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47940573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第一节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一 手功能发育 二 视觉功能发育 三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 四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二节 精细运动发育评定 一 评定的目的 二 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 三 视觉功能评定 四 手眼协调功能发育评定 五 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精细运动能力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基础,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精细运动能力,返回目录,姿势和移动、上肢功能与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

2、相促进而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前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姿势和移动,精细运动,视觉功能,返回目录,一、手功能发育,返回目录,人类的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 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 由于有一双灵巧的手,才使人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但是手的这种灵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经历一个相 当长的发育过程且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返回目录,精细运动多为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全身大肌发育后迅速发育。上肢运动功能的精细化使得手具备了操作能力,随着操作过程的不断进行,手识别物体的能力也逐步提高。,返回目录,非 抓 握 动 作,抓 握 动 作,力

3、性抓握 (power grip),精细抓握 (precision grasp),手 的 基 本 动 作,悬浮(suspension),约束(constrain),推(push),压(press),触(touch),勾状抓握(hook grasp),球形抓握(ball grasp),柱状抓握(cyclindrical grasp),拉(pull),三指捏(tripod pinch),侧捏(lateral pinch),指腹捏(finger pulp),指尖捏(tip pinch),返回目录,精细动作主要包括 伸手取物 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 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 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

4、一些很小的东西(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 进行复杂精细运动(进食、更衣、书写等)的前提: 4项基本动作 抓握物体 将手伸向物体 随意放下物体 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返回目录,(一)抓握动作发育,返回目录,写字,画画,生活自理动作,抓握动作(grasping),探索,返回目录,抓握动作不断发展 一方面,是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巧的动作,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 另一方面,是动作的概括化,就是能把某一动作推广到同一类的物体上,或把同一类的物体用于某一种动作上。,返回目录,1.抓握动作发育规律,返回目录,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 标志着

5、手的动作开始发育。,(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3个月左右,返回目录,主要表现,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 抓握动作过程中的手眼逐渐协调,6个月左右,婴儿注意到手的存在且能随意张开,开始出现随意抓握动作 标志手动作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返回目录,手掌的尺侧(小拇指侧)握物,全手掌抓握,手指握物 拇指、食指对指捏物,前臂旋转运动功能发育 桡侧抓握或抓捏,3月,5月,68月,9 10月,(2)由手掌的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返回目录,以动态三指捏为例,当尺侧三指弯曲形成稳定点 后,就能精确控制桡侧手指运动。 也就是说手的动作从小拇指侧向大拇指侧发展。,返回目录,即抓握手向抓捏手发育阶段:

6、不成熟的抓握模式,(3)由不成熟的抓握模式(全手掌抓握模式) 向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发育,即拇指向下或在与手背平行的高度弯曲取物的模式, 在上肢动作未分化阶段,婴儿往往采取此种模式抓握。,返回目录,近端关节 生后7个月开始 远端关节 手指捏住物体,稳 定 点,返回目录,手的抓握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人类操作的典 型方式。 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运动觉联 合的协调运动。,返回目录,会抓握动作 逐渐学会张开手放开物体。,(4)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育,首先,然后,返回目录,2.抓握动作发育过程,返回目录,抓握动作的发育是

7、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肩、肘部运动,指尖活动,返回目录,婴儿在出生后 413个月的抓握动作发育过程(图4-6) 发现任何阶段的抓握动作都包括四种连续的动作过程 视觉搜索物体 接近物体 抓住物体 放开物体,影响抓握形式的重要因素,立方体的大小与手的大小之比,4个月大的婴儿具备了根据物体大小选择使用单手或双手来抓握物体的能力; 抓握动作中的手指随物体尺寸增大而增多,且受物体形状影响。 48个月,抓握动作中还没有出现右手或左手优势。,返回目录,3.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返回目录,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通过抓握物体的动作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 这就初步地体验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在抓握和使用各种物体

8、的同时,认识了这一类物体 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 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返回目录,(二)双手协调动作发育,返回目录,是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如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同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双手协调(hand coordination),返回目录,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45个月: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 并用双手抓住物体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处。,6个月后:能抓住物体。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特别喜欢感受物体。 仰卧位时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到口中。 会抓住给他的一个方块,会扔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返回目录,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

9、,7个月后: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 能同时摆弄两个物体,并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摆弄各种物体。,1215个月:可一只手固定容器, 另一只手从中取或向其中放物体;会打开瓶盖。,810个月:开始学习操作动作。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 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口中。,返回目录,(三)生活自理动作发育,返回目录,基本日常生活活动(physic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DL),更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 入厕、洗漱、修饰),对于发育早期的儿童而言却要付出极大努力、 达到一定的发育水平后才能完成,返回目录,36,生活自理动作发育时间顺序,返回目录,(四)绘画动作发育,返

