我们一家三口就久久的相拥在一起, _ 精品资料 爸爸把蓝盔亲手戴在了我的头上 然而我们看的的是这一幕: 配着音乐图片文字的出现再现那凄惨悲壮的那一 幕。 教师引读:两年前他们依依不舍许下了约定 学生接读:我们与爸爸相约, 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 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 迎接他。 教师引读:两年后却悲痛欲绝,阴阳相隔。 学生接读

9、: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 血染红了他的征衣, 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 仿佛在呼唤着 什么。 设计理念: 把这两段文字这两种画面让学生一起去品味,促进学生感受魅 力的约定于残酷现实的之间形成强列的反差,学生真正能够走到雷利的内心世界 深切的感受到他痛苦,这是学生很自然就能够读出语言背后的爱恨情仇。 对比阅读: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 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 和平!他呼唤的是和平! 设计理念: 出是这样一组句子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在比

10、较中体会到三个相 同的句式三个和平三个感叹号,表达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7教师引读: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 _ 精品资料 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 出示是一组战争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字 是呀,面对残酷的战争是无数的母亲失去了儿子,无数的妻子失去丈夫, 无 数的儿子失去父亲。 为此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和小作者一起发出内心的呼唤,齐读 第八自然段。 设计理念: 在这里借助直观的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难句, 在感受到战争的 残酷而把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推向高潮,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痛恨战争, 树立热爱和 平维护和平坚定的信心。 (三)产生共鸣,发出呼声 1播放牺牲的维和英雄视频 2出示材料“十多年过去了,这个中国孩子已经长大成了一位维和战士。 3此时此刻我想对雷利说些什么,对失去生命的维和战士说些什么?请拿 起你的笔,把你想对谁说什么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_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