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8040474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明朝建立后,进一步强化君权,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_,使_直接受皇帝指挥。答案:宰相制度 六部2.明清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是_和_。明清的科举考试只许在_的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_。答案:八股取士 文字狱 四书五经 “八股文”3.图31中所体现的历史信息是图31A.明朝皇帝的玉玺B.书画家的印章C.明朝特务机构的印章D.封建时代的调兵令章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物是历史的载体,特别是有文字的文物愈显珍贵,从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提取历史信息

2、最忌粗心和盲目,有的同学看不清文字就匆忙下结论,或看成皇帝的玉玺、或看成调兵令章,尤其最容易看成书画家的印章,因为上面有“印”字,和我们现代人的印章差不多,从而造成误选。注意图章中的篆体字是“锦衣卫印”,与明朝特务机构有联系,从而作出正确判断。答案:C4.军机处设立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思路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军机处设立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识记和辨别能力。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的。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思路解析: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一步强化君权,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

3、相制度。答案:D2.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A.军机处B.东厂C.西厂D.锦衣卫思路解析: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东厂,西厂是明朝后来设置的特务机构,不久即被废止。军机处是清朝设置的机构。答案:D3.中国历史上,开始对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朱元璋D.康熙帝思路解析: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是从朱元璋开始的。答案:C4.和“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若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有关的史实是胡蓝之

4、狱的株连 廷杖制度的严酷 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文字狱的无中生有A.B.C.D.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由材料可知:当时京官朝别妻子晚盼归,生活在一种极度惶恐之中。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四项都有,它肯定是原因之一。胡蓝之狱的株连众多,滥杀无辜;锦衣卫监视百官言行;文字狱无中生有。这些都有可能使京官意外丧生。答案:A5.下列文字是一位同学的课堂记录。遗憾的是这位粗心的同学把一些史实之间的关系搞乱了,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文中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

5、处,使君权空前加强。(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3)清朝雍正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设立了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4)为加强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答好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

6、运用。如果死记硬背教材,不能活学活用,很容易犯这位粗心同学的错误。答案:(1)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2)明太祖设立的是锦衣卫,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明成祖时设立的是东厂;(3)廷杖制度是明太祖设立的;(4)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的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是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志鸿教育乐园巧妙的比喻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都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李世民和朱元璋相同之处是A.曾生活在社

7、会下层B.参加过农民起义C.是开国君主D.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思路解析:李世民没有生活在社会下层,也没有参加过农民起义,也不是开国君主。答案:D2.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重要表现是A.设三司B.罢宰相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D.设内阁制度思路解析:厂卫特务这种非正常机构的设置充分说明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答案:C3.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君权的加强的有废除丞相 分封藩王 设锦衣卫 廷杖制度A.B.C.D.思路解析:这四项都是明太祖采取的措施。其中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设立设锦衣卫,监视百官;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分封藩王,事实证明削弱了皇权。答案:D4.明

8、朝文官服饰上有“飞禽”,武将服饰上有“走兽”,这说明A.君臣关系变成主仆关系B.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C.体现君臣平等关系D.大一统的需要思路解析:“飞禽”和“走兽”说明皇帝把臣下当作自己的统治工具。答案:A5.在科举考试中开始规定八股取士的是A.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思路解析:在科举考试中开始规定八股取士的是明朝。答案:C6.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增设军机处B.废除丞相C.大兴文字狱D.采用三省六部制思路解析:在上述四个选项中,废除丞相是明初采取的措施。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是清朝的措施。大兴文字狱主要是加强了思想控制。增设军机处加强了皇权

9、。答案:A7.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A.考试目的B.考试手段C.考试内容D.考试管理思路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明科举制限定为“八股取士”,考试的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试题答文是“八股”形式。答案:C8.图32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造成诗中所描绘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图32A.唐朝科举制度B.元朝人分四等政策C.明朝八股取士D.清朝文字狱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这首诗我们都比较熟悉,作者龚自珍是清朝人,由此可排除其他三项。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二:(宋朝)国家用人之法,

10、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材料三:明代科举考生看榜图,如图33所示。图33完成(1)(3)题:(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何种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依据材料三图描述一下看榜者的神情。这说明了什么?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关键在于审题。此题主要考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科举制度的不同作用。答案:(1)科举制度。(2)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社会地位高。(3)有的提心吊胆正在看榜,中榜者兴高采烈,落榜者失望沮丧。科举制度仍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八股取士对人才摧残迫害的严重性。科举制在这时已经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10.有位史学

11、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完成(1)(2)题:(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思路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两段引言的含义,前者是肯定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后者是否定其历史作用。科举制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其早期阶段,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解答该题要紧紧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科举制。答案:(1)不矛盾。(2)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在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为广大知识分子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型人才的成长。 -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