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8029599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汇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 A ) ) A.A.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B.B.消灭阶级消灭阶级 C.C.消灭国家消灭国家 D.D.消灭两极分化消灭两极分化 2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B ) A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自然观上的唯心

2、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义 3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 C C ) A.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D D ) A.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C.运动是暂时的,物

3、质是永恒的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第 2 页 D.D.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 5 5、时间是(、时间是( A A ) A.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6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 D ) A.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 C.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D.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

4、质器官 7 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 是(是( D D ) A.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B.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C.C.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D.D.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8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C C ) A.A.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实验方法 B.B.逻辑推理方法逻辑推理方法 C.C.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 D.D.归纳演绎方法归纳演绎方法 9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D D 第 3 页 ) A.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

5、体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C.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 D.D.某种具体的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原初物质” 10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C ) A.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1.11.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 A.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是否承认

6、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12.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3.13. 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

7、 是是( () )。 A.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第 4 页 B.B.基本上体现为基本上体现为 生产技术科学生产技术科学 的过的过 程程 C.C.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生产 的过程不占主导地的过程不占主导地 位位 D.D.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生产 的过程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14.14.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关系是指( () )。 A.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B.B.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C.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D.D.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脑

8、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 15.15.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 A.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D.D.私有制和公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 16.16.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D)(D)。 A.A.唯理论唯理论 B.B.经验论经验论 C.C.先验论先验论 D.D.反映论反映论 17.17.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D)(D)。 A.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9、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第 5 页 C.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8.18. 认识的本质是认识的本质是(C)(C)。 A.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C.主体对客体均反映主体对客体均反映 D.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19.19.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这是(C)(C)。 A.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10、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可知论的认识观点 202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D D ) A.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12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A A ) A.A.农民插秧种稻农民插秧种稻 B.B.医生诊病开药医生诊病开药 C.C.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D.

11、D.科学家做物理实验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第 6 页 222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 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C C ) A.A.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 B.B.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具有绝对性 C.C.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D.D.真理具有全面性真理具有全面性 2323、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是指(B B) A.A.真理观念因人而异真理观念因人而异 B.B.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C.C.运用真理的人是具体的运用真理的人是具体的 D.D.认识真理的人是具体的认识真理的人是具体的 2424、阶级

12、斗争的根源是、阶级斗争的根源是(D D) A.A.政治利益的对立政治利益的对立 B.B.思想的对立思想的对立 C.C.人性的对立人性的对立 D.D.物质利益的对立物质利益的对立 2525、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 终归宿是终归宿是(A A) A.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B.B.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C.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 D.D.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 来源来源 2626、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 根本上说,这是由(根本上说,这是由(B B) 第 7 页 A.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党的正

13、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的定的 C.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2727、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D D) A.A.自由贸易的出现自由贸易的出现 B.B.商品的产生商品的产生 C.C.资本家的出现资本家的出现 D.D.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并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并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 和生活资料和生活资料 272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

14、,是由于它、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A) A.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2828、资本就是、资本就是(D D) A.A.货币货币 B.B.一定数量的物一定数量的物 C.C.金银金银 D.D.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92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A) 第 8 页 A.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