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937613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课件学时,光荣 与梦想,永不褪色的记忆,永不褪色的记忆,南丁格尔誓词,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传染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二)发疹,(一)发热,一、发热,第二节 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感染性发热:大多数传染病都可引起发热,如流行性感冒、恙虫病、结核病和疟疾等。 非感染性发热:见于肿瘤、

2、结缔组织病、 及血液病。,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 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及其产物、 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大分子 化合物、药物等)进入体内,激 活单核-吞噬细胞、内皮细胞、B淋巴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IL-1、 IL-6、 TNF、干扰素等。,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循环刺激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之释放前列腺素E2(PGE2)。 后者把恒温点调高,使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发热程度: 临床检测体温分为口腔舌下体温、腋下体温、直肠体温(肛温) 。其中,口腔和直肠需探测3分钟,腋下需探测510分钟。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的程度可分为:,发热程度: 低热:37.537.9;

3、中度发热:3838.9; 高热:3940.9; 超高热:41以上。,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1)体温上升期:是病程中体温升高的阶段。体温逐渐升高,伴有畏寒,可见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若体温急剧上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可见于疟疾、登革热等。 2)体温持续期:是指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并持续一段时间的阶段。见于症状明显期(极期) 3)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阶段。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结核病等多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如数天) 才能降至正常;而疟疾、败血症等则可在短期内(如数十分钟内)降至正常,同时常伴有大量出汗。,热型及其意义: 热型是传染病的重

4、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可通过定时测量体温、绘制体温曲线进行观察。常见5种热型:,1)稽留热:高于39以上, 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2)弛张热:高于正常体温,24小时相差超过1,常见于败血症。 3)间歇热:24小时内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4)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再次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若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浪热。 5)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浪热,不规则热,发热的护理评估:,1、病史:流行病学特点 发热时

5、间、热型、伴随症状、退热情况。 是否伴有皮疹、黄疸、腹泻、头痛等。 2、身体评估: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 是否伴有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病原学检查。,发热的常用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释放致热原有关。 2、其他护理诊断:如: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1、监测病情变化:体温。发热过程、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实施降温措施,观察降温效果及有无虚脱等。 2、采取合适有效的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冷敷等。 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等。,发热的护理措施及依据:,降温注意事项: 1、防冻伤。 2、休克表现及周围循环差者禁用冷敷

6、及酒精擦浴。 3、全身皮疹及出血倾向禁用温水、酒精擦。 4、药物降温避免虚脱。 5、冬眠疗法。,发热的护理目标及评价:,1、病人及家属了解发热相关知识 2、体温正常,二、皮疹,第二节 传染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发疹性传染病: 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疹。 皮疹(外疹) 发疹 粘膜疹(内疹),疹子的出现时间、部位和先后次序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时间:1痘2猩3天花,4麻5斑6伤寒。 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的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同时有口腔黏膜疹(科氏斑,Koplik spot)。,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1)斑丘疹: 斑疹呈红色不凸出皮肤,可见

7、于斑疹伤寒、猩红热等。 丘疹呈红色凸出皮肤,可见于麻疹、恙虫病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斑疹和丘疹均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玫瑰疹属于丘疹,呈粉红色,可见于伤寒、沙门菌感染等。 斑丘疹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可见于麻疹、登革热、风疹、伤寒、猩红热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 2)出血疹:也称瘀点,相互融合形成瘀斑。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等。 3)庖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亦可见于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若庖疹液呈脓性则称为脓庖。,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4)荨麻疹:可见于病

8、毒性肝炎、蠕虫蚴移行症和丝虫病等。 有些疾病,如登革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可同时出现斑丘疹和出血疹。 皮肤焦痂发生于传媒昆虫叮咬处,可见于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Measles rash,Kopliks spots,Kopliks spots,斑丘疹,斑丘疹,瘀点瘀斑,庖疹,庖疹,发疹的护理评估:, 病史: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部位等,有无其他不适如发热等。 身体评估:生命体征及全身一般情况。观察皮疹的大小,形态,有无融合,合并感染及消退情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有无红肿,淋巴结有无肿大。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发疹的常用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及其代 谢产物引起皮肤粘膜的损伤有关,发疹的

9、主要护理措施, 观察出疹与消退情况,有无色素沉着,结痂等。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注意保暖,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忌用酒精与肥皂水擦拭。内衣要清洁干燥舒适,勿抓挠,以免损伤皮肤。,发疹的主要护理措施,口腔黏膜疹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黏膜湿润。 眼部护理:观察结膜充血、出血情况。防止继发感染。,3.毒血症状 细菌毒素、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关节和骨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及休克等表现,也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短暂休息后,再回来!,接下来,更

