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89020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小学信息技术遨游因特网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遨游因特网 说课教师: 年级:五年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 的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 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 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 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 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 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

2、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 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 教学模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 信息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 定有用的信息。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 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 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

3、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 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 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 Internet查询、 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

4、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 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 模式, 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学生 为中心, 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的主 . . 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 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容,

5、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 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 主动地去获取、 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 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任务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 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非常得美! 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 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

6、引擎”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 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门户中才有,比如有名的: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 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 浏览 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 两种: 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 题(某一类别) 查找信息, 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

7、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 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搜索引擎,如百度:.baidu.om;谷歌: .google. ;中 文雅虎: ;等一些相关。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 关键词搜索。还可以请同学们进入搜狐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这里搜索信息(他们可以 通过上的搜索帮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 (4)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 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容,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类检索的区别之处,个别学生操作演示给大家

8、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 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沟的资料等等。 (5)归纳总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只有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查询的 方法, 才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通过访问不同的,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 的容,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么办呢? 2、任务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容保存到下表。 九寨胜景 九寨文化 九寨物产 九寨气候 九寨动物 九寨线路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 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

9、制”命令,再打开word 新建一个文档,将 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 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 文档中去, 再保存 word 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 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 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大量新的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 .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式一份调查报告,以 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展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 力,这也是与语文学

10、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 提升。 (5)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 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 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 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 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

11、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 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3、分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一方面我在提供的课件中的辅导区里明确分类,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 选择不同层次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 任务。 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学习过,因此本节 课,教师讲解少, 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 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评价总结,再次深入展开,周而复始 最后用 12 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

12、回顾本节容,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并对学生 在网络中产生的新问题到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 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 习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 我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协调学生与教 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遨游因特网教案 . . 一、教学理念: 探索与实践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途径。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 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以生动的容,有趣的任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

13、在探索中 发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使用;上网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省西北部阿坝州境,有一个以“童话世界”、 “人间天堂”而著称的地方,因 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并以湖泊、瀑布群和滩流享誉世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 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300 多种、鸟类140 多种。这是什么地方呢?请看 播放有关九寨沟的视频 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过关于九寨沟的介绍,那你对 “人间天

14、堂” 九寨沟有哪些了 解呢?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九寨沟的?你还想了解九寨沟的哪些信息? (让学生说说,教师及时评价) (二) 、提供机会,经历过程 1、浏览“九寨沟”网 (1) 、引入浏览器 师: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日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难以计量 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 乘上网络的快车,利用因特网来遨游九寨沟,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网络就是一个世界,不过这是个虚拟的世界,想要看这个虚拟世界的信息,咱们还得请 个帮手,谁呢?(出示浏览图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它还有个外号叫“探路者”,能在 网络世界中

15、帮我们探路、浏览信息。接下来,它将和我们一起去浏览“九寨沟”网,更多的 去了解我们美丽的九寨沟。 那么, 同学们, 你们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它?用什么办法启动它呢?请大家试一试,再说一 说。 (学生试找;三处:桌面上、任务栏上、程序菜单中,学生尝试并交流,可以请一至两 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 师:启动浏览器的方法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就选哪一种。 (2) 、认识浏览器 师:请大家观察浏览器的窗口,这个窗口和我们以往看到的窗口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请一名学生描述浏览器窗口的组成部分。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按钮、地址栏、状态栏) (3) 、认识地址栏及其作用 师:因特网就是一条信息高速公

16、路,浏览器就是出租车,乘上出租车, 你应该告诉司机什么 呢? . . 生:要去的目的地。 师:那你现在要告诉浏览器什么? 生:要访问的网址。 不同的有不同的网址,网址就是在地址栏中输入。 如:九寨沟: .jiuzhai. 百度网: .baidu. 教师演示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请学生注意看标题栏、正文区、状态栏的状况,并请学生说一说。 出示“九寨沟”网址请大家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尝试输入九寨沟的网址,进入主页。 (4) 、学生操作 组织反馈,请一位同学进行广播演示,边演示边说说自己的方法。 关注差异:刚才还没成功的同学可以自己再试一遍,已经成功的同学可以去帮助他们。 2、了解主页、认识和它的作用。 (1) 、了解主页:现在我们打开了“九寨沟”的第一个网页,既然是这是第一个网页,那么 就叫作首页,或是主页。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最想了解哪些信息的详细容呢?要 进一步了解这些信息,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请大家尝试一下。 (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 、了解: 老师看到同学们在网页上移动鼠标,发现没有,鼠标箭头移到某些地方是否变 形状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