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925364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必修3第一、二单元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文史互证”,从本质上乃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诗文中不易索解或易被误解的字、词、出典等,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解说,尤其要注意诗中所含与当时历史事实有关的“今典”成分;

2、二是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时代社会达到真正了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记述相当有限。不仅如此,受正统的史学观影响,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复杂交织,以致禁网严密;易代之际,黑幕重重,统治集团之作为,更是不可告人。史家秉笔直书,每每得祸。因此对当时政治中的许多隐秘,故用曲笔;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也常有回护之处。这种加工过的历史资料流传下来,固然有助于后人对历史脉络梗概的了解,但在某种意义上,

3、又妨碍对历史某些真相的探索。中国古代诗作以抒情言志为主,与史相比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尽管如此,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儒家传统诗教之说认为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所谓“观”,或曰“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说),或曰“考见得失”(朱熹说),即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使读者藉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时运盛衰。所谓“兴”“怨”,或曰“感发表意”(朱熹说),或曰“怨刺上政”(孔安国说),总之是在诗中写出对统治者的怨刺,反映诗人内心的哀愁喜怒,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最直接表述。这些功用具体反映在诗作里,遂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在三百篇的影响下,后世诗人自觉不自

4、觉地在诗文创作中,将自己所历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风习连同自己的襟怀抱负情感生活一齐写入,实际上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包括时代心灵史的第一手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不依赖其它任何事物而存在的自身独立价值,诗文创作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加之五言甫兴,文笔初分,诗文表现的领域愈加拓宽,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个人的情感心态。一方面它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传统政治史、军事史或帝王家史,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触及了历史最隐密的角落人的心灵,而这却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当

5、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一种心态不仅是指众多个人在想同样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思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打有其他人也在想同样的东西这样一种印记。”(保罗韦纳)作为这一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文士在诗文中表露出来的那些苦闷、哀伤、忧愤的复杂情感,对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有重要的价值。(节选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有改动)1下列对于“文史互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文史互证”是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

6、法。B“文史互证”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又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之精华。C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一方面是用史学知识对诗文进行考证,一方面是以诗文为依据全面把握历史真相。D由于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传统诗歌的功用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愁,这就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B后世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政治、文化、习俗等社

7、会状况及自己抱负情感方面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治史者感知古代社会的真实原貌。C诗文创作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自身独立价值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D诗文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很多史书的记载;而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又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重重黑幕,使得史家不敢秉笔直书,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常有回护之处,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值。B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这种功用从诗经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被后人继承并发展,所以在所有

8、诗文中都能找到“风俗盛衰”“怨刺上政”的影子。C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某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D“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研究一些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9、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

10、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1、)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 寝:搁置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3分)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

12、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人品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3分)译文:(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4分)译文:(3)纵不可,宜别

13、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3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8“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5分)9“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

14、横绝峨眉巅。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3)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 。(4)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忆刘半农君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