10、精彩!,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用护理诊断、措施,1、活动无耐力 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1)休息与活动: 1)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及重型肝炎应绝对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和肝功能好转后,可逐渐 恢复活动,注意避免劳累。肝功能正常后1-3 月可恢复日常工作、生活。,护理,2)卧床期间,与病人寻找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并可适当采取缓慢的重复性活动保持肌肉的张力。如上下肢的循环运动。 3)提供有利于病人休息的环境。 4)病情好转过程中,可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以病人不疲劳为原则。,护理,(2)心理疏导:本病起病急或病程冗长,病情重,不宜治愈,需隔离,花费钱多,病人乏力,身体不适,进食少的特

11、点,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对康复不利,应与病人多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生活护理:病情严重者 加强基本的生活护理。,护理,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胃肠功能障碍,食欲下降、呕吐、消化和吸收异常有关 (1)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利于肝脏的恢复。鼓励病人多进食,可少量多餐,必要时可使用止吐药。,护理,护理,(2)饮食原则: 急性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静脉补液。 慢性病人: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肝炎后肝硬化: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维生素、低脂少渣的饮食。有腹水时,给低盐或无盐饮食。伴肝昏迷时,应限

12、制蛋白质的摄入。,护理,(3)戒烟、禁酒,(4)慢性肝炎病人,不宜摄入过多高 糖高热量饮食,避免诱发糖尿病和脂 肪肝。 (5)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品摄入。 (6)观察胃肠道症状。,3、体温过高: 与肝炎病毒感染,或合并感染有关。 与干扰素用药反应有关。,护理,4、潜在的并发症 : 出血:1)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2)避免诱因。 肾功能不全 :1)病情观察:认真记录出入量,电 解质等。2)避免诱因 肝性脑病: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呼吸节律。 2)加强基础护理,防止褥疮,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带。3)合理饮食。,5、有继发感染的危险 与肝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1)观察感染的症状、部位,

13、注意体温,血象的变化。 2)预防感染发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探视,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及介入性操作的无菌。 3)及时控制感染。,护理,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环节,免 疫 调 控,清 除 病 毒,治疗,6、潜在的并发症 用药后的反应(干扰素) 1)发热反应:多饮水、卧床休息,必要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对症护理:伴有胃肠道反应,脱发,关节疼痛等。并注意注射部位的保护,减轻病人的痛苦。 3)有肝功能的损害,需定期复查,对症处理。 4)周围血象的改变:以WBC计数下降为主。 4)用药前的宣教。,护理,7、其他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2、焦虑 3、有皮肤完整

14、性受损的危险:与黄疸、长期卧床、腹水形成等有关。,护理,1、知识缺乏:1)讲解关于疾病传播的知识、与家人的隔离。 2)充分的休息,营养,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各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2、焦虑:与本病特征有关。以心理疏导为主,建立信心。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皮肤瘙痒、腹水形成,长期卧床,加强基础护理。,保健指导: 1、对病人的指导:慢性肝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注意个人生活调养;宣传肝病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讲解本病的病因、诱因及传播知识。,护理,帮助慢性病人建立正确的行为: (1)积极的心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2)加强营养。避免三高饮食,忌烟酒。 (3)用药慎重,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

15、4)做好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 (5)定期复查,合理治疗,规则用药。 (6)病原学阳性者不得从事献血、托幼、 餐饮工作。,护理,护理,凡接受输血、大手术应用血制品的病人、定期检 测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标志物,以便早期发现由血 液和血制品所致的各型肝炎,2、预防疾病指导: 甲肝与戊肝:消化道隔离,水源 与粪便的管理。 乙、丙、丁肝炎:体液与血液的 隔离。,护理,(1)甲型肝炎: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2)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同时,如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 IgG(HBIG)注射,可提高保护率至95%。HBIG也适用于已暴露于HBV 的易感者。,护理,3、预防

16、接种:,(3)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与 HBsAg阳性密切接触者可给予疫苗接种。,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主要分布在亚洲,多为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可有后遗症。,概述,护理,乙脑恢复期患儿眼球向右斜视、精神呆滞,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护理,主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物理降温。 病人应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护理,2、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高热惊厥、抽搐有关。 休息与环境: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病人应设单间,病房有防蚊、灭蚊措施。病室环境应安静,光线轻柔,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护理操作也应轻巧。病室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利于病人舒适。,护理,病情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