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89246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礼仪文明,第十一讲 祭礼: 慎终追远,一、祭礼概要 二、丧祭 三、四时祭 四、当代祭礼遗存 参考文献: 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 张焕君:制礼作乐 钱玄:三礼通论,一、祭礼概要,礼记祭法云: 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瘗埋於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五色土,泰山封禅,泰山封禅,五岳神位,四海神位,四渎神位,四渎神像和汉武帝泰山无字碑,五镇神位,元大德二

2、年圣诏碑册封五镇,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众事而野死,鲧鄣鸿水而殛死,禹能脩鲧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祭法,杭州岳王庙,成都武侯祠,各地关帝庙:澳门、荆州、西藏,运城关帝庙,嘉义双忠庙,广东云浮抗倭张公庙,孔庙:曲阜-台南,黄帝陵、神农庙,二、丧祭,祭与奠不同。未葬之前称为奠,既葬之后制作木主,始称为祭。 奠

3、有始死奠、小敛奠、大敛奠、祖奠、大遣奠等。士丧礼云:“奠脯醢醴酒,升自阼阶。”郑注云:“鬼神无象,设奠以凭依之。”灵魂已去,唯存尸体,不能代表鬼神,故以此代替,孝子哭拜之时有所凭依。,下葬当天中午举行虞祭,为死者安魂。士有三虞。三虞之后,制作木主,此后即称为祭。首为卒哭祭,此后又有小祥、大祥、禫祭、吉祭等。其特点是丧服变除,随时变服,心中哀情亦随之减轻。,三、四时祭,1、四时祭的确立: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祭义,殷代的

4、祭祀制度极为繁琐复杂,所实行的周祭制度祭祀一轮需要36旬甚至37旬之久,平均长度相当于一年,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祭祀,以至于有时候一日之内竟有多达五次的祭祀活动,非常辛苦。 周人有鉴于此,加以改革简化,依据季节的变换,在四个季节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四孟月,举行庙祭,这就是四时祭。此后,四时祭逐渐成为宗庙祭祀的最主要的形式。后代也称之为家祭。 四时祭的名称,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周礼、诗经、公羊传主之。四时之中,春祠、夏礿(禴)较为简单,祭物也较少,秋季收获,冬日万物皆成,既荐新谷,又可荐牲,故尝祭、烝祭皆为盛典。,2、四时祭的仪式 祭祀前期的筮日、筮尸,斋戒。占卜一般在祭祀之前十日,

5、既得吉期,便须斋戒。斋戒有致斋、散斋之别。 祭祀当日,士大夫要亲自视濯、视杀,凡祭祀所需要的器皿、羊、豕,都要监督,务使洁净。为了显示诚意,国君不仅要亲自督察牺牲的状况,而且祭祀所需的食物、衣物,也要由国君、王后亲力而为,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 正祭之后,便是酳尸,主要由主人、主妇、宾长与尸相互酬酢,一共九次,称为九献。随后开始奏乐,送尸出庙。由内外臣工撤去祭祀使用的种种器物,称之为彻,彻时亦有歌,用来表示虽祭祀结束仍存诚敬之色。祭祀剩余的祭品,分由上佐食、下佐食、宾长共四人分食,称为馂。若是天子诸侯,则先由君与卿食其余,君出庙之后,大夫继而食其余,其后又有士、百官,以示推恩

6、之意。,3、斋戒 祭统云:“散斋七日,致斋三日”,前七日主要安排与祭祀相关的外在事务,而后三日则重在内心意念的纯一。 祭义云:“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论语乡党云:“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朱子注:“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迁坐,易常处也。” 通过在饮食、衣服、居所、交往上的约束,节制嗜欲,集中心神,使举止合乎礼义,精神通于神明。同时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获得一份心灵上的安慰与满足。,4、设尸 凡祭祀立尸,必以所祭者的嫡孙或者同姓之嫡

