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8040200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48(人民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辨别历史影视剧与真实的历史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继续与巩固。 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地位,讨论对儒家文化的态度。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辨证地看待历史人物,评价汉武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

2、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二、教材分析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新阶段,并对以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汉武帝时期,通过 思想文化方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政治方面的“推恩令”和设置司隶校尉、刺史及建立中朝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国势强盛。汉武帝大一统1物质基础西汉王朝经过六七十年 的恢复发展,经济繁荣2思 想 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政 治 上推行“推恩令

3、” ,强化监 察制度教学重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突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行“推恩令”等措施。教学难点:“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三、学情分析在学习秦朝历史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需要史论结合、全面并客观分析的方法和态度。据此,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绩,恰当分析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积极作用。汉朝四百年历史,虽已久远,但汉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延续不绝。运用历史图片、编演情境小故事等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由“汉族”“汉人”说起,汉朝存在四百多年,其国势最为强盛是在哪位

4、皇帝统治时期?(识图)知识回顾西汉建立者是谁?说出其建立的年代与都城。在汉武帝之前,经过了哪几个皇帝? 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情境小短剧请你演一演,想一想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汉武帝的决断,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如何解决王国问题? 汉景帝的办法如何?假如请你当参谋,你会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扰统治者多年难题?“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比较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削平封国的势力的结果。神探福尔摩斯.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秦朝有哪个职官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 . 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利的? . 以上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职能: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 官吏的监察。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你们还知道有关汉武帝其他史实的故事有哪些?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之处 。-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