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910105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花瓣飘香-无意争春_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书写生字词语的小黑板、卡片。布置预习课文,查一查:惹不知所措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月季花图)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所看到的这种花叫月季花,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它四季都可以开花,所以人们又叫它“月月红”。你觉得月季花美吗?美在哪儿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月季形状、色彩方面的美丽,激起学生一读课文的兴趣。 2今天,

2、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跟月季花有关的课文,(板书题目)齐读课题。 师:课题中的花瓣,指的就是月季花的花瓣。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月季花的花瓣有多香?课文为什么用“花瓣飘香”作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检查朗读。 俯在花前摘双手捧着拿着花瓣不知所措惶恐舍不得惹懂事 眼眶 注意正音: 摘、舍、惹:翘舌音;捧、惶、恐、懂、眶:后鼻音; 3朗读课文,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教师巡视,将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写在小卡片上。 4交流。估计会有下列这些词语:俯在

3、花前不知所措惶恐惹学生提出后,请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俯在花前:看图画理解或动作演示理解。惹、不知所措:查字(词)典理解。惶恐:找近义词理解。设计意图:理解词语的方式有很多,如找近义词,查字(词)典、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因词而异,为学生容易接受。 四、朗读课文,理清脉落。 1逐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结合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

4、生气。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3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有哪些,以此为据把课文分成四段。小黑板出示: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 4齐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摘花瓣送妈妈孝敬母亲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分别朗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书写: 摘:里面是个“古”,不能写成“”。捧:右边的撇和捺要舒展,下面是两横,不要多横。绒:中间是短横、撇,不要多竖。3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同桌打等第。 六、作业。 1、熟读课文,做到正确

5、、流利。 2、完成习字册上的习字任务。 3、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补充:惹舍不得不知所措 附板书设计:5花瓣飘香摘花瓣送妈妈孝敬母亲摘捧绒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人物对话,充分朗读,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朗读生字词。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领悟第一段。1自读,思考: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花美吗?课文是怎样写它的美的?2美美地朗读第一段。三、精读领悟第二段。1自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6、?估计会产生下列疑问:小女孩为什么只摘了一片花瓣?她为什么那么小心?为什么她要“飞快”地跑远?请能解释的同学当场给以解答,不能解答的在学习下文后再回答。2小女孩摘花瓣时既小心,又慌张,谁能把当时小女孩的这种情状读出来?(指导朗读)四、精读领悟第三段。1自读,根据提示语把人物的对话读准确。2同桌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逐段(自然段)默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将自己心里产生的疑问向你的同桌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多。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存在问题的过程。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问,主动地问,真正落

7、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4交流,结合指导朗读课文。(1)小女孩被“我”叫住后,为什么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2)“我”为什么“轻轻地问”,而不是大声责骂?(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4)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什么?(5)小女孩跟我说话时,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结合将第二段中的疑问一并解决。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6“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请用直线画下来,然后读一读。五、精读领悟第四段。1自读。有什么疑问吗?2交流:为什么我要把买来的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3小结:小女孩那么敬爱自己的父母,她的行为深深地感染了“

8、我”,使“我”这个成年人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此把其中的一盆月季花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希望她老人家见到后也能十分高兴。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小女孩的那美好的心灵作个比喻,你打算把它比作什么?(美丽的月季花)小女孩那真挚、纯朴的亲情,使“我”这个成年人也受到深深的感染,就仿佛什么?(月季花飘出的浓浓的花香使人陶醉)所以,课文用“花瓣飘香”作题。板书:花瓣飘香美丽心灵感动了“我”六、练习:模仿课文中写人物对话的方法,从下列情景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人物的对话。情景一:“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情景二:“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么问?“我”又会怎样回答。1独立思考同桌合作、设计对话同桌练习对话指名对话。2将对话写下来,注意写好提示语。设计意图: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主体,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上述情景,使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对话形式进行人物对话的迁移练习,实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七、作业。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把有关句子写下来。2仿照课文对话的写法,写一段人物的对话。 附板书设计: 5花瓣飘香 美感丽动心了灵“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