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92365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题(三)班级_ 学号_ 姓名_ 得分_(第三章,测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60分)相对原子质量为:N:14 H:1 O:16 C:12 一、选择题(20分)1右图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O氧16.00 A.氧元素原子序数为8 B.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C.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氧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16%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人们往往有意识地补充一些

2、生命必需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吃加碘盐补充碘元素 B.吃富硒康补充硒元素C.吃红桃K补充钾元素 D. 吃牛奶补充钙元素4. 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B+2C+4D+6 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图是6、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2 A.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B.Mg+21个镁离子C.H22个氢原子 D.CuO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7、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8、日常生活中,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装满水的玻璃杯结冰后,杯子破裂 B、饼干久放在空气中会变软 C、衣橱中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D、糖块溶解到水中后总体积变大9、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阿昔洛韦属于化合物 B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C阿昔洛韦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10.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二、填空题:(共40分)11、(1)书写化学式:三氧化硫_,碳酸氢钠 。(2)微量元素“硒”是防癌之王,加硒盐中添加了适量的亚硒酸钠(Na2SeO3)。 硒的元素符号是_。 向亚硒酸钠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有蓝色的亚硒酸铜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原子 (2)三个氮分子 (

5、3)、水 (4)、氯化钙 (5)、两个镁离子 13、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2Ca2+ SO2 2H CaO 2HCl 2Al3+(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 (2)、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原子个数的是 (4)、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5)、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6)、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14现有氧气、碳、铁、二氧化碳、氧化镁、水、高锰酸钾、空气、碳酸氢铵等九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 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_,含有氧分子的是 _,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的是 _,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_ ,含有物

6、质种类最多的是 _。15、有下列两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括号内写出该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在横线上写出原因。(1)食醋、白酒、加碘盐、水;(2)冰、干冰、氧化铁、水银第一组:( ) ;第二组:( ) 。16、请你将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其相应的原理用连线连接。热胀冷缩 a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四溢 b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食物腐败 c发生化学变化,微粒种类发生改变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d微粒之间存在间隙17、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

7、2)实验: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中C、D烧杯)来做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1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中考资源网请回答: a b (1)中考资源网a、b物质均属于 (填物质分类)中考资源网,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2)中考资源网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中考资源网。19、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

8、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不同变化是

9、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 、 。九年级化学单元评估测试卷(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ABCBADADBD二、填空题和计算题(共40分)11(1)SO3 NaHCO3 (2) Se CuSO4+Na2SeO3=Cu SeO3+ Na2 SO4122H 3N2 H2O CaCl2 2Mg2+1314空气 二氧化碳、氧化镁、水 氧气、碳、铁 氧气、空气 高锰酸钾、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空气15(水)水为纯净物,其他为混合物(水银)水银为金属单质,其他为氧化物16d a c b17 (1)浓氨水能是酚酞试液变红,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变红 浓氨水挥发产生了氨气,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生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3)无 B烧杯中的酚酞没有变色,已经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18 (1)混合物 有两种分子(2)分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