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4791100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惠州第一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南京条约签订后,一名清朝官员描绘了战后北京景象:“议和之后,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华,真是大雨过后忘了响雷。沿海战事,人人避讳,绝口不提,即使茶馆酒店,也大书免谈时事四字,正如写诗做赋也有所禁止一样。”以上材料表明( )教育精品A.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C.中国社会开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2、社会D.绝大部分清朝朝野官民并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教育精品2.这是一幅缺失了标题的历史地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这幅地图的标题应该是( )A.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B.英法联军入侵京津形势图C.中日甲午战争形式图D.八国联军侵华形势图教育精品3.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的洪秀全大兴土木,广选美女,大讲排场,至天京陷落的11年间,未出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乘坐64人抬的大轿离开天王府,前去东王府看望生病的杨秀清。11年间只发出25份诏书,基本不理朝政,却对后宫美人写了476首诗。这一切表明,天平天国运动( )教育精品A.体现了农民战争的新特点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必然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D.

3、根本不具备一点革命性质教育精品4.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太平军痛打洋枪队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教育精品5.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教育精品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D.新文化运动教育精品6.学习历史要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最大不同是( )A.割地B.赔款C.开埠通商D.投资办厂教育精品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

4、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教育精品A.赔白银4.5亿两B.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教育精品8.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教育精品9.有人说武昌起义是“一个烟头引发的革命”:革命党人孙武因吸烟烟头掉落,引爆自制炸弹,招致搜捕,从而形势紧迫。面对搜捕,革命党人群龙无首,无奈之下,几名士兵仓促

5、举事,首义成功。以上材料表明( )教育精品A.没有这个烟头就没有武昌起义B.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偶然性C.孙中山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D.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教育精品10.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C.宣传推翻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11.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也是( )教育精品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是爆发的地方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教育精品12.201

6、3年8月27日,民党党史馆举行乔迁暨揭幕仪式,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资料,如:毛泽东在1924年6月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长时,写给农民部长甘乃光的亲笔书: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还有周恩来、董必武、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物的亲笔史料。这些文物( )教育精品A.是研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史料B.见证了国共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C.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史料D.见证了国共合作抗日的伟大历程教育精品13.2016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惠州某学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以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教育精品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

7、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教育精品14.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人约翰拉贝用日记记录了他亲眼目睹的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如图)。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一手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教育精品A.作者身份的特殊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经历的真实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教育精品15.近代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创刊于( )A.北京B.上海C.天津D.广州教育精品16.宋庆龄在华北之行的印象(1949年)中写

8、道:“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典礼是在北京天安门巨大的广场上举行的。一片跳跃欢呼的红色的海,全城人民都出来参加了。”对文中“果实”理解正确的是( )教育精品A.“果实”指的是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B.“果实”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果实”指的是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果实”指的中华民国教育精品17.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的颁发(如图),表明当时的农民基本实现了( )A.耕者有其田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育精品18.6月12日,在经过了长达68年的政治、军事相互敌对之后,朝美两国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9、(如图),双方迈出了和平的关键一步。朝美两国的相互敌对始于( )教育精品A.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C.1950年美国海空军侵入朝鲜D.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教育精品1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出自:( )教育精品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教育精品20.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10、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教育精品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十三大召开教育精品21.“他们离开校园,走向街头,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快发展到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各级干部遭到批斗。国家陷入混乱。”文中的“他们”是指( )教育精品A.“红卫兵”B.“走资派”C.“四人帮”D.“改革派”教育精品22.“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

11、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印证( ) 教育精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教育精品23.1971年10月的美国纽约日报一期发表了一张名为乔的笑的经典照片,并夸张地写道“乔的笑”“把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对“乔的笑”认识正确的( )教育精品A.嘲笑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B.对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报以冷笑C.中国重返联合国难掩内心激动的大笑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会心一笑教育精品2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

12、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2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教育精品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发展乡镇企业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25.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到美国去,非常羡慕美国人外出基本不带钱包,一张小小的银行卡就搞定一切消费;而这几年来中国的美国人则非常羡慕中国人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消费,他们自己还在使用多少年前的银行卡。这一对比说明( )教育精品A.中国终于成功超越了美国B.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C.中国掌握了世界科技的核心D.中国的手机优于美国的手机教育精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共25分)26.

13、“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育精品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官员耆英等人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战舰“皋华丽”号上签约,条约签订时原无定名,史籍中又称江宁条约教育精品徐梁伯、蒋顺兴江苏通史晚清卷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材料三:“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教育精品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材料四:下列三幅不同年份的图片反映的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