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PT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999239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敏性休克PT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性休克PT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敏性休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更多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感染、出血、创伤、过敏、心力衰竭、中毒等。,一、休克定义休克是机体受到感染,出血、失液、过敏、心力衰竭、中毒等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使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血氧代谢紊乱,以末梢循环障碍为特点的一种急危的临床综合征。,二、休克分期(轻中重)1微动脉收缩期(缺血缺氧期)当机体受到严重创伤、缺血、感染、过敏等强烈的刺激时,有效循环量锐减,使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机体通过三方面进行代偿:(1)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皮肤小动脉、微动脉均处于收缩状态,使回心血量增加,以保持血压不变。(

2、2)血液重新分布肢体及内脏器官血管明显收缩,以保证脑和心脏得到血液供应。(3)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和压力降低可使血管外液进入血管,从而使血容量得到补充。故此期称为休克代偿期。,2微循环扩张期(淤血性缺氧期)若休克继续发展,小动脉持续收缩,使进入毛细血管的血量继续减少,组织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微循环障碍加重,导致血流缓慢,大量的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床,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回心血量锐减,血压进一步下降,休克加重进入休克抑制状态。,3微循环衰竭期(DIC)若休克得不到及时处理症状继续加重,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

3、及酸性物质的高凝特性,使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凝集,大量毛细血管内广泛形成微小血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造成组织细胞的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的内毒素的作用使细胞内溶酶体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及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有严重的出血倾向,为休克失代偿期。,三、病理变化,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1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可发生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代谢性酸中毒。2休克早期,血糖升高3细胞膜的钠钾泵功能失调。由于细胞外钾离子无法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外液则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外液减少及细胞过度肿胀,变性坏死,对机体产生进一步的损害,从

4、而加重休克。4休克时全身组织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可发生重要脏器功能的衰竭。有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同时或先后发生严重的损害,称为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五、治疗原则对于休克的救治关键是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肌功能,恢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必须就地抢救,争分夺秒,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并使病人平卧,吸氧,并注意保暖措施。立即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0.51ml,如症状不能缓解,可以遵照医嘱间隔2030分钟重复给予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直至病人脱离危险为止。 2使用地塞米松5mg或HCSS200300mg加入5%10%的葡萄

5、糖药液500ml静脉滴注。 3用抗组胺类的药物,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30mg或苯海拉明2040mg。,4血压不恢复需要补充血容量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5呼吸抑制时可以使用可拉明,洛贝林等肌内注射,出现喉头水肿时可以做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通畅。 6出现呼吸停止时应及时给予人工呼吸。 7心脏骤停时应及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8肌肉松驰无力时,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l,哮喘病人禁用。 9在抢救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和一般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主要表现: 1烦躁不安,表情淡漠。 2血压下降,脉细

6、弱。 3四肢皮肤湿冷、紫绀、苍白。 4尿量减少。,护理目标 1神志清楚。 2四肢温暖、红润。 3尿量30ml/h。 4生命体征平稳:脉搏100次/分、 血压11/8kPa(80/60mmHg)、 脉压3.99kPa(30mmHg)。,护理措施 1理解病人焦虑不安情绪,态度要镇静、温和,忙而不乱。 2安置病人于休克卧位即分别抬高头部和腿部约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时的负担。 3持续氧气吸人,一般为6-8L/min,以改善细胞缺氧,维持脏器功能。,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设专人护理,并详细记录。主要监测项目如下: (1)意识表情: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情况,观察病人是否有神志淡漠、烦躁等。

7、若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提示脑缺氧加重;若经治疗后神志清楚,示脑循环改善。 (2)皮肤色泽和肢端温度:皮肤色泽及温度反映了体表灌注情况,若皮肤苍白、湿冷,提示病情较重;若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提示进入DIC阶段;若四肢温暖、红润、干燥、表示休克好转。 (3)脉搏: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及强度。若脉率进一步加速且细弱,为病情恶化的表现;若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提示病情好转。,(4)血压与脉压:血压下降、脉压减小,示病情严重;血压回升或血压虽低,但脉搏有力、脉压由小变大,提示病情好转。 (5)呼吸:观察呼吸次数、有无节律变化。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说明病情恶化;呼吸增至每分钟30次以上或降至8

8、次以下,示病情危重。 (6)尿量:能反映肾脏血流灌注。认真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比重。若每小时尿量稳定在30mL以上 ,提示休克好转。 (7)中心静脉压(CVP):它能反映出病人的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的综合状况。若血压降低, CVP 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CVP1.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CVP1.96kPa(20cmH2O)时,提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88)动脉血气:是判断肺功能的基本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13.3kPa(75-10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5.33kPa(40mmHg

9、)。严密观察是否PaO2下降或PaCO2升高,警惕ARDS的发生。 5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1)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兼测中心静脉压;另一条选表浅静脉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数的药物。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浓度和滴数,用药后随时记录。,(3)根据用药目的,正确执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4)快速输液时,应注意有无咳红色泡沫样痰,防止肺水肿和心衰的发生。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以调整输入量。 6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1)严格查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用量,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无误。 (2)均匀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禁忌滴速时快时慢,以至血压骤升骤降。,3)扩血管药必须在血容量充足的前提下应用,以防血压骤降。 (4)若病人四肢厥冷、脉细弱和尿量少,不可再使用血管收缩剂来升压,以防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5)严防血管收缩剂外渗致组织坏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