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791304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卷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 g水受热形成m g水蒸气B.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C.10 g食盐溶于70 g水中得到80 g食盐水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有反应:8A+3B2=C2+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 g A与21.3 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 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4 B.16 C.32 D.35.5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

2、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生成物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H、OB.C、HC.C、OD.O、H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2 B.NH3 C.N2H4 D.NO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

3、有改变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 g A能跟5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 g C和3 g D,现有6 g A和20 g 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为26 gB.生成12 g CC.有1 g A剩余D.生成10 g D将24.5 g氯酸钾和4.5 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充分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A.19.4 g B.20 g C.14.9 g D.4.5 g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图表示的是( )A.H2CO3CO2H2O B.2H2SO3O2=2H2SO4C.2HClO2HClO2 D.CaCO3CaOCO2在反应3A2B=

4、2CD中,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 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 g B.90 g C.80 g D.120 g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若反应后,

5、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从H、O、N、K、Mn、Fe、Ca、S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1)2个硝酸根离子 ;(2)1个氢分子 ;(3)亚铁离子 ;(4)2价的钙元素 ;(5)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 ;(6)反应物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 ;(7)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8)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CO Fe3O4 Fe

6、CO2(2) CH3OH O2 CO2 H2O(3) Al HCl= AlCl3 H2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填“”“”或“”)m2。“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放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

7、式如下: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xFe(OH)32Fe(OH)3=Fe2O33H2O(1)上述反应中的x 。(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 。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钠和水也能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一种单质气体,此气体能供给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这种气体和碳酸钠。(1)写出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

8、实质的重要理论。(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原子种类物质总质量A. B. C. D.(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C.在化学反应aAbB= cCdD中,一定有:ab= cd(3)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x 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实验与探究题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

9、O32HCl=2KClH2OCO2,又知CO2气体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为了探究草木灰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某学生借用了下列试剂与仪器(如图所示)。(1)在实验装置D中,为保证两次称量所得质量相等,甲处应放置的实验装置是 (填序号)。(2)实验具体步骤:第一步,天平调零;第二步,称量反应前 装置的质量;第三步, ;第四步,称量反应后 装置的质量;第五步,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3)若选取了另两套装置,则反应前左盘的质量 反应后左盘的质量,理由是 。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于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 (1)23 g乙醇完全

10、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表中a的值为_。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CO2_H2O_CO。参考答案答案为:B;答案为: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质C2的质量为13.6 g+21.3 g-32.1 g=2.8 g,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物质B2与C2的质量比为21.32.8,设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物质B2与C2的质量比为6x28,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相等,因此21.32.8=6x28,解得x=35.5。答案为:A;答案为:B;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C、H、O三

11、种元素,生成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O2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为:B;答案为:B;答案为:B;解析:由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因此6 g A物质应和15 g B物质完全反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21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C和D的质量之和为21 g,由于A物质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D的质量应根据A物质的质量计算,可求C、D的质量分别为12 g和9 g。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为:A;解析:根据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找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关系,由氯酸钾的质量可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中剩余的固体

12、质量为24.5 g+4.5 g-9.6 g=19.4 g。答案为:C;答案为:C;答案为:C;答案为:A;答案为:(1)2NO3;(2)H2;(3)Fe2;(4)C;(5)2H2O2O22H2O;(6)3Fe2O2Fe3O4;(7)2KMnO4K2MnO4MnO2O2;(8)2SO2SO2_答案为:(1)4,1,3,4;(2)2,3,2,4;(3)2,6,2,3;答案为:(1)2CO2NON22CO2;氧元素(或O)(2)CO2;解析:(1)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13、,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判断一个X分子中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即X为二氧化碳;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生成碳的质量为12份,所以m1m2。答案为:(1)4。(2)Fe2O3_。答案为:(1)Na2OH2O=2NaOH。(2)2Na2O22H2O=4NaOHO2。(3)2Na2O22CO2=2Na2CO3O2。答案为:(1)B(2)B(3)88;46解析:(1)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2)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SO2SO2可知,每32 g硫与32 g氧气反应生成64 g二氧化硫,故B正确;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C错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6128325488,若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y(323)4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