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793050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已经过去,2021高考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分水岭,物理学科在高考中的评价从等级制到赋分制的变化,您会想到哪些? 高考试卷结构变化吗?如何变化? 高考试卷内容结构变化吗?各模块的占分怎样?原来的选考模块要求怎样? 等等,我们要研究这些,我们在研究中。,江苏省2021高考是新高考改革的“首考”,人们会格外重视,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又是“首选”学科,人们会寄予厚望,我们如履薄冰。 2021高考是新的,但考题的知识是“旧的”,物理的基础知识没变,考试是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我们“守望”,前几年高考试卷中优秀考题值得我们“品研”。,一、2020年高考试题分析

2、 10某同学为了描绘一种电子元件的IU关系图象,采用的实验电路图如题 10-1图所示,V 为电压表, mA 为电流表,E为电源 (电动势约6V),R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20 ),Ro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10-2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3)根据作出的I-U图线可知,该元件是 (选填 “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4)在上述测量中,如果用导线代替电路中的 定值电阻R,会导致的两个后果是 (A)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误差增大 (B)可能因电流过大烧坏待测

3、元件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变小 (D)待测元件两端电压的可调节范围变小,本题考查电学实验,以课本中“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为原型变形而来,探究某一电子元件的IU曲线。具体考查了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的操作能力;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题目最后还对电路中的元件的必要性做了考查。,第1问考查实物电路的连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应该很简单,但高考中 考生答案所呈现错误是五花八门: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连接错误,不少同学连在 了变阻器的下面; 画蛇添足,自己多加了导线,使得电路结构变 化,电路元件被短路等; 不少同学连接实物电路不规范,导线连在

4、滑片 上或者上端的金属横梁的中间。,第2问考查描点作图,这一问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少部分同学未进行正确的描点,或者只描了3-4 个点(未描全)就开始作图,导致图错误; 不少同学并未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甚至 有学生用尺把相邻的每两个点用直线连成了折 线图; 图中电压U为0.650V,电流I为0.60mA这个点应 为图像拐点,很多同学把在连图时没有过该点, 把此点放在图像外面; 也有少部分同学图像不连续,前半部分或者后 半部分丢失。,第3问根据作出的I-U图线判断该元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 这一问的错误主要在两方面: 学生不理解线性元件的概念,不看图像直接蒙 错别字写成“非限性

5、”,或者不按题意作答写成 “非线性元件”。,第4问考查R0在电路中的作用,错误如下: 漏选C的人较多, R0和电路中的待测元件处于 串联,R0会分担电压,如果没有R0 滑动变阻器 的调节范围肯定要变小 错选A和D ,而选项A和D均和电阻R0无关,1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 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 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实验装置如 题11-1图所示,(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 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 。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捏住小

6、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 位置 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题11-2图所示。 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6 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 m/ s。,(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从该视频中截取图片, (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理解。从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再到之后的数据记录、处理和计算,以及最后的分析讨论和拓展,让学生在题目所创设的生

7、活实验情境中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将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小误差,要能够正确读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误差分析和进一步讨论。,第(1)问考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落体重物的选择,这一问高考中考生答题所呈现的典型错误是选填:乒乓球、小塑料球,少数考生填手机、刻度尺。 我们教学中强调选择小而重的物体,但考生却没有迁移到本题中来。 还有部分考生审题不清,认为是填还缺少的器材 。,第(2)问考查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342或3142,1、3是搭建实验装置,4、2是进行实验。考生典型错误的实验操作步骤有1432、3412、3124等

8、。说明学生没有仔细考虑方便科学的实验步骤,甚至先释放重物再摄像的答案都有,不能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正确的迁移到本实验中。,第(3)问考查读数、数据处理、加速度计算等。正确的答案是9.6(9.5-9.7都算对),因为是填数字,错误答案较多。从数据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对x=aT2记忆错误,或对x=aT2中对x理解有错。 还有一些数据很大、很小的就无语了,第(4)问是对本实验的一个拓展,考生若联想到抛体运动在竖直方向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运动,就容易答对。 由于是二选一,学生未必真的掌握抛体运动的性质。,12选修3-5 (1)“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9、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 I 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l的变化情况是 。 (A)I 增大, l 增大 (B)I 增大, l 减小 (C)I 减小, l 增大 (D)I 减小, l 减小,(2)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出多条谱线,其中最长和最短波长分别为 l 1和 l 2,则该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 ,波长为l 1的光子的动量为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 (3)一只质量为1.4kg的乌贼吸入0.1kg的水,静止在水中,遇到危险时,它在极短时间内把吸入的水向后全部喷出,以2m/s的速度向前逃窜,求该乌贼喷出

