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7888161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考点0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习)(原卷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讲练测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分项解析逐一击破考点03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练)(一)热身练一、【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有更高水平的突破。不少作品,有生活,却无新意;忠实于写实,却呆板没有灵气;会讲故事,却不会提炼意义;即使能够读下去,却很难再回味。对这些作者来说,有了生活积累却不一定会有好作品。缺乏足够的思想储备,即使是

2、专业作家“身入”到生活中,由于未能“心入”,同样会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难有大的突破。当下文坛思想的贫乏,已成为不断滋长的倾向。文学对思想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过去的文学政治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警觉。政治过多地干涉文学固然有问题,但过度“去政治化”以致疏离思想性,就又酿成新的恶果。在一些人眼中,这个时代一切服从并依赖经济,对思想的需要已不那么迫切了。的确,在一个社会冲突缓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深挖社会题材的文学丧失了新奇感和震撼力,因而易于“弃思”而趋向技术性、娱乐性。社会生活的安宁、温馨、闲适也促使人们转向注重文学的娱乐功能和“玩技巧”。但文学的“过度娱乐”,会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

3、健康。文学的思想性是与作家的生命情感体验、艺术直觉以及作品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肯定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作家的思想秘密就隐藏在“怎么写”、“写什么”的艺术话语中。愈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愈高,而且,在这种融合中,其思想性的生命力往往占据更突出的地位。仅就审美感觉的细腻、文笔的优美、生活积累的厚实、学问的专精等而言,现代作家中与鲁迅相当甚至超过者不乏其人,但却无法与鲁迅媲美,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无人比肩。要在变幻的生活流中做出深层艺术真实的发现,更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

4、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背朝天”式的写作,往往局限于思维或材料的自身,难以超拔而出,给人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神震撼和思想提升。回头看,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新时期文学;向前看,新世纪文学的辉煌同样离不开思想的支撑。对作家来说,生活的“黄土”永远是文学的源泉,但必须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才有可能产生“天高地厚”的文学经典。每一次对生活的新发现,每一次艺术上的新突破,都以思想上的突破为先导。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摘编自江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如果有生活的丰厚积累,就不会再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B对曾经的

5、文学政治化的反感,是导致当下文学创作思想贫乏的唯一原因。C作家想要让自己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就必须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D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只要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就会产生伟大文学经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摆问题、析原因、树观点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史上创作的反思。C文章将现代作家的创作与鲁迅作品进行对比,论证了思想性之于文学的重要。D文章在上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生活永远是文学的源泉”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的文学创作者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

6、缺乏的是思想深刻的文学大师。B当下文学创作的“过度娱乐”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安适相背离。C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写作同样具有精神震撼。D思想上的解放让每位作家对生活都会有新发现,且在艺术上会有新突破。二、【2019广东省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7、”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8、”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

9、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

10、,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C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D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C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D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吉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6根据原文内容,下

11、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B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C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D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三、【2020甘肃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代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支撑。与真人影视作品的拍摄多选择现实题材不同,动画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更倾向于历史故事,古代神话传说及玄幻类题材。在这一点上,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12、,为中国的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和源泉。丰富的题材为中国的动画片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让中国的动画片创作有根、有源,更是中国动画片独特的艺术表达呈现。除了以丰富的神话、历史传说作为创作背景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也赋予了当代动画片独特的品质。“仁、义、礼、智、信”“家国情怀”“侠义精神”等,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动画人而言,通过动画片达到寓教于乐、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既是创作目的,更是责任所在。在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中,精彩的故事与丰厚的精神内涵彼此促进、相辅相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中国动画内在精神的张力,凸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令其在对外传播中占有一

13、席之地。作为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动画作品,其故事讲述方式也吸纳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叙述特征,即“团圆之趣”。“团国之趣”的叙事手法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强调故事结局的突转,让故事自始至终形成张力,并最终实现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另一个是故事结束之后能够产生韵味无穷的审关效果,让观众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中国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在故事结构上就借鉴了这种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如白蛇缘起中许宣救了蛇妖小白并爱上小白,历尽磨难与小白走到一起,但最终为救小白而牺牲自己。全片结尾时,五百年后小白再次遇上新一世的许宣,获得了重续前缘的机会,也开启了观众新的想象空间。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味,让动画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

14、。中国特有的丰富的绘画艺术,又赋予中国动画创作特有的形式之美。动画作品的创作基础是绘画,特别是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水墨画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海美影厂就开始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制作动画片,从第一部水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到之后的牧笛鹿铃等,水墨动画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同行的认可,开创了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期。与西方油画不同,中国水墨画更注重笔法,与书法同源,表现形式多样,注重神似,凸显“象外之志”。这些特点都是目前欧美动画无法复制和超越的。当前,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的低潮期。纵向看,今天的动画作品,其创作规模要远达大于过去的中国动画作品,但是

15、,其影响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却逊于中国同期的水墨动画作品;横向而言,当今的动画产业相对于国内的真人影视剧市场规模较小,相较于日、美等国家的作品,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从中国动画对外传播的经验来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作品,只有与传统文化形成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的关系,才能获得稳定和挣续的发展。传统文化不仅给中国的动画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赋予其魂与形。因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中国学派”的内涵,提升影响力,既是为中国动画谋划发展思路的基础,更是新时代中国动画人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摘编自王贤波试论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动画作品传播的影响力)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让中国的动画片创作有根有源,也是中国动画片独特的艺术表达呈现。B动画片白蛇缘起在题材选择和故事讲述方式上,吸纳了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C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中国动画片的“魂”,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是中国动画片的“形”。D当今中国动画作品市场规模小于国内真人影视剧市场,使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降低。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当前中国动画产业进入低潮的现状,就动画片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文章闸述了中国动画在对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动画凸显的民族文化因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