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935598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调研报告-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闽南师范大学调 研 报 告调研题目: 结合校园周围环境浅谈白色污染与防治指导老师: 苏祖鹏 职 称: 讲师学生姓名:李平(1203050127) 李凤鸣(1203050129) 舒正银(1203050136) 樊琪 (1203050101) 信诗林(1203050134) 陈淑丽(1203050124)专 业:法学闽南师范大学制2015年 6月 21日一、“白色污染”的现状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校园附近“白色污染”的现状: 6月18

2、日,我们小组对闽南师范大学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且拍摄了许多有关“白色污染”的画面,得到的结论就是目前校园以及周围最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白色污染”。我们对于污染状况的调查也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园“白色污染”状况,一方面是附近工地造成的“白色污染”状况,最后一方面则是九龙江的“白色污染”状况。下面则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1、 校园“白色污染” 校园的“白色污染”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垃圾,由于校园学生的数量众多,生活垃圾自然而然很多,例如学生平时购买东西都会有各种塑料袋,光是塑料袋这一块的污染就是相当严重,其次学生在食堂都存在“打包”现象,这也会造成一次性饭盒的使用增多,消耗

3、量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则是食堂带来的污染,学校内部设有许多食堂,学校对于食堂的卫生状况的把关也很严格,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食堂带来的污染问题,我们在校园食堂后面可以看到,各种污水横流,由于下水道设施不够完善,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总会有异味产生,另外食堂对于一些废弃的塑料袋和装菜用的用具处理也是不够完善,可以看到有的食堂后面堆放着这些废弃的袋子和用具,造成对环境污染。2、附近工地的“白色污染”在校园达理和瑞金校区的后面都是有工地存在,我们小组亲自去这些工地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工地对于这些“白色污染”的处理很不完善,工地的外围堆放着很多白色垃圾,有各种装修完剩下的塑料用品,有各种用来装

4、产品的袋子和盒子,这些都没有得到处理就随意摆放在工地外围,而且这些垃圾有的都堆在破碎的石块里面,这对清理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找了很久。并没有找到工地里负责处理这一块的工作人员,最后只能通过拍摄的一些照片来反映这一现象。2、九龙江附近的“白色污染”九龙江是在闽南师范大学外面的一条江,我们通过对其中一段进行调查,得到了有关九龙江污染的一些情况,可能不够广泛,但是从小块区域也可以反映整体的污染状况。通过调查,九龙江的整体污染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存在的污染状况也就是“白色污染”。我们分成两块对九龙江的污染进行了调查,在江水中的污染主要是漂浮在江边的白色垃圾,有塑料袋、一次性难降解饭盒;第二块是九龙

5、江江畔的污染情况,这一块我们发现岸边存在很多垃圾堆,其中在水仙花大桥这一段尤为突出,这一块的垃圾更多的是附近居民随意倾倒所致,这些垃圾并没有类似环保工人这种人群来进行清理。所以造成的垃圾污染一时都难以得到解决。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块:1、“视觉污染”。在校园、工地外围、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校园、江流的整体美感,破坏校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6、,将导致植物的难生长;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河流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三、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城市人口的剧增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也因此与日俱增。人均每年垃圾产量约440公斤。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更是突飞猛增,将近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以及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

7、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由此产生的垃圾污染中的较为明显的“白色污染”更是博得我们众人的首先关注。 校园及附近白色污染原因浅析: 针对校园内、校园附近工地、以及九龙江附近白色污染的调研分析,我们小组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了校园附近的白色污染。1、垃圾回收种类少、价格低廉。废铁、塑胶等价格高的垃圾,回收的人就多,废纸等价格低廉的垃圾回收的人就少。而白色垃圾尚缺回收重复利用性,因此,更容易造成人们随意丢弃的现象。2、垃圾处理缺乏统一规划,治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建立. 例如校园附近工厂垃圾尚处

