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

上传人:厚****9 文档编号:147913157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扭曲(含解析)1.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A.政权巩固B.曲折探索C.改革创新D.盛世华章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举措而非政权巩固,故A项错误;由材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可知有成功有失败,在曲折中前行,故B项正确;改革创新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盛世华章是在21世纪,故D项错误。教育精品答

2、案B2.1953年11月,我国开始实行油料计划收购和食油的计划供应,1954年9月开始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这种统购统销政策()教育精品A.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B.遏制了不法商人的投机行为C.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D.暂时缓解了供求之间的矛盾解析统购统销政策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本产品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的,它暂时解决了供求之间的矛盾,稳定了物价,对保障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改造,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精品答案D3.有一证件的文字是:兹有顾福初君依章于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特发给此股单为证。此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教育精品A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析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可知,通过土地入股等手段,开展农业合作化,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故D项错误。教育精品答案B4.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 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育精品A.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B.文化教育事业

4、长足发展C.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D.党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解析19531957年,国家正在大力开展“一五”计划建设,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工业建设不断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部门的职工不断增加。教育精品答案C5.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属于成功的探索有()A.大炼钢铁,以钢为纲B.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C.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D.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解析1961年中央政府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意在纠正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故C项正确。教育精品答案C6.“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经济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周恩来主持

5、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的批评C.“文化大革命”动乱接近尾声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解析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正是其调整的结果。教育精品答案A能力提升1.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规模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教育精品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答案D2.下图是我国“一五

6、”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了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因此,A、C两项说法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说法错误。图片中工人高涨的工作热情,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教育精品答案D3.下图为我国1952年底至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A

7、.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解析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答案A4.20世纪5070年代,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这表明了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精品A.经济发展未向苏联看齐B.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慢C.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D.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大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中“进一步”与史实不相符,故错误;此时的中国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建设,不太注

8、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中国人生活水平前后或者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故D项错误。教育精品答案C5.宣传画是为特定的主题设计的宣传品。观察右图,图中儿童宣传的总路线()A.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进行了科学概括B.完美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C.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D.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指导作用解析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衡量,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确切的。教育精品答案C6.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

9、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教育精品A.加速了“左”倾错误继续泛滥B.违背农村经济客观实际C.部分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D.配合“大跃进”运动的发展解析据材料可知1962年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符合当时农村的客观规律,故B项错误;据材料“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可知,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形式,改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故C项正确;1960年底,国家实行“八字方针”,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正确调

10、整,是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失误,故D项错误。教育精品答案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教育精品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教育精品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

11、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教育精品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教育精品参考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

12、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育精品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

13、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教育精品摘编自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摘编自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教育精品摘编自中国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必要性?教育精品(2)材料三中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落实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为纠正材料三中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参考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教育精品(2)落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