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792240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编号(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 国赛样题 2015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GG-049 赛项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 英语翻译: 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高职学生在物联网组建、 物联网产品配置与应用、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对质量、 效 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 通过竞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 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 职业岗位的了解, 提高社会对高职专

2、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 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 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 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 以适应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高 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 (包括自动识 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概要 竞赛通过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的操作使用,涵括了智慧社 区、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商业、智能农业等物联网主题应用。 序 号 名称 占 比 考核内容 1 物联网行业应用标 准和知识 10 % 考核参赛选手对于物联网行业典型行业应用的 技术标准、理论知识的考核。 2 物联网工程环境安 装部署 25 %

3、对各类传感器、识别设备、无线传感网等物联 网设备进行安装、配置,对物联网网络传输层 进行连接和搭建。 3 物联网感知层设备 配置调试 20 % 对感知层设传感器、智能网关、嵌入式设备等 进行安装、配置、开发和调试,实现要求的功 能。 4 物联网应 用开发与 调试 PC端 应用开 发 20 % 对移动互联应用场景中的功能进行设计,并按 照功能设计要求进行移动应用的开发、测试和 提交。 移动应 用开发 20 % 对应用的PC 端的应用功能进行设计,并按照 功能设计要求进行PC 端应用的开发、测试和 提交。 5 职业素养5% 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 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等方面的职

4、业素养成 绩。 (二)竞赛时长 共 4 个小时。 (三)考核技术要点 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 ZigBee 传输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条码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技术。 (四)考核知识与技能 1. 认知型知识:包括物联网基础知识、物联网设备认知、物联 网技术认知、物联网应用认知: (1)物联网基础知识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认识物联网三层架构; (2)物联网设备认知 认识、了解和熟悉各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如感知类的温湿度传 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识别类的超高频RFID 读写器、 高频读卡器、条码扫描枪等,终端类的移动互联终端等,通讯类的串 口服务器、路由器、

5、 ZigBee 等。 (3)物联网技术认知 认识和熟悉典型的物联网相关技术,如 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 ZigBee 技术、条码扫描技术、嵌入式终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 上位机软件技术等; (4)物联网应用认知 了解和熟悉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上的应用场景,熟悉物联网应用软 件系统的形态和内容。 2. 实操型知识:包括硬件设备安装调试、网络设备连接配置、 软件系统部署维护、应用场景演示操作: (1)硬件设备安装调试 将智能环境套件相关各类传感器、各类执行器件等设备, 按照要 求,安装到物联网竞赛工位的面板上,并按要求进行接线连接和弱电 的供电,并对两个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配置; 基于物联网竞赛工

6、位, 按照要求将智能商业套件各种设备,如超 高频 RFID 读写器、打印机、网络摄像头、LED 设备等安装到竞赛工 位面板上,完成连接及供电,并按照要求对各个设备进行配置,保证 设备正常工作; 安装要求将智能安防相关套件,如红外对射、 安防巡更等设备安 装到竞赛工位面板上; (2)网络设备连接配置 按照要求,完成设备网络的搭建,包括网络连接布线,无线路由 器设定配置, Zigbee 、串口服务器、计算机、网络摄像机、移动互 联终端等各类接入到网络的终端设备进行网络配置; (3)软件系统部署维护 对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进行部署安装,如dotNetFramework 安装、 MS SqlServer

7、安装配置、 Web 运行环境安装等; 对产品配套的应用软件进行部署安装配置,如移动互联终端的 Android应用软件安装配置、计算机上的服务器及客户端应用软件安 装配置等; 对产品配套软件系统的维护,如数据库的备份及还原、 软件系统 常见问题的处理、软件系统的更新、日志的维护及处理等; (4)应用场景演示操作 对智能商业应用场景、智能安防应用场景、智能环境应用场景、 智能农业等 6 个子功能的使用操作、 业务流程进行熟悉和了解, 能够 操作和演示 6 个场景的各个子功能的业务环节。 3. 开发型知识 包括 DotNet客户端开发、 DotNet Web 端开发、 Android移 动端开发、无

8、线传感网WSN 开发: (1)DotNet客户端开发 根据相关功能子模块的要求,开发和实现简易的基于DotNet 开发平台下的, PC 客户端功能程序; (2)DotNet Web端开发 根据相关功能子模块的要求,开发和实现简易的基于DotNet 开发平台下的 Web 应用程序; (3)Android移动端开发 根据相关功能子模块的要求,开发和实现简易的基于Android 开发平台下的移动应用程序; (4)无线传感网 WSN 开发 根据相关功能子模块的要求,开发和实现简易的基于ZigBee 技 术的无线传感网应用程序;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 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

