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公开课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89069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慢-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扬州慢-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扬州慢-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扬州慢-公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扬州慢-公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慢-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慢-公开课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地处江苏中部,有2500多年的建成史,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美丽风光,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几百年后,到南宋词人姜夔生活的时代,扬州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一起来学习扬州慢。,扬州,2,扬州慢,姜夔,3,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全词。 2.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3.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4,诗歌学习的步骤:,其一、知人论世; 其二、诵读吟咏; 其三、整体把握; 其四、重点

2、词句赏析。,5,一、知人论世,6,作者简介,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政治上困顿、失意,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他多才多艺,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工于书法,精于鉴赏。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等。,7,背景介绍,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

3、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8,关于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姜夔精通音律,“扬州慢”是他自创词调和乐曲之一。扬州慢是词牌,也是题目。 朗诵技巧:语速慢而舒缓。,9,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4、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这段小序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写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其他人的评价,10,黍离之悲 黍离:诗经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志哀。后世即用“黍离之悲”来表亡国之痛。,11,二、诵读吟咏,12,听朗诵,正字音,初霁 戍角悲吟 戊戌变法 戎马 怆然 自度此曲,黍离之悲 解鞍 少驻 荠麦 都在空城 豆蔻,j sh w x rng chung du,sh ji sho j du ku,13,朗诵,1、感情基调:黍离之悲。

5、2、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注意停顿。 3、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14,三、整体把握,15,小组讨论,1、上阙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 2、下阙中那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 3、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16,1、上阙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空城。 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可以看出。,17,2、下阙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 “惊”字,表现出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6、 作者借杜郎之口抒自己感时伤世之情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厌言兵”的是“废池乔木(树尤如此,人何以堪?),凄冷无声的是“月”(借月之凄清,无声言人之悲切伤感)。,18,3、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名都”。 除此之外还有“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 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繁华热闹。这些景象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19,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 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

7、如。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20,思考:造成昔盛今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自胡马窥江去后” 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21,四、重点词句赏析,2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首先,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 其次,抓重点意象“月”,转寄情思,抒发感慨。 月亮

8、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 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2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24,“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废弛乔木”运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

9、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2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 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26,课堂小结,词的上片记行写景,抓住“空城”等典型景物,渲染凄凉气氛;下片化用杜牧诗句,处处设想,今昔对比,抒写黍离之悲。,27,齐声朗诵本词 注意把握黍离之悲,28,作业,1、背诵全词 2、发挥想象把本词改写成一篇300字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