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896373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阅读复习鉴赏形象,魏继国 2015、1、10,复习目标,1、梳理教材形象特点 2、了解高考散文鉴赏形象的基本题型。 3、掌握鉴赏形象题的答题方法。,题型一人物形象概括,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别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散文以写实为主,更多的是作者的个人感情在人物形象上的直接投注;另外,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不讲究完整性,讲究的是突出具体事件、某个细节,这些具体的事件、细节对理解作者感情和文章主题非常重要。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 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高考散文对人物

2、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 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查点; 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有时命题者也会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记念刘和珍君,1、主要事迹: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为成员;(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7)中弹牺牲。 依据人物事迹请概括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形象特点: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形象类型)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

3、赴国难,不惜殒命。(形象特点),梁任公形象特点,梁启超是一个学者政治家,在本文中展示了怎样的形象特点? 1、形象类型:学者形象 2、形象特点: (1)外在形象精悍,精神,潇洒,随意而不散漫, (2)内在气质谦逊,自信,爱国,沉稳,风趣,有学问,热心肠等。,(一)人物形象的内涵,1.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 2.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 3.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动、愚昧、自私、贪婪等。 4.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社会地位、代表意义等。,(二)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特点,1.

4、叙事情节在阅读时就分析事件,理清情节,从中概括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细节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 3.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概括。 4.评价议论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概括。,概括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四步走,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 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 4答分点写出,答案的要点包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三)答题模板,模板一:总分: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

5、物做出一个定性分析,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模板二:分总:从几个方面对该人物做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作定性的总括。 答题模式: 1.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 2.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四)看类型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主题的揭示和对现实意义的启示两方面思考。 2.次要人物形象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题型二、欣赏景物形象,1.把握景物形象特征 2.了解景物形象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3.分析景物形象对表现主旨

6、的意义和作用,分析景物形象作用的技巧,1.主要景物形象 (1)内容主旨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2)艺术构思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贯穿在一起的作用。 2.次要景物形象 (1)结构形式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主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3)对主要景物形象的意义彰显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景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月下荷塘形象特点,荷塘月色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有何特点?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意象)突出了优雅、

7、朦胧、幽静之美(意境)。,故都秋的形象特点,故都的秋刻画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选取了那几幅画面来展示的? 1、“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意境特点) 2、描绘了五幅图画(意境画面): (1)秋晨小院图、(2)秋槐落蕊图、 (3)秋蝉残鸣图、(4)秋雨话凉图、 (5)秋日胜果图。,题型三物象概括鉴赏,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包弟形象特点,小狗包地作者刻画了包

8、弟怎样的形象特点?展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1、(明线形象)包弟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2、(暗线形象)作者忏悔、说真话、真诚,敢于解剖自己。,“绿”的形象特点,1、囚绿记描写了常春藤怎样的形象特点? 常春藤的形象特点 (1)表层特点:绿的向阳、固执、渴望自由的特点, (2)深层特点:象征了生命与希望以及一种向往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概括分析物象特点的角度,1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2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明确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3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说出它对于表现主旨的

9、意义和作用。 4注意答题区间及答案组织顺序。对主要物象特点、内涵的概括分析一般要着眼于全文,但要特别关注该物象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其前后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答题时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分析主要物象作用“2角度”,中心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内容主旨作用 中心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二)分析次要物象作用“4

10、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 开头结尾的策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的思考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4、艺术构思作用。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 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病例剖析新学案,存在问题: 答案1:第点虽答出“照应”关键词,但语焉不详,与上文哪些内容相照应未交代清楚;第点答题要点不全,尤其在表现表叔方面不全面。 答案2:该答案在答表现人物作用方面很好,且把“

11、照应”作用写得具体,但仍存在答题点不全的问题。该题实际是“写自行车有什么作用”的变式提问,应注意把这一物象放在结尾的用意。 满分答案: 和前文表叔擦车的描写相照应。(结构方面) 表现了表叔爱干净、持之以恒的个性。(人物形象) 象征表叔一生清白做人,洁身自好,有操守的闪光人格。(手法及作用) 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使文章含蓄蕴藉,令人回味。(主题方面),实战演练,1、热心助人的长者,渊博冲淡的学者,严谨高明的老师。 解析:从为人处世、做学问、做老师三方面概括,概括或摘录关键词,符合原文意思即可。 2、南山雨是申石初先生送给“我”诗册里的词语,象征着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境界,形象地体现了主旨。 以此为

12、题,纪念“我”和申先生订交的往事,表达我对申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 点染出浓浓的诗意,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反映了作者与申先生的精神契合,表明作者对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解析:可以从四个方面回答: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作者对申石初先生的思想感情;诗歌意象的美学意味;作者的人生态度。,对点训练,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熄灭了”,“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 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悲剧命运。 “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料。,写作训练(小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个片段。 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朱自清看到的,是别样的荷香月色;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普普通通的一株株枣树,郁达夫感受到的,是故都的清、静、悲凉;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陆蠡发现的,是生的欢喜,是向往光明的自由的心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方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个片段,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注意规范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