9、参赛队由 3 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 名)和不超过 2 名指导教师组成。 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性别和年级不限。 参赛选手在现场根据给定 的竞赛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相互配合实现比赛任务。 竞赛在一场内完成, 参赛队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 位号抽签在竞赛前一天下午选手说明会上举行,由每队参赛队队长进 行抽签并确认。 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 竞赛使用的软件或参考资 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 赛任务。 五、竞赛流程 时间竞赛环节说明 07:30 启封赛场在裁判的监督下工作人员启封赛场 07:30-07:40 竞 赛 选 手进 行 一 次加密 参赛选手

10、持参赛证、身份证和学生证接受工 作人员检录并进行一次加密确定参赛编号 07:40-07:45 二次抽签加密 参赛选手凭一次加密后的参赛编号进行二次 抽签加密确定赛位号 07:45-07:50 竞赛入场检录 参赛选手凭赛位号接受入场检录确认没有携 带竞赛禁止的工具和材料 07:50-07:55 宣读竞赛规则、发 布竞赛任务 裁判宣读竞赛规则及赛场规则,发布竞赛任 务并作必要说明 07:55-8:00 竞 赛 选 手入 场 就 位 参赛选手根据赛位号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竞 赛工位 08:00 竞赛开始竞赛开始 12:00 竞赛结束选手保存竞赛成果 12:00-16:00 评分裁判组对竞赛的各参赛队评

11、分 整体竞赛流程依照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要求进 行。 六、竞赛试题 本赛项采用公开样题的方式。 本赛项的命题工作由赛项执委会指 定的命题专家组负责, 按照竞赛规程的内容要求, 在方向和难度上依 据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结 合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要求和物联网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命题专 家在完成命题后,会交由赛项执委会指定的专家进行审核。 本赛项会在开赛前一个月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赛项 的样题。 七、竞赛规则 1每个参赛队由 3 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 名)和 1-2 名指导教 师组成。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籍高职学生,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 周岁

12、(当年);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2. 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 份证、学生证) 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 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 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表 端庄,讲文明礼貌。各地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各种 矛盾发生。 4. 参赛队在比赛前一天由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熟悉赛场。 5. 参赛选手须提前 20 分钟入场,入场必须佩戴参赛证并出示身 份证和学生证。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硬件工具(各种便携式电脑、各 种移动存储设备等)、技术资源、通信工具。按工位号入座,检查比 赛所需竞赛设备齐全后, 由参赛选手

13、签字确认方可开始比赛。选手在 比赛中应注意随时存盘。迟到超过10 分钟不得入场。竞赛期间不准 出场,竞赛结束后方开离场。 6. 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但不 得向任何其它人员讨论问题, 也不得向裁判、 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 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如 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的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 成员间的沟通谈话不得影响到其他竞赛队伍。 7. 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何 其它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8. 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 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

14、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 再进行任何操作。 9. 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竞赛指南或赛前说明会向各领队做详细 说明。 八、竞赛环境 1. 竞赛场地。竞赛现场设置竞赛区、裁判区、服务区、技术支 持区。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 应急设备。同时提供所有指导教师休息室1 间。 2. 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竞赛区 按照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为参赛队提供标准竞赛 设备。 3. 竞赛工位。竞赛现场各个工作区配备单相220V/3A以上交流 电源。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每个比赛间配有工作台,用于摆放 计算机和其它调试设备工具等。配备3 把工作椅

15、(凳)。 4. 技术支持区为参赛选手提供公用焊接等竞赛相关设备。 5. 服务区提供医疗等服务保障。 6. 赛场开放。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 前提下赛场面向媒体、行业专家开放。允许媒体、行业专家在规定的 时段内沿指定路线进行现场参观。 九、技术规范 (一)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需求,并参照表中 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制定。 序号标准号中文标准名称 1 GB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2 LD/T81.1-2006 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 3 ISO/IEC 29182-5-2013 信息技术 -

16、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参考体系结 构 (二)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赛项组委会提供竞赛平台、 工作台和计算机及相关工具软件。各 个参赛队内部需要组建局域网,可自己组件局域网, 并接入系统支撑 平台,赛场采用网络安全控制,严禁场内外信息交互。 基本要求: 1. 平台满足 ISO14443 、ISO15693及 ISO18000标准及国内 CCC 标准; 2. 平台支持标准 /协议: ISO/IEC14443A/B; 3. ZigBee 传输:满足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满足 2007PRO 协议栈; 4. 终端通过国际认证: FCC Part15 Class B , CE EMC Class B, CCC; 十、技术平台 1. 硬件环境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1 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2.0 NLE-JS2000 套1 2 物联网工具箱及耗材包套1 3 工作台张2 4 计算机台3 计算机最低配置如下: CPU 2.1GHz 以上处理器 内存2G 以上 硬盘30G 以上 端口至少 1 个串口,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