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8040501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3-2-1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1精品系列历史2012版 专题16 苏联建设经验教训(教师版)【考点定位】(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着重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同时考查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突出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抓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重点考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改革的局限性;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因果联系。【三年高考】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2(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

3、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

4、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开春以来”,说明此时苏俄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再根据材料“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即可明确这一政策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关系来调节生产,故D项符合。4(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

5、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答案】:【解析】:(1)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体制等多角度对比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2)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内容,主要从限制资本家的“自由”和损害资本家的“短期利益”角度答题。(3)采用邓小平的经典话语“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

6、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的消极影响,肯定罗斯福新政加强计划干预的积极作用。二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1年全国卷文综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答案】:A【解析】:19641982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是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它的最大缺点是仍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体制僵化,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丧失活力。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

7、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答案】:D【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7)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

8、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答案】:B【解析】:做此题的关键在于“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定要对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三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

9、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答案】:B【解析】:题中关键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前)无粮不稳,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前困境。A项表述因果关系错误,C、D两项在时间上远在新经济政策之后。2(2010年北京卷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10、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答案】:D【解析】:思路一:虽然不用市场调节取代计划的主导作用,但却承认商品货币关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即试图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思路二: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项。3(2010年重庆卷文综22)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答案

11、】:D【解析】:这是二战期间的苏联,ABC三项都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没有依赖、没有完成、少受冲击)。4(2010年江苏卷历史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 (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答案】:【两年模拟】一2012年全

12、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上期期末联考历史)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所说“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指的是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答案】:D【解析】:1921年列宁所说的“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是指新经济政策中的工业措施。2(福建省厦门市2012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

13、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A取消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提炼关键信息“掌握并利用商业”即新经济政策在商业(流通)方面的措施。3(河北省衡水市普高2012届高三质监历史)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B新经济政

14、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4(江苏省常州市2012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曾提出这样的预见和论断:一旦在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商品生产将会消失,从而与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价值、价格、货币、市场等也同时消失。对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苏俄政府的态度是 A始终允许 B始终不允许 C从不允许到允许 D从允许到不允许【答案】:C【解析】: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商业(流通)的措施即可答题。5(山东省聊城市2012届高三上期期末历史)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上述特点的史实有 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A B C D【答案】:A【解析】:符合题中特点描述;项是勃列日涅夫的行为;项错在“彻底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