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912764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加法教案_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2 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 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5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

2、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教学难点: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课时:七课时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32页例题,第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2 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3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教具准备:实物展台、液晶投影教学

3、过程: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写过日记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大家想看吗?(出示小黑板)2 同学们,你们看了小黑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指名提问题,教师整理)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指名列式:143+126) 问: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2师:谁愿意把你想

4、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指名说)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1) 问: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2) 问:应从哪一位算起?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1 2 6 2 6 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4教学验算方法。1) 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还要验算。(板书:验算)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板书竖式: 1 2 6 ) 1 4 3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

5、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算起:怎样验算?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2)你想怎样验算?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3 想想做做第3题1)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2)独立计算。3)汇报。3想想做做第4题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板书设计:不进位加143+126 百 十 个 1 4 3 1 2 6 2 6 9 验算:1 2 6 1 4 32 6 9第二课时 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

6、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1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 复习铺垫1口算。 4+6 50+90 60+90 8+3 70+80 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2笔算。37+25 64+8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4 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

7、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板书课题:进位加法)二新授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 指名列式:85+143=2) 学生尝试笔算。3) 指名说计算办法。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4) 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5) 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2 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 指名列式:82+126=2) 请学

8、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3) 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 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3 归纳1) 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组织学生讨论)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3) 小结: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三 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在书上算一算。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2想想做做第3题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 5 7 6 3 3 4 2 4 3 6 4 6 5 6 9 2 0 8 7 1 2 8 9 3 2)汇报。3想想做做第4题1)说图意。2)怎样列式?3)独立计算。4)汇报。4想想做做第2题1)独

9、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2)你是怎样验算的?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板书设计:进位加85+143= 85+126= 8 5 8 5 1 4 3 1 2 62 0 8 2 1 1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第三课时 巩固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5-9题。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具

10、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谁来说怎样笔算这类加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关的计算。二计算练习1想想做做第5题比一比,算一算。 68 79 63 57 6080 7090 6030 5070 1)学生自己口算。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2)同桌说一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算的?3)比一比:每组题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指出:在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进一位。2想想做做第6题。1)说说图意。2)小兔到学校怎样走比较近?同桌说一说。3)同桌说:小猴呢?谁到学校的路近一些?4)指名说。3想想做做第7题1)独立计算。2)

11、汇报。3 想想做做第8题1)说图意。2) 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小方呢?问:怎样列式?(指名列式)3)独立计算。4)汇报。4想想做做第9题1)说图意。2)在图上指一指每个小动物的家在哪里。3) 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1000米远吗?从松鼠家到小狗家呢?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 三课堂小结在计算不进位加时要注意什么?第四课时 连加教学内容:课本第37-38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比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

12、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 复习1口算。 8+5+1 6+7+3 9+8+2 6+5+3 9+7+3 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办法,口算出每个三角形上数的总和。 4 3 9 5 5 7 5 8 1 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笔算三个数的连加。 (板书课题:连加) 二 新授1教学例题。出示例题: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你打算怎样列式?(指名说)教师板书:851431262)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算?(同桌说,再独立计算试一试)指名说如何计算。3)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小组讨论。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4)指名说:还可以只列一个竖式 8 5 1 4 3 1 2 6 3 5 4 5)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人小组说一说。2教学试一试: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指名说)178194236 1 7 8 1 9 4 2 3 6 个位上先加哪两个数比较方便?十位上呢?同桌讨论。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学生自己完成计算) 三 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独立计算。 5 3 2 7 9 5 8 6 3 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