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985680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19.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病虫害防治课件(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 要 内 容,1 烟草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2 烟草主要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3 烟草主要害虫天敌识别,“药王” 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千金要方,养生13法: 发常梳 目常运 齿常叩 漱玉津 耳常鼓 面常洗 头常摇 腰常摆 腹常揉 摄谷道 膝常扭 常散步 脚常搓,一、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病害的概念,病害: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刺激,生理功能失调,外观表现异常,品质和产量下降。 引起病害的生物因素称为生物病原物或简称病原物;,烟草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病原 人 烟草 环境,病害的分类,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并能够互相传染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2、: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炭疽病、猝倒病、茎黑腐病、黑胫病、赤星病、根黑腐病等 细菌性病害: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空茎病、剑叶病等 病毒性病害: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等 其他病害:根结线虫病、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害的症状symptoms,畸形,变色,坏死,斑点,萎焉,非侵染性病害,田间分布一般是连片的; 不能互相传染; 病组织上不产生病原生物的子实体,用任何手段也检查不到病原生物。,物理因素:光、温、水、气 化学因素:营养失调(N、P、K、Ca、Mg、S、B、Mo、Mn、Zn、Fe、Cu

3、、Cl) 有毒物质:(重金属、大气污染、农用化学物-农药与化肥等) pH值不适,非生物因素,气候斑,白化,药害,热害、冷害、旱害、雹害,缺素,肥害,炭疽病,症状: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俗称“水点子”或“雨斑” ,“烘斑”或“热瘟”。,发病条件:高温高湿(25-30),温度较高、多雨、多雾、多露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排湿不良、大水漫灌、烟苗过密等,均易发生该病害,防治要点:,防治此病应注重苗床管理,降低湿度,杜绝病菌来源,辅以药剂防治。 苗床出苗后,可用1:1:160-200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后可喷50退菌特粉剂500倍或80代森锌粉剂500倍,7-10天喷一次,喷

4、2-3次可控制病害的发展,烟草猝倒病,症状: 发病初期靠近地面的茎部象开水烫过出现软腐,幼苗枯萎倒卧在地面. 如苗床湿度大时,发病烟苗周围可见密生一层白色絮状粉 叶片调萎变黄,病苗根部呈现开水烫过状腐烂,根外表皮极易从中柱上脱落。 当病菌从地面以上侵染,茎基部常缢缩变细,地上部因缺乏支持而倒折,根部一般不变褐色而保持白色。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24以下,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高。,防治要点:,烟苗大十字期后,可喷1:1:160200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7-10天1次。发病后可用72%甲霜锰锌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烟草立枯病,症状: 发病部位为茎基部 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茎变细,病

5、苗干枯甚至倒伏。 此病的显著特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显著的凹陷收缩状。 病部及周围土壤上常有菌丝粘附,有时在重病株旁可找到黑褐色菌核。 发病条件:苗床温度低于20时,发病温度较低、湿度较低 常在苗床后期,特别是接膜后,遇干旱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防治要点:,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从叶面向根茎部喷淋药液。 搞好苗床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病苗和死苗。,烟草黑胫病,苗期发生较少,主要为害大田。发病部位主要是茎基和根部,也可侵染叶片。 、穿大褂: 、“黑膏药” 、笋节状或碟片状, 、腰烂。,烟草黑胫病,黑胫病发病条件,降雨及田间土壤湿度是黑胫病流行的关键性因素。 在适温条件

6、下,雨后相对湿度80%以上保持3-5天,病害即可流行。 低洼地、土壤粘重地、碱性大、有效钙镁和氮含量较高地块易发病。 线虫及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平畦、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防治要点:,种植抗病品种 栽培防病:轮作,三年轮作一次,对压低病情有较好的作用。注意不要与马铃薯、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 药剂防治:72甲霜锰锌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每株40毫升灌根防治,移栽后15天左右防治1次,隔10-15天(或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再防治1次,共防治2-3次。,烟草赤星病,下部叶开始成熟时发生,下部叶最先发现有病斑,逐渐向上部发展。 叶、茎 圆形斑点,有明显

