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790630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教案 冀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第一节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3、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难点: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资料、课件学生:激光手电、有水的水槽、玻璃砖、奶粉、香烟(或能产生烟的蚊香、香等)、火柴、大试管、蜡烛、硬纸板

2、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引入新课播放vcd或投影(光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想讨论假如世界没有光会怎样?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光一.光源引导学生回答人们解决黑暗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辨和出哪些是光源,并对光源进行分类(板书)二.光的传播投影课本图45,并让学生观察从窗户射进教室内的太阳光。让学生自由提出与“光的传播”有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探究:光在空气中、液体中、固体中传播的路径是否是直的。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探究结果,由学生自己得出光的传播规律: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在固体中的传播路径是

3、直线;归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的实验。投影课本图48、49、410、411,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其他现象和应用三、光的传播速度从生活实例入手,如以手电筒照远处为例,体验开关和光的同时性,使学生认识到光速很大。引导学生看光的传播速度一段。归纳光的传播特点(与声的传播作比较)指导做迷你实验中的两个小实验。讨论小结: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猜想、讨论、展示自我对光的了解,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认识光源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观察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4、吗?(光的传播速度多大?)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身边的器村进行探究。讨论、归纳举手发言。做实验,观察所成的像,讨论成像原因,联想生活中的见到的光斑。观看、讨论,举例并进行评估。回忆体会光速的大小看书总结: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x108m/s,光沿直线传播。讨论、回答、评估、补充创设情境。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交流合作勇于发表意见的能力。在液体水中的传播可引导学生使之呈半透明状态。培养学

5、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融入生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加深对光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进一步体会光速之大。重点小结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和科学的探究方法。五、板书设计4.1光的传播一、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条件:三、光速在真空中:3x108m/s六、教学反思 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认出光的反射现象;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已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在探究光反射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难点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平面镜、激光手电、白塑料板、量角器、直尺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 光的直线传播,并让学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讨论:实验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为探究光的反射作铺垫。引入新课:以生活实例,要求学生用一面镜子改变光路指出光的反射概念进行新课一、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测反射光线的位置(让学生讨论后,用作图的方法展示猜测)。引导提出:根据你们的猜测要探究反射光线的位置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提示:法线是为研究反射光的位置而引入的“参照物”类比几何中的辅助线。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交流。教师巡视,让实验设计方案较好的一组上讲台演示讲解帮助有

7、困难的学生解决难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指导。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尽可能地用图形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并用自已的语言表达出来,看谁表达的准确完整。(板书)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身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让学生两人一组拿镜子,从镜子中看对方的眼睛,讨论看到的现象。说明光路的呆逆性。引导学生举例生产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提出光线射课本、书桌这些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上会发生反射现象吗?反射光线的位置又怎样?让学生设计实验或通过实例来证实自已的看法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引导学

8、生通过实验和多媒体发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提出:利用这两种反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黑板有些地方常常“晃眼”也就是说“反光”,是什么原因?你能用所学的知道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吗?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出通过本节学习有哪些收获。讨论,做实验讨论、猜测、作图展示。学生讨论、归纳提出问题: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分布在法线两侧?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和入射光线与法的夹角(入射角)是否相等?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讨论设计方案一组演示,其余同学观察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其同讨论、补充。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找出反射光

9、线的位置,在白纸板上画出来。讨论交流实验结果画图展示。学生争着举手发言表述自已的结论,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评估、补充利用平面镜完成“互看”实验。并利用作图法验证光路的可逆性举例思考讨论设计小实验验证自已的看法。观察思考积极动脑,辩别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互相讨论。学生讨论提出解决议案思考讨论回答本节课的收获。简单的概念可让学生自已建立。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共面,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立于不败之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交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特别是

10、技术性的)要尽可能自已解决,体验探究过程。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激发学生学好物理欲望。可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不同。通过认识两种反射的不同点、相同点加深对镜面反向与漫反向的理解。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解决问题,不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习物理的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板书设计4.2光的反射(一) 副板:实验探究 一、反射定律 内容: 二、种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六、教学反思第二节光的反射(二)一、教学目标1、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11、2、在实验探究中主动操作,能用自已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总结。3、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利“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演习。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虚像概念。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平面镜、球面镜。学生:平面镜、蜡烛、火柴、白纸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1、光的反射定律2、人眼看到物体的原因引入新课:投影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物和像,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类似的成像现象吗?进行新课:一、平面镜成像特点举例后说明平面镜的普遍,指导学生观察桌面上的平面镜,看看有哪些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面镜的特点。由

12、成像特点,引出探究的必要性,指导学生设计探究的方案教师巡视,及时进行指导点拨,不限制探究方法和仪器的选用。组织各小组发言,引导学生解释假设中的错误或补充原来观察中没有的成像特点。板书学生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思考、回答观看自由举例回答如像片、倒影等等。分组仔细观察平面镜交流彼此的发现,回答:材料特点;外形特点;成像特点。根据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进行交流和分工。学生分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结束,学生就研究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发言,组员补充,其他

13、小组进行质疑。归纳和简记结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为本节知识奠定基础。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及相关现象的普遍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发现因教师问题的不确定而更丰富使观察者更仔细、更发散且更敏锐。引导和帮助学生体会归纳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设计的实验尚有欠缺,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引导补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质疑,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信息交汇网,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播放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演示课件,鼓励、引导学生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明确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