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913048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窦娥冤》快乐学案2长春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春版九上窦娥冤快乐学案2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戏坛剧苑,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了解戏曲艺术与古典的、现代的话剧艺术的本质特点,感受他们不一样的艺术风貌。2舞台小,世界大。从剧中繁纷复杂的人事之中,敏锐捕捉其主要的戏剧冲突,准确把握其显在情节和潜在情节,并思考这些冲突、情节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3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认真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细心揣摩人物的言语和行为,进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特征及其作为一个典型形象的社会历史意义。4读剧本,只是走进戏剧艺术殿堂的第一步。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戏、写戏、演戏、评戏等途径来享受戏剧艺术的超强魅力。窦娥冤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窦娥:一个不幸、善良而

2、又坚强的女子窦娥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寄身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以偿还父亲欠下的高利债。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她成为年轻的寡妇,二十岁冤死刑场。这就是窦娥极短暂而极悲惨的一生。窦娥是贞节、贤孝、善良的化身。她恪守贞节,“一马不鞴双鞍”;侍养婆婆,竭尽孝道;公堂上为使婆婆免遭毒打而屈招罪名,甚至因此而死也对婆婆毫无怨言;死后亡魂还嘱咐父亲要将蔡婆“收恤家中,替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窦娥又是一个顽强的反抗者。张驴儿父子闯入家门,窦娥为了维护自身的贞节坚决拒婚;张驴儿无意中药死父亲却嫁祸窦娥,以逼嫁私了相要挟,但这时还相信官府的窦娥坚持要楚州公堂明辨是非。临刑前,咒天骂地

3、,反抗的对象扩大为整个官府和所有贪官污吏,以及天地鬼神、日月星辰,可以说是用生命向不公正的世道抗议。善良温顺与顽强的反抗,构成了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窦娥之冤,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冤屈,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妇女的悲惨遭遇。窦娥的反抗,也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反抗,她代表着千千万万人民对黑恶势力的强力反抗。2创作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元王朝,平民百姓与流氓恶棍的矛盾十分尖锐,张驴儿父子的闯入虽然带有偶然性,但这个偶然性却表现了这两个孤苦无依的寡妇受凌辱的必然性,即使张驴儿不来,王驴儿、赵驴儿也会来。元王朝政治压迫残酷、吏治黑暗。窦娥进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贪腐的糊涂官吏,听

4、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一审定案,不再复勘。窦娥的无辜受戮,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窦娥是千万个不幸者的缩影。从这里看,关汉卿的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关汉卿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加进了不少理想的成份,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超现实的情节,使作品具有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气息。他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辜地蹂躏,不肯让女主人公无声无息地死去,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吸取前代流传的有关传说加以改造,创造了一个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浪漫主义境界。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它确实更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和民众意愿。3语

5、言:字字本色,句句自然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窦娥冤的唱词精炼生动,宾白也自然活泼,二者紧密配合,扣紧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使人物栩栩如生。滚绣球以及一煞中的唱词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直抒胸臆,恰当地表现了窦娥冤屈悲愤的心情,而又不失珠圆玉润,酣畅淋漓的韵文之美。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激荡如潮,慷慨激昂。剧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凝练而又

6、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三次用“曲词”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而感人。二、学法指导1通过比较阅读拓展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在文学长廊里,我们认识了刘兰芝、窦娥、祥林嫂三位女性,下面是对三位女性之死的比较分析。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悲壮举动既是对造成自己爱情悲剧的封建家长制的控诉,也是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表白。窦娥魂丧法场,身首异处,她的冤死是一个善良女子在吏治黑暗的社会里的必然结局。封建统

7、治者是真正的凶手。祥林嫂的死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结果。她也曾试图通过宗教来拯救自己,以免遭受被“锯开”的痛苦,也希望死后自己的“魂灵”与阿毛相遇,但当发现宗教不可能拯救她的时候,她便“以死去撞地狱的门”。对这三位女性形象,我们还可以找到别的比较点来进行分析,比如她们的遭遇,性格,反抗形式与程度、社会背景、悲剧根源等。2通过质疑问难培养批判性思维有人提出,窦娥被昏官屈判死罪,她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最后却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人提出,污吏固然该惩罚,但整个山阳县亢旱三年,贫苦百姓也会因此遭殃,罪而责众,罪而殃及无辜,是一种盲目的野蛮的报复,不能肯定。对第一个问

8、题,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按当时观念,一般的人认为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

9、,作者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对第二个问题,有人这样理解:文学欣赏是以情感人,当观众沉浸在戏剧的氛围中,完全忘记了其现实的利害关系。如果用纯现实的观点来赏析文学,那么文学作品便没有它独特的价值了。实质上这涉及美学问题,即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实用价值是理性,主要讲道德的善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窦娥的誓愿从实用角度来说,的确不应当,因为它可能导致众多的人遭受灾难。但从审美的角度说,它是美的,从情感上深深打动了读者。这样的解释你认同吗?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加以分析,与老

10、师同学一起探讨。三、延伸拓展1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明人贾仲明说关汉卿“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指出了他在元代剧坛的领袖地位。“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王国维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在世界文化史上,关汉卿比英国的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其剧作也要比莎翁多出三十部左右。1958年经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关汉卿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代表作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2唱词、说白与科范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动作于一体的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

11、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男主角或女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戏,正旦主唱的称“旦本”戏。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之分,又有对白、独白、旁白、带白之别。剧本还有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提示,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3搜神记之“东海孝妇

12、”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家,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竹而下云。”4名人话悲剧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13、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基础测评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楔子(xi)盗跖(sh)嗟怨(ji)前合后偃(yn)B斟酌(zhn)罪愆(qin)衔冤(xin)湛湛青天(zhn)C浣纱(hun)错勘(kn)亢旱(kn)鳏寡孤独(un)D田畴(chu)埋怨(mn)尸骸(hi)哥哥行(h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忤逆功名未遂愁心阑珊B痊济当垆涤器浪荡乾坤C嫡亲燕侣莺畴十分惫赖D症候苌弘化碧杳无音信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

14、确的一项是()A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直接)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处罚)B. 待他有个回心转意,再作区处。(安排)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真的、确实)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你道是暑气暄(温暖)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4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哪一项不当()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范(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剧名等构成。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

15、、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5说说【梁州第七】这支曲词中的典故。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说的来藏头盖脚多伶俐,道着难晓,做出才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那里有上山来便化顽石?可悲可耻,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多淫奔,少志气;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答: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戏剧片段,回答文后问题。窦娥冤第3折(节选)(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