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788343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教学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单元综述:本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议论文,从先秦时期的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贾谊以及唐代的韩愈,时间跨度千年,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延续和写照,也是古人认为的“正统”,诗歌、游记非正统。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蓬勃发展,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差不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主要思想流派悉数登场,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并对整个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当属儒家,儒家三大思

2、想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问题,孔子与弟子的谈论及弟子之间的谈论闪烁着智慧,孔子主张礼乐教化,反对武力征伐。论语似仁者谆谆告诫,而孟子是侃侃而谈,孟子生活的时代,兵家纷争,整个天下熙熙攘攘,所有的国君都希望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他们关心的是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力,所以尽管孟子擅长从小事开始借题发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是这个梁惠王,对臣子说喜欢听点通俗音乐,结果孟子听了,马上跑去问有这么回事吗,梁王脸色都变了,不好意思地承认了,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再说到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道理。尽管将国君讲得一愣一愣的,但最终,说句“善”以后,就“

3、遣之”,他对国君的游说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华美的理想终究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战国末期“礼崩乐坏”,荀子主张要王道礼义教化,同时也认为完全有必要采用刑罚,荀子主张“性恶”,他的思想导致韩非李斯以严刑酷法治国,后人在提及“孔孟”时将荀子遗落在一边了。汉代,中央集权统治初步建立,众多的文人开始感受到统治者的政治威压,文人被规定了唯一的进阶途径,纵横家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贾谊、晁错这样才华横溢的政治家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长沙国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异姓(非刘氏)王国,国王是吴著,贾谊当长沙王太傅,事情不多,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

4、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政治生命也等于完结,直至33岁忧伤而死。韩愈也与柳宗元一道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反对魏晋以来奢靡铺排的文风,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师说就体现了这一艺术追求。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导入: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王道”即“施行仁政”。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

5、也。(板书)、孟子和他的散文:(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如民贵君轻)、“仁政”,其论断还有“性善论”。(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一。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富有雄辩家的气势;善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句式,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课件检查预习。可以在早读课放

6、录音。给加粗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说明: 弃甲曳()兵涂()有饿莩() 鸡豚()狗彘()之畜()数()罟()不入洿()池 无()失其时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 )之义 (9)养生丧( )死(10)然而不王( )者答案:yt,涂,通假字,同“途”;piotn,zh,xc,g, ww 无,通假字,同“毋”xingbn颁,通假字,同“斑”t (9)sng (10)wng三、教师范读课文(或音频朗诵),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1、整体感知: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7、有哪些?略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见课件)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民不加多”的提问。第二部分(第24节)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57节)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2、讲读第一段:方式:先齐读,指导朗读,学生质疑,师生合作探讨。课文词句要点备注: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寡

8、人之于国也: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于,对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463页说,这样的情况是介词“之”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所构成的词组再作句子的主语。如果不作任何停顿,应该是这样的:“寡人于国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的”,后者指代“河东的”。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政,治理;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这样。者:语气助词,表达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 教师设疑,理清思路:怎样读“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加重语气,突出表现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

9、心理。“劳”表现在哪里?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无功”表现在哪里?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4)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乱世的痕迹?(补充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池,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

10、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增殖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公元前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画出“三国形势图”,表明魏、秦、齐的位置,指出河内、河东之所在。公元前 年,梁惠王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乱世痕迹:“王好战,请以战喻”,“兵”,“走”4、讲读2-4段:课文词句要点备注:王好战,请以战喻:以,用。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又如“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和“公将鼓之”。弃甲曳兵而走:而,连词,表修饰。 句式

11、: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后者是判断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教师设疑,明确思路:“王之好站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分析孟子说理艺术。明确:设喻说理: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实质都是虐民暴政而且还不自知。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另:请君入瓮的辩论技巧,同公输,“义不杀少而杀众”、“必为有窃疾矣”。难点:设喻说理和类比论证。成语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