7、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外围有淡黄色晕环,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即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这是该病田间诊断的依据。 病斑在发病条件适宜时,发病迅速,病斑形成较大,颜色较暗,反之病斑小,颜色淡。严重时在叶片中脉,花梗及蒴果上可产生大量小而深褐色或黑色斑点,茎部可产生圆形或长圆形深褐色凹陷病斑。,烟草赤星病发病条件,病菌发病适温2530。若有12小时露水存在,1220下,病菌就能完成侵入危害。 雨日多、湿度大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采收期遇雨常致赤星病大流行。 移栽迟、晚熟、追肥过晚、施氮过多及暴风雨后发病较重。 种植密度大、田间荫蔽、采收不及时发病重。,防治要点:,种植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术,

8、如培育壮苗,加强管理,适时早栽,适时采收。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如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药剂防治:一般药剂防治在脚叶采收后发病初期开始喷第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使用的药剂有: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菌核净粉剂500倍。,烟草根黑腐病,幼苗期至现蕾期发病较重,侵染烟草根系,呈特异的黑色。 拔出幼苗仅见到变黑的茎基部和少数短而粗的黑根与主干相连。 烟苗生长缓慢,重病株根系变黑腐败,可见到新生的不定根,植株矮化,中下部叶片变黄枯萎,易早花。 轻病株生长高度正常,中午萎蔫,夜间和清晨可恢复,烟草根黑腐病发病条件,低温多雨或连阴雨天容易造成流行。 与茄科、豆科、葫

9、芦科等植物连作发病重。 低洼下湿地、瘠薄盐碱地易发病。,防治要点:,药剂防治:田间发现有零星的病株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株40毫升灌根防治。,烟草青枯病,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染病初期 “青枯”。 半边枯 病部横切,可以看到发病一侧的维管束变成黄褐色或黑褐色,病势继续发展,茎上出现纵长的黑色条斑。 发病中期,病株全部叶片萎蔫,条斑的表皮组织变黑腐烂,根部亦变黑腐烂。病茎横切,用力挤压切,导管中即渗出黄白色的乳状粘液,即细菌的溢浓,这是细菌性病害与其它侵染性病害相区别的特征。 病茎的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仅残留木质部的空腔。 发病后期,则整株枯死。,

10、症状: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均可受害。,烟草青枯病,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烟草青枯病菌主要在土壤及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排灌水、病土、病苗、人畜、生产工具及昆虫进行扩散传播,一般从根部的伤口侵入。 高温(30以上)和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是青枯病流行的主要条件 土壤粘重、偏酸性、排水不良、湿度过高和连作发病重,土壤缺硼,有线虫或其它地下害虫伤害根部会加重病情。,防治要点:,种植抗病品种。 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合理轮作,防止串灌,减少伤根,早栽避病,合理施肥,不施带有病菌的粪肥,适当增施硼肥等。发现病株时,立即拔除,穴施生石灰,并把病株带出田外妥善处理,切不可

11、随地乱扔。 药剂防治: 建议可于田间发现零星青枯病病株时或移栽后15-20天,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单位灌根预防,方法是:农用链霉素20克兑水60公斤灌根1亩烟田,每株约灌50毫升药液,分别于团棵前后、发病前后各灌1次,共灌3-4次。或用3000亿个/克荧光假单胞菌粉剂600克/亩灌根防治,方法同上。对于重茬田和有病史烟田,移栽后做好预防是关键。,烟草野火病,野火病主要发生于大田后期,苗期和大田前期. 黑褐色水渍状圆斑,四周有宽的黄晕. 病斑合并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上有轮纹,成熟期叶片发病症状,赤星病与野火病区别,野火病是细菌性的病害,病斑周围有很宽的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