7、孙为之,所以如此,因为祖、孙昭穆相同,而嫡孙之血统又最为接近。从立尸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待祭祀的态度。孔子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郊特牲云:“尸,神象也;尸,陈也。”鬼神本无踪迹,故须以尸象之,神虽隐邃,尸却昭然可见,正是“如在”之意。白虎通云: 祭所以有尸者,鬼神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升自阼阶,仰视榱桷,俯视几筵,其器存,其人亡,虚无寂寞,思慕哀伤,无所写泄,故坐尸而食之,毁损其馔,欣然若亲之饱,尸醉若神之醉矣。,孝子之心,必因尸而发,杜佑曰:“祭所以有尸者,鬼神无形,因尸以节醉饱,孝子之心也。祝迎尸于门外者,象神从外来也。”鬼神无论是升堂、入室,其形既不可见,其声亦不可闻;烹孰

8、膻芗而荐之,无论做得如何精美,也不知其是否当真来享用,但通过立尸,就使人与鬼神似乎处于同一个空间,可以交流,能够对话,孝敬之心于是也得以体现。而且,古人相信,人一旦死亡,其魂气便散佚,难以聚合,虽行祭祀,但魂气必求其类而依之,无尸则不飨,无主则不依,所以为之立尸立主,俾使神、人同类。 人死之后,未必有知,重要的是活人的心情。中庸云:“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正是此意。,5、四时祭的涵义 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又云:“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礼器云:“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郊特牲亦以郊祭为“所以报本反始也”。 诗经之颂,皆为宗庙祭祀中的赞美诗,歌颂祖先功绩,而

9、配以音乐,使听者知道今日家业来自祖先的胼手砥足、筚路蓝缕,不仅有感恩、珍惜之心,而且能有体谅、宽容之胸怀,不嫌弃,不挑剔,此所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也。,其次,可以培养家族成员的亲切感。祭祖之时,依序列位,遵礼行仪,自会觉出血肉同源,小雅常棣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自有凝聚团结之向心力。如果再加上宗法、丧服,更能理解传统家族的真况味。倘若再加以延伸,由家而国,更与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相吻合,再次,家庙祭祖时,音乐响起,缅怀祖先创业艰辛,家族以往之荣耀,自有一种承先启后、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肯定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注重尊严、道德以及生命价值。,家祭无忘告乃翁,四、当代祭礼遗存,当地祭礼主

10、要以节日的形式存在,同时通过各种大型活动,得以展示。但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与古代社会大为不同。 究其原因,一在于城市化造成的大家族消失,家族的概念越来越淡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祖父母的名字,当然现代城市中的忙碌生活,也是很多人疏于祭祀的一个原因。 其二则是无神论观念的影响。人死之后,既然无知觉,又何必兴师动众,白白忙碌?何况五四以来已经将这些行为批判为封建迷信,又怎能盲目复古,食古不化?,尽管有这样的内部、外部原因,尽管形式内容都有些走样,但每逢节日人们总是想到要祭祀祖先,甚至不顾政府的明令禁止。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亲情的珍视。正是因为人们对死去亲人保持一份始终不渝的感情,他们才更能珍惜

11、眼前生者的感情。人人如此,自然民德归厚。 反之,如果对至亲骨肉的死亡,都不足以构成任何伤痛,甚至“朝死而夕忘之”,其人冷酷可想而知,亲人尚且如此,朋友、同事更有何感情可言,那样的社会未免太可怕,因此礼记云:“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清明戴柳图,圆坟图,清明时节,也是清明,十月一,送寒衣,十月一,送寒衣,中元节:掺入佛教因素的节日,中元节:目连救母,寒食节,寒食节:娱乐化,苏轼寒食节帖:天下第三行书,自我来黄州,己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巳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莱,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祭祖,青岛祭祖供桌祖影,宗亲祭祖,连战漳州祭祖,宋楚瑜湘潭祭祖母、取土,2008年吴伯雄回福建永定思贤村祭祖,祭祖仪式,祭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