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9384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哲学故事集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故事集锦素材前言有一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变幻莫测使得我们正确的把握世界无所适从,哲学就是帮助我们把握变幻莫测的世界的一把钥匙,哲学要从根本上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运行规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向导,由于要探索整个世界的本源,决定了哲学理论的高度抽象,很多同学对学习哲学望而生畏,缺乏信心,失去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关键是要理解一个问题,哲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处理问题的经验,也汲取了沉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经过人们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人类的智慧,这个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不是空白,而是充满很多传奇和精彩,给我们留下许多动人的

2、故事,这些故事今天读来,仍然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为我们把握世界增添乐趣。从而解决很多同学认为哲学讲的内容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懂,不爱学的问题。基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哲学故事,并就故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进行了简单的解读,同时,搜集了一些有哲理意义的文章,以拓展同学们的阅读范围,现整理成册,目的是希望读者朋友能够通过本书的阅读,激发哲学学习的兴趣,这是一次尝试,效果如何,有待观察,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提出更多的意见,在以后的编辑当中进一步完善。哲学与智慧125用心 爱心 专心苏格拉底的故事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万物的源头哲学家与船夫唯物论疑心生鬼杀龙妙技马尔代夫开水下内阁

3、会议狼孩卡玛拉风景画中的科学之谜机会、学习、宰掉他邹忌比美父子赶驴牧羊童发明了防御网一本书改变一个国家秀才赶考罗森塔尔效应为生命画一片树叶晏子使鲁他家死错了人郑人买履慧能和尚与“本来无一物”邯郸学步余桃啖君国情备忘录 我国的人口问题“鬼洞”之迷人和鱼雁画鬼最易王顾左右而言他洪水中的神父“新和谐公社”为什么失败了唯物辩证法泰姬陵的保护神丢失一枚钉子亡了一个帝国唇 亡 齿 寒围魏救赵车轧颈肿绝缨宴三个火堆治驼背术猫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吃老鼠曲突徙薪皇帝上吊怨得了谁发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渔夫的誓言“三日”吕蒙楚人过河“借钱不还”的故事知足常乐可不是吃老本专修皇冠鲧禹治水拔苗助长楼兰古城之谜用发展的眼光

4、看中国坚持矛盾分析法唐僧行贿“九道门”的追求挤牛奶塞翁失马的故事荒 岛 奇 迹范蠡与文种 林肯的用人之道自报其短小灰驴所犯的错误以愚困智妙计困境即是赐予驴的哲学巧钻关税锁箱捆笼痴人学话土豆和土豆不一样量体裁衣何不炳烛毁坛通路“双目”与“独目”赌饼破家苍蝇“改邪归正”“五子登科”自食其力阿凡提智斗阿訇一路花香“拿破仑领地”的“得而复失”索尼公司的“带头牛”策略小苍蝇与世界冠军养猫还是养鸡眼力原因状态鲶鱼效应断箭桔逾淮为枳生命的价值孟母三迁还俗和尚“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磨杵成针猴子种葡萄田忌参赛选择科学输血的历程认识论奥运会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智力游戏侍女对对联狐狸和葡萄硭硝的药

5、用琵琶成神井底之蛙三人成虎真假儿子歪打正着 卖柑者说平托上校的高明测试和尚和公差一叶障目太空菜上餐桌弱智指挥家舟舟飞翔的蜘蛛猴子磨刀僧朝南海第二块血迹的故事马季下蛋 人生观男孩与鱼信念的价值愚公移山三个砌墙的农民工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哈佛大学的25年跟踪调查写成文字的目标更有威力青蛙实验时代精神的代表 王选经济学家孙治方的坚守一个人的奋斗洪战辉雷锋与比尔盖茨的英雄之争水稻专家 袁隆平日本“奶酪天皇”的奋斗史猎人与狗囚徒困境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出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

6、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出身于雅典,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故事一“苏格拉底的妻子

7、”“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

8、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凤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启示: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家的风趣机智和聪明。哲学就是一门可以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其意为“爱智慧”。在古汉语中“哲”理解为“智慧”“聪明”等。“智人通哲”就是说聪明的人要懂得哲学。故事二 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

9、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不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

10、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使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启示: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

11、”,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12、。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启示:太阳象征善的理念,走出洞穴的人,喻指哲学家,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看到事物本身,看到善的理念,这就是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家。柏拉图充分相信哲学家的能力。哲学家知道什么是真理,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而常人则如那些被缚的囚徒,看见的只是影像,听到的只是回声,他们既已经习惯于此,也就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幻影世界中,这样,他们便跟真理无缘。 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人们从生活的反思中获得智

13、慧。万物的源头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意识,人们总是希望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地球有多大?地球上的万物又是怎样来的?于是,就有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猜想、各种传说:其一,盘古开天: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团混沌,象个很大的鸡蛋,盘古就在其中。盘古越长越大,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伸腿就感到疼痛,于是就挥起大斧,把“蛋壳”劈开。这样宇宙中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经凝固,撑在天地之间的盘古因为过度劳累,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五体变成了五岳名山,须发变成了星星,血液变成了江河

14、,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和甘霖,精液、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其二,上帝造世说圣经上说,上帝耶和华是世界上的造物主。耶和华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个春秋,但感到百无聊赖。有一天,他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天堂,第三天造出了植物,第四天造出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出了走兽飞禽和各种动物,第六天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用泥土造了一个男人,叫亚当,并将亚当放在伊甸园里守着园子。后来,亚当向上帝诉说自己的寂寞,上帝就从亚当身上抽出了一要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后来,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就被贬到地上,遂成为人类的祖先。 启示:随着科学

15、技术的发展,相信盘古开天,上帝造世的人越来越少,既然世界不是某个神秘的精神所创造的,那么这个五彩缤纷,变化不居的万事万物背后,有没有一个持续不变的东西呢?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有没有一个东西统一起来?对世界从何而来的追问,实际上就是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也就是哲学所要探讨的根本问题,如我们中国人讲“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成了世界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是“水是万物的本源”,都是对世界本源的探索。掩耳偷钟春秋末年,晋国有个姓范的贵族,在政治斗争中被别的贵族打败,逃到国外去了。姓范的贵族本来是很富有的。有个人便乘机到范家去偷东西。他偷到一口大钟,背着走不方便,就拿出铁锤,要把钟敲碎。一敲,钟声很响。他又怕被别人听见,连忙把耳朵捂起来。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钟的声音就没有了,别人也就不会听见了。结果,当然还是被别人发现了。这个掩耳偷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