12、面有很薄的一层菌脓;野火病病斑也有轮纹,但轮纹不规则,弯弯曲曲或多角,赤星病病斑的轮纹是规则的,是以病斑最初的侵染点为圆心的同心轮纹,病斑中央有黑色霉状物。,烟草野火病发病条件,高湿情况并且温度达2930时,最利发病;如天气干燥,病害就受抑制。 暴风雨不仅有利于细菌的传播,而且易在植株上造成伤口,诱致病菌侵入,因此,常在大风雨后严重发病。 一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烟株生育后期生长过旺的植株感病性高。,防治要点:,选用抗病品种 农业技术措施。实行3-5年轮作,不与茄科、豆科、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不施混有烟草病残体粪肥。适期早栽,适时适度打顶,提早收获。收获后及时清

13、洁田园并深翻土地。 药剂防治: 初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并进行药剂防治,可喷洒1:1:160倍式的波尔多液或200mgkg的农用链霉素,间隔7-10天1次,连防3-5次。,烟草普通花叶病,“明脉” (烟苗发病初为心叶畸形,然后出现脉明(叶脉呈半透明状)) 花叶:有淡绿和深绿相间花斑的叶片 重型花叶:感病植株呈典型花叶,叶缘逐渐形成缺刻并向下卷曲,皱缩扭曲,植株矮化,生长停滞。 花叶灼斑:在典型花叶的植株上,中下部叶片出现大面积红褐色坏死斑。,发病因素,长日照和较高的光强度既有利于寄主生长又有利于初期的病毒合成。 土壤温度及耕作条件如适宜于植株的快速生长,就提供了TMV自然侵染的有利条件。 感染的植

14、株生长势愈强,则症状及系统侵染愈明显。幼嫩植株一般比老植株更感病。 风雨能促进健叶、病叶摩擦而传病,因而风雨有增加发病的趋势。连作易致发病,尤其是冬季严寒干燥地区,土中的烟草残余物腐败分解比温暖多雨地区要慢,毒力破坏也比较难,带毒亦较多。在这些地区进行连作,则发病更重。 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是TMV的寄主,以这些作物为前作,同样易致发病,此外,土壤贫瘠,土层浅薄,以及排水不良的田块,烟草生长衰弱,发病就较重。,防治要点:,选生长势强,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条件的耐病品种 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应选用2年以上未种烟草及茄科植物、远离菜田的地块。加强田问管理,严禁将已发病的烟苗移入大田。应先健

15、株后病株顺序管理,操作过程中不宜吸烟,不宜在烟田反复走动、触摸。充分施足氮、磷、钾肥,及时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移栽后适当炼苗,团棵末期浇临界水,促进植株生长。出现花叶病,要及时追施速效肥、培土浇水、促进开秸开片,减轻病害。 药剂防治: 初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并进行药剂防治,可喷洒81200-1600倍式8%宁南霉素水剂,间隔10天1次,连防3-4次。,黄瓜花叶病毒病,“脉明” 花叶,病叶变窄,伸直呈拉紧状。 有的病叶粗糙、发脆,如革质,叶基部常伸长,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甚至完全消失。 叶尖细长,有些病叶边缘向上翻卷。也能引起叶面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深黄色疱斑。 在中下部叶上

16、常出现沿主侧脉的褐色坏死斑,或沿叶脉出现对称的深褐色的闪电状坏死斑纹。 植株随发病早晚也有不同程度矮化,根系发育不良,遇干旱或阳光曝晒,极易引起花叶灼斑。,发病条件,烟株在现蕾前旺长阶段较感病,现蕾后抗病力增强。 冬季及早春气温低,降雪量大,越冬蚜虫数量少,早春活动晚;CMV轻。 如翌春比较干旱,旺长前温度出现较大波动,有干热风,可导致CMV大流行。 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大,蚜虫发生少,CMV较轻。,防治要点:,由于烟草黄瓜花叶病主要靠蚜虫传播,因此灭蚜防治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在生产中常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以驱避蚜虫。此外,培育壮苗、深栽烟、加强中耕培土、科学施肥浇水等措施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药剂防治一般在苗床期和移栽后半月内用硫酸锌喷施次,烟草马铃薯Y病毒,花叶症 脉坏死症 点刻条斑症 茎坏死症,防治要点:,目前对于烟草病毒病没有很好的单一防治措施,在病害发生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最好的方法是采取“预防为主”,并围绕这个中心采取一系列防病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染、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烟株自身的抗病性,最终达到防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