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935581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类型及其经营目标; 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理解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了解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及其实现。,第4章 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企业策略分析,第一节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一、企业(Firm) 含义: 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类型: 按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分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按投资者的不同分为: 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按所有制结构可分为: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营企业。 公司(Company

2、)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企业的概念大于公司。,二、生产(Production) 含义: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生产四要素: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称为生产要素,即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四种要素。,生产四要素,劳动(Labor)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资本(Capital)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资金。它包括两种形式: 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在生产理论中指的主要是物质资本。 土地(Land)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所存在的,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矿藏、

3、森林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包括经营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三、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Q = f(L、K),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

4、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TP、AP、MP 相关关系,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B点),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会绝对减少。,四、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及实例,表述: 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

5、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五、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区域: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的阶段 区域:劳动量从A增加B这一阶段 区域:劳动增加到B点以后的阶段,理性厂商会选择哪一阶段作为自己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呢?为什么?,一、规模报酬 俗谚:人多力量大VS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产实践:“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的”? 这涉及到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问题。,第二节 “小的是美好的

6、”还是“大的是美好的”,假设某大型啤酒生产企业月产10万吨啤酒,耗用资本100个单位,耗用劳动50个单位。 现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使用200个单位的资本和10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规模扩大1倍)。 由此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1) 产量大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2) 产量等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3) 产量小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规模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a.规模收益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b.规模收益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

7、大规模。,c.规模收益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技术水平不变,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1、船大好冲浪规模经济: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规模经济。,外在经济的原因: 个别企业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

8、加。,内在经济的原因: (1) 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2) 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3)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 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5) 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2、并非越大越好规模不经济: 指企业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外在不经济: 行业过大会使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紧张,个别企业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内在不经济: (1) 管理效率的降低。 (2)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三、小的还是大的企业适度规模,适度规模:使两种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

9、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根据经验判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 (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案例,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写道:“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

10、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的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实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间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性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繁荣的个原

11、因。,第三节 言利必有义企业的经营目标,一、 企业的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唯利是图”不应是一个贬义词 “利润挂帅”也不是什么修正主义 企业追求“利”,“义”也就在其中 中国所需要的正是大胆言利、敢作敢为的企业家!,二、会计师与经济学家眼中不一样的成本与利润,总收益,总收益,(1)总收益TR(Total revenue) :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 = ARQPQ (2)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AR = TR/Q P (3)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MR = TR/Q P,三、利润最大化收益,(1)总成本TC(Total cos

12、t) :厂商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TC = ACQ (2)平均成本AC:厂商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耗费的成本。 AC = TC/Q (3)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成本。MC = TC/ Q,三、利润最大化成本,三、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原则,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 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的三种途径,(1) 从利润的来源上寻找。 (2) 从利润的生成过程中寻找。 (3) 从利润的产出形式上寻找。,请针对自己比较了解的某个行业或企业,列举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点忠告 1 必不可少的创业计划书 2 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是保证“有粮吃”的重要步骤。 3 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 4 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5 学会从“走”到“跑” 6 盈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 7 在失败中学会成长,总结,企业,企业及其类型,创业计划的 成本、收益分析,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可变要素 合理投入,企业目标: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适度规模,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