10、的水的速度大小v。,本题以“测温枪”为载体考查考生对黑体辐射规律的理解;以氢原子发光为情境考查考生对玻尔原子模型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应用;以“乌贼喷水”的实例为模型,考查考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第(1)问考查黑体辐射的规律。问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l的变化情况,正确选项是B:I增大, l 减小;而考生错选C的较多,原因是对黑体辐射规律没掌握。 第(2)问考查氢原子跃迁的规律和动量与波长的关系。第一空考生答案显现的典型错 误选项是: ,原因是考生对激 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理解错误。,第(2)问第二空考生答案显现的典型错误 有: 、 、 等,原因是考生对动量、能量与波长

11、、频率的关系分不清。 第(3)问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生答案显现的典型错误有: ,13A选修3-3 (1)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关于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没有固定的熔点 (B)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C)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 (D)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2)一瓶酒精用了一些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液面上方形成了酒精的饱和汽,此时_(选填“有” 或“没有”)酒精分子从液面飞出,当温度升高时,瓶中酒精饱和汽的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 态C,其 p - 图象如图所示,

12、求该过程中气体 吸收的热量Q。,第(1)问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玻璃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答案是A、C。考生答案所呈现的典型错误是漏选C,还有错选D,其原因:有的考生不知道玻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有的则是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没理解到位。,第(2)问考查饱和汽的相关概念和性质。本问得分率尚可,失分的考生主要是没理解饱和汽是一种液化汽和汽化液的平衡,第二空有部分考生在回答“增大”时不能按要求书写,填什么“大” “变大”等 。考题要求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他却另辟蹊径。,第(3)问考查气体做功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答题中主要错误有

13、: 1、UW+Q等公式书写不规范,U和U 混淆不清,错用W和Q。 2、根据A和C状态温度相等,错误得出Q0 或W0。 3、无法正确求出等压过程的气体做功W。,13B选修3-4 (1)电磁波广泛应用在现代医疗中,下列 属于电磁波应用的医用器械有_。 (A)杀菌用的紫外灯 (B)拍胸片的X光机 (C)治疗咽喉炎的超声波雾化器 (D)检查血流情况的“彩超”机,(2)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光纤内芯(内层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套(外层玻璃)的_ (选填“大”或“小”),某种光纤的内芯在空气中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30,则该内芯的折射率为_ 。(取sin 430 = 0.68,cos 430 = 0

14、.73,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国际宇航联合会将2020年度“世界航天奖”授予我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嫦娥四号”任务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在探月任务中,“玉兔二号”月球车朝正下方发射一束频率为 f 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分别在月壤层的上、下表面被反射回来,反射波回到“玉兔二号”的时间差为t 。已知电磁波在月壤层中传播的波长为 l,求该月壤层的厚度d,第(1)问以医用器械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对电磁波运用的了解,这也契合今年以来疫情的社会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与技术进步这一重大话题。 这一问中的典型错误是:不少学生会错选D,误以为彩超运用的是电磁波,其实CD选项都是超声波的运用。还有不少学生

15、漏选B,X光机也是电磁波的应用。,第(2)问介绍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重点考查学生对全反射的认识,以及对临界角和折射率关系的理解,这也契合今年以来以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限制和制裁的大背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助于一批学生立志报考理工科专业,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奋斗。,第(2)问的典型错误是:第一,少部分学生弄不清楚全反射现象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时发生,还是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发生。第二,相当一批学生没有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或将写成分数形式,更有学生求出的玻璃的折射率很大,说明学生对常见介质的折射率的范围缺乏大致的了解。,第(3)问以嫦娥四号为背景,考察学

16、生对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的理解,这非常契合今年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的现状,如嫦娥四号、北斗全球组网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第(3)问中的典型错误是:第一,很多学生记不清公式v=f,导致出错。第二,算式d=vt,没有注意到电磁波在月壤层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的路程是2d,导致出错,有意思的是画了示意图的学生正答率很高。第三,不少学生误用双缝干涉公式x=L/df计算d,将双缝的距离d误以为是月壤的厚度,完全是死记硬套公式出错。第四,少部分人将题中所给的t跟周期混淆,写出公式v=/t,导致出错。,14如图所示,电阻为0.1 的正方形单匝线圈abcd的边长为0.2m,bc边与匀强磁场边缘重合。,磁场的宽度等于线圈的边长,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T。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线圈以8m/s的速度向右穿过磁场区域。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