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物流信息技术》名词配伍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2)

上传人:电****全 文档编号:14788952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专科《物流信息技术》名词配伍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专科《物流信息技术》名词配伍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专科《物流信息技术》名词配伍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电大专科物流信息技术名词配伍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22)盗传必究名词配伍题一: 1.( A )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以一种合理的方法组织起来的,与公司或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数据可以为公司或组织的各级经过授权的人员或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权限所共享。 2.( B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3.( C )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

2、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4.( E )是通过对共用数据的采集,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共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如通过共用安全数据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支撑。 5.( D )是指主要依据调查研究,采用少量数据和直观材料,预测人员再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对预测对象做出预测。该方法主要用于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性质、发展

3、趋势和发展转折点进行预测,适合缺乏充分数据的预测场合。 A数据库 B射频识别 C电子数据交换 D定性预测方法E共用物流信息平台题二: 1.(E)是按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活动过程。 2.(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3.(A)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

4、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4.(C)是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连接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 5.(B)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A电子数据交换 B决策支持系统(DSS) C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 D射频识别E物流标准化题三:1.( C)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2.( B)即全球定位系统,它是利用由导航卫星构成的

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时和测距。3.( A)主要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运输计划、运输工具、运送人员及运输过程的跟踪、调度指挥等管理业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入机系统。4.( E)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主要是扫描器),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称、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实现前台销售业务的自动化,对商品交易进行实时服务和管理,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后台,通过后台计算机系统( MIS)的计算、分析与汇总等掌握商品销售的各项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分析经营成果、制定经营方针提供依据,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5.( D)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

6、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系统设计方案转换为可执行的系统。 A运输管理系统 BGPS C物流信息 D系统实施E前台POS系统题四:1.( C )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其核心内容是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开发,它借鉴了传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以求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 A )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组成的编码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 3( E )是用来管理仓库内部的人员、库存、工作时间、订单和设备的软件实施工具。这里所称的“仓库”,包括生产和供应领域中各种类型的储存仓库和配送中心。 4.( B )是指通过自

7、动读取设备(主要是扫描器),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称、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实现前台销售业务的自动化,对商品交易进行实时服务和管理,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后台,通过后台计算机系统( MIS)的计算、分析与汇总等掌握商品销售的各项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分析经营成果、制定经营方针提供依据,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5.( D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A条码 B前台POS系统 C软件工程 D决策支持系统( DDS) E仓储管理系统(WMS)题五:1

8、.( B )是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连接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2.( D )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系统设计方案转换为可执行的系统。3.( A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4.( E )是依据必要的统计资料,借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和性质进行定量测算等方法的总称。5.( C )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A决策支持系统(DDS) B电子自动订货系统(或E

9、OS) C物流信息 D系统实施E定量预测方法题六:1(C)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以一种合理的方法组织起来的,与公司或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数据可以为公司或组织的各级经过授权的人员或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权限所共享。2(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3(A)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

10、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4(B)也称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通过对共用数据的采集,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共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如通过共用安全数据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支撑。5(E)是指主要依据调查研究,采用少量数据和直观材料,预测人员再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对预测对象做出预测。该方法主要用于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性质、发展趋势和发展转折点进行预测,适合缺乏充分数据的预测场合。A电子数据交换 B共用物流信息平台 C.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D射频识别 E定性预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