8、于无人管理,无能力管理且无视管理的状态。3、垃圾处理方式单一、技术落后。专业技术人员少。 4、环卫工作人员劳动条件差、强度大、津贴少、工资水平偏低,加上住房、生活条件差,致使行业招工难。九龙江周围的一些白色垃圾就处于一种无人理会的状态,尚缺乏一些日常环卫人员。5、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例如:人们自觉性欠缺、随地乱扔,滥用白色塑料袋,对环卫部门设量的收集设施视而不见等)。4、 法律解析 对于以上我校周边的白色垃圾污染排放现象,皆能在法律上找到蛛丝马迹。白色垃圾的不适当排放、堆放直接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污染保护挂钩,我国关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污染保护的现行法包括土地法、水法、矿产资源法、水产资源法、

9、森林法、草原法、海洋法、风景名胜区法、野生动植物资源法等。自然资源法与环境法是两个联系密切,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法律部门。我国对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具有针对性,具体性的特点,我校周边的几类白色污染包括江河水面周边垃圾污染、固体白色垃圾堆放污染皆为我国现行法所规制与保护。首先,对于江河垃圾污染,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第二条规定了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九龙江为芗城区主江河干流,直接关系到市民的饮水质量,当然适用此法。第三十三条明文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

10、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九龙江河流水面及岸周围已经出现垃圾堆放,这种现象已构成对九龙江的污染。水污染防治法亦对县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责做了规定“第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可见,对于河流水污染的防治,我国法律相比较其他污染防治立法针对性较强,内容充实。据此,芗城区政府有职责加强白色垃圾污染的治理及排放监督,治理“白色垃圾”产生的水污染问题核心问题在于落实法律。其次,对于固体白色垃圾排放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白色污

11、染”防治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法律规制及其实践存在问题。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实施,由塑料制品引起的“白色污染”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水污染、林地、土地污染防治不同,我国固体白色垃圾污染防治的现行法律相对较少,且无针对性法律,可以说我国关于“白色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的缺失。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提到了塑料包装和塑料农膜的回收利用问题,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白色垃圾”之监督管理制度和回收利用制度,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这就使得人民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没有一句亦没有可靠的指导规则去开展对“白色垃圾”污染的防治工

12、作,难以治理顽疾。其二,我国现行法关于“白色污染”的规制缺乏针对性法律,显有的几条关于“白色污染”的规定皆不是针对“白色污染”的法律。五、关于“白色污染”防治的建议(一)校园“白色污染”防治建议a、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在同学群体中产生一种自觉抵制“白色污染”的风气,提倡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饭盒等物品;b、学校加强对“白色污染”这一块的检查,特别对食堂附近的环境进行监查,避免出现大量废弃垃圾的存在,减少“白色污染”;c、制定更好地垃圾处理制度,例如可以在学校的固定场所建立一个垃圾堆放处,每天定时有垃圾车进来进行处理。(二)校园外部“白色污染”防治建议a

13、、在行政方面加强管理,必要可以建立一些强制性措施,并且对于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达到从严治污的目的;b、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对于一些生产这类包装物的作坊、工厂要坚决予以取缔,虽然单靠这样的禁止很难根本上治理白色污染,但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减轻“白色污染”的危害;c、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纸、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

14、益;d、采取以纸代塑这些先进的技术来减少“白色污染”的危害,同时采用可降解塑料,这样可以直接减少那些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对环境的污染;e、在社会中通过媒体、互联网、报纸等各种传播手段来向人们展示“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在社会中灌输保护环境的理论,一个良好的宣传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与其治污不如治产污的人群。五、总结 通过对校园内外环境中“白色污染”情况的调查,我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对其产生的危害性也了解了更多。我们用照片来反映这些污染的现状,用问卷来调查人们对污染的态度,用文字来论述对污染的防治。总的来说,对于“白色污染”的防治不仅仅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需要相关的行政部门来加强管理与监督,从造成“白色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达到从根本上治理“白色污染”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