10、回目录,(1)手掌向上的握笔 (2)手掌向下的握笔 (3)手指握笔,1.握笔姿势与动作发育 前提 (一般而言,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返回目录,握笔动作发育特征,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 随着运笔动作的不断成熟,身体坐位姿势趋于垂直,返回目录,2.绘画动作发育 无目的的涂抹到开始有目的地画画 (1)乱涂阶段(scribbling stage) (2)组合阶段(combining stage) (3)集合阶段(aggregate stage) (4)图画阶段(pictorial stage),返回目录,(五)手的知觉功能发育,返回目录,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

11、能力, 是手指的精细感觉。发育初期触觉识别能力优先发育, 功能完善后通常通过视觉功能弥补。,触觉识别tactile gnosis,返回目录,手的知觉功能发育规律,对一些物体属性的触觉,如尺寸、温度,在出生后前几个月就发育得很好。,但对于质地、重量等属性的感知却需在69个月之后。,对物体形状的探索则更晚。,手的知觉功能发育与手的动作发育密切相关,新获得的动作技能与越来 越精确的感知功能均在对方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返回目录,手识别物体与视觉识别物体的区别,能够感知身体的位置变化。,能够识别物体的属性。,手的触觉识别和动作的发育,又 可以促使大脑思维更活跃,并且还 可以代替其它感觉器官。,

12、如在不能说话而又必须交流思想的情况下, 手可以表示语言,在黑暗中手可以代替眼睛。,返回目录,(六)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返回目录,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的随意性也日益提高。但是,在整个婴儿期内, 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不能被看到, 因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发展直接相联系。 有人对婴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进行研究,发现动作发育有规律可循。,返回目录,(七)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返回目录,第四章 第一节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二、视觉功能发育,返回目录, 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 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由视觉提供。 婴幼儿视觉功能发

13、育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前半年, 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 视觉功能首先发育,引导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 1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 外界环境不断刺激下逐渐发育成熟, 9岁发育基本完善。,返回目录,(一)视觉发育过程,返回目录,02个月,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2.物体辨认阶段,3 6个月,3.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眼球运动控制发育规律: 首先是水平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最后是斜向追视功能的发育,返回目录,(二)视觉发育特点, 1.周边视力比中央视力好。 2月龄的婴儿能将注意力指向物体的多个特征。 婴儿视力的强制性注意(36个月)

14、。 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6个月。 36岁时基本完成视觉功能的发育。 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返回目录,焦距的稳定性要依赖双眼视觉神经及眼肌的成熟。 焦距稳定后,注意力才能比较集中, 阅读能力才开始逐渐提高。 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在34岁左右。 在这以前,幼儿的中心视力无法完全协调成一个影像。,返回目录,(三)视觉发育的经验效应,1.眼优势柱的维持需要依靠视觉经验 2. 出生后视皮层的功能变化存在一个 关键期,约为45年,甚至更长。 3. 双眼视剥夺的影响比单眼要小得多。,返回目录,(四)视力发育特征,小儿视力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发育,但不是无限增长 如果正常人读书距离约35cm 那么1个月

15、大的新生儿要拉近到约6cm 4个月,约12cm 8个月,约24cm 前8个月为视力高度发育时期,返回目录,35岁是视力提高最快的阶段,特征如下: 1岁,视力为0.20.4。视觉功能进一步发展,手、眼及身体 的协调更自然,视力为0.10.3。 2岁时视力可达到0.50.6。 3岁,视力为0.60.8,能达到1.0以上者大约有60%70%,立体视觉的发育接近完成。 4岁为0.81.0。 5岁,达到1.0以上者达83%。 6岁时视力大致可达到成人的水平,为1.0。,返回目录,从视力测量表上看清某一图形的平均距离: 45岁在2.1m处可以看清图形 56岁在距图形2.7m处即可看清 67岁时可远在3.0m处看清。,返回目录,(五)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新生儿,有分辨人面孔能力; 出生1周内视力0.010.02,即正常人的1/6。,返回目录,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返回目录,为了抓握物体,除需要把抓握的对象从周围其它事物中区分出来, 还需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和手眼协调。,返回目录,手眼协调(eye-hand coordination): 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随神经心理发育的成熟 而逐渐发展起来-标志着发育的成熟度,手 眼 协 调,返回目录,随着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