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8040198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前自主学习【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的弊端日益暴露。2措施: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 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 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工业方面:将部分 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 等权力;尝试推行“ 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思想意识上: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破了

2、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失败原因:改革在 没有实现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 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 ,具有很大的 4教训:改革要有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旧的模式的束缚。改革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应实事求是,稳步前进。不要全盘否定领袖和历史,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经济方面: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 的限制等政策。工业上:推行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 。2结果:前期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 。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

3、。3原因:1975年以后,与 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改革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4.教训:改革必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2.措施:经济方面:初期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对 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 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 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 经济存在政治方面: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改革,国内政局逐渐失控。3结果: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政治改革导致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4、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4教训: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改革步伐要稳,不能急于求成。 课堂互动探究根据相关资料回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

5、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材料二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

6、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知识拓展】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7、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巩固学案 1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指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2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

8、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3戈尔巴乔夫和赫鲁晓夫改革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A.改革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 B. 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 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D.改革遇到了重大挫折4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A.其改革中,农业成就显著 B.其改革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C.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 D. 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5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有 改革步伐要稳健政治体制改革中应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就是要大刀阔斧,否定一切A. B. C. 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