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三中—第一学期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4791088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河三中—第一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河三中—第一学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河三中第一学期临河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值:12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2请将1-5、7-9、13-21题用2B铅笔涂到答题卡上,其它内容用黑色水笔工整的写到答题纸上。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9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9分,每小题3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教育精品

2、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教育精品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

3、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教育精品其实,项羽“身

4、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教育精品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教育精品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

5、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1 D【解析】文中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3分)()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2【答案】C【解析】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C项只是在陈述专

6、家、学者的行为。教育精品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3【答案】B【解析】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摘编自新华社战狼爆红彰显致敬英雄的时代风尚2017年8月2日)材料二战狼8月7日晚就突破了国产电影票房的33.92亿元,它成了一大现象,强烈触动了舆论。战狼用相当典型的好莱坞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匡扶正义的中国孤胆英

7、雄的故事。由于片中颂扬了解放军,对五星红旗、中国护照都表达了敬意,它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主旋律”,也为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正了名。在此之前,以爱国主义作为突出标志的国产电影极少有获得卓越票房成绩的。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大多讲述了美国的英雄故事。中国观众一直在心底深处企盼看到我们自己的银幕英雄,他们能够战胜逆境和苦难,为行道义顶天立地,为尽责赴汤蹈火。这些年中国电影多是发牢骚、惺惺相惜或者小清新的,他们能在部分观众中产生共鸣,但无法为大众解渴。吴京的战狼像朝着人们共同的渴望扔了个火星子,一下子点燃了全中国的影迷。教育精品(摘编自环球时报战狼是讲述中国英雄的里程碑2017年8月9日)材料三注:战狼在201

8、7年7月27日晚8点正式上映,上映前就由影迷预订观影。截至8月8日24点,战狼上映13天,创造了多项票房纪录,总票房超过37亿元。教育精品(摘编自中国电影票房2017年8月9日)材料四战狼的成功,也令一个神秘的、过去不为人注视的消费群体曝光军事迷(简称军迷)。香港经济日报8月9日报道,内地军迷占网民的15%左右,他们的特质是较年轻,对历史军事用品、服饰、军事主题电子游戏感兴趣,他们一般热衷政治议题,热爱国家,这些军迷的喜好,如投射在市场,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创富力量。2016年国庆档期上映了国产电影湄公河行动,影片讲述了中国维护地区安宁的故事,被视为军事题材。最终票房达到11.8亿元。有观察人士认

9、为,内地喜欢刚烈题材电影的群体,是撑起湄公河行动的重要因素,相信当中有不少爱国军迷。教育精品(摘编自参考消息网港媒看战狼票房神话:一股神秘力量功不可没2017年8月10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狼的导演及主演都是吴京,创造了多项票房纪录,其中日票房纪录最高达到了4.23亿。B战狼讲述的是孤胆英雄匡扶正义的故事,表现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主题。C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含有军事题材内容,受到内地爱国军迷的喜爱,这也是撑起该片高票房的因素之一。教育精品D内地军迷的特质是较年轻,占内地年轻网民的15%左右,他们喜好历史及与军事相关的物品、游戏。答案D解析本题考

10、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占内地年轻网民的15%左右”错误,应该是“占网民的15%左右”。原文为“内地军迷占网民的15%左右,他们的特质是较年轻,对历史军事用品、服饰、军事主题电子游戏感兴趣,他们一般热衷政治议题,热爱国家,这些军迷的喜好,如投射在市场,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创富力量。”教育精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狼被称为国产电影的“良心之作”主要是因为其超燃的画面和场景,精心设计的剧情细节,拳拳到肉的打斗动作和其制作的精良。教育精品B战狼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方式,塑造了一个战胜逆境、行道义尽责任的英雄形象,满足了国人渴望看到自己银幕英雄形象的愿望

11、。教育精品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国产电影的弊病,批评国产电影中靠炒作和包装的“劣质品”以及发牢骚、惺惺相惜或者小清新的不良倾向。教育精品D战狼和湄公河行动都吸引了爱国军迷这一消费群体,通过比较二者的票房可以看出,越是军事化题材,越能创造高票房。教育精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主要是因为其超燃的画面和场景,精心设计的剧情细节,拳拳到肉的打斗动作和其制作的精良”错误,原文为“国家好,人民才会好!引发无数人共鸣,国家崛起,民族自信,吾辈自强成为集体回响”。C项,材料二对后者的态度是比较缓和的,没有到“弊病”“批评”“不良倾向”的程度,原文为“他们能在部分观众中产生共鸣,

12、但无法为大众解渴”。E项,“越是军事化题材,越能创造高票房”说法绝对。教育精品6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为促进国产电影事业发展,从战狼中可以学习哪些有益的经验?(5分)答:答案(1)展示社会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表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2)尊重观众和市场: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3)制作精良:在画面场景、剧情设计和动作方面做到精细;(4)善于借鉴:采用好莱坞的叙事形式和成功故事叙述类型;(5)付出真诚和努力。教育精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是“从战狼中可以学习哪些有益的经验”,抓住关键,在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材料一中“激发了国人昂扬高涨的爱国情怀,点燃了观众对国产电

13、影的信心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超燃的画面和场景,精心设计的剧情细节,拳拳到肉的打斗动作内涵丰富、制作精良公众期待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努力,充分尊重市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材料二中“战狼用相当典型的好莱坞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匡扶正义的中国孤胆英雄的故事”,据此概括形成答案。教育精品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14、,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教育精品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教育精品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厌:嫌弃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与郑人盟 盟:结盟答案A解析厌:满足。8下列对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教育精品B左传善于描写战争

15、,也精于刻画人物。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C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公、侯、王、伯、子、男六级。教育精品D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结为“秦晋之好”。后来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答案C解析可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晋君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答案C解析文中并没有“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这样的分析,只是说“邻之厚,君之薄也”。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1)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