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47880930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校版 精品文档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1 天高云阔,繁花似锦,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 40年前,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路开路。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40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

2、市范例的崇高使命,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将始终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性机遇,努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高质量发展成为最强音 伶仃洋畔,16.2公里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一侧是鸥鹭翔集、花团锦簇的红树林和海滨公园,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另一侧是深圳湾超级总部、深圳高新区、后海湾总部基地等城市经济发展的颗颗“明珠”,串起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带”。 “在城市中心区能抬头见蓝天、低头见碧海,真棒。”32岁的胡悦来深圳工作快8个月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出行便捷,这就是高质量

3、的都市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15年前,深圳在国内首次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城市守住974平方公里的绿地;过去10年间,深圳先后9次修订产业导向目录,主动淘汰数万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成为国内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万元GDP水耗、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大城市。 不断换挡提速,转型升级,深圳40年来始终坚信,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解决土地、能源、人口、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等难题的必然选择。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2 经济特区给了我新生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处处是工地,村民们跑运输、做加工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夏日炎炎,海风阵阵。

4、深圳罗湖区渔民村,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我们的采访从这里开始。 “要是没有改革开放,你看到的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泥塘呢!”见到渔民村的老渔民邓锦辉,是在村里古色古香的“渔人码头”文化室,他正和五六位老人悠闲地喝茶、读报、看书。“现在村里年年有分红、家家有产业,大家在物质小康之后,都在追求精神小康了。”说起文化室,担任渔民村居委会副主任的邓锦辉颇为自豪。 走出文化室,漫步于0.25平方公里的渔民村,记者找不到一点小渔村的感觉。鳞次栉比的小高楼、清洁宽阔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昔日荒僻的小渔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村”。 62岁的邓锦辉肤色黝黑、身体结实,看着显年轻,“你以为我有多老?我比特区

5、的岁数大不了多少!”他哈哈大笑。 说话间,邓锦辉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渔民村社区的家中,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宽敞舒适,各种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记者试图寻找一些渔民生活的痕迹,一无所获。“现在除了周末钓钓鱼,生活里几乎没有渔民的影子了。”邓锦辉说。 邓锦辉搬过多次家。他回忆道:“每搬一次家,生活都是一次大变样。” 改革开放前,邓锦辉与大多数普通村民一样,住的是土墙瓦房,过着海上漂泊的日子。“出一次海至少半个月,吃住都在船上。”邓锦辉告诉记者,那时的他总想,这大概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生活了。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渔民村的春天来了。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处处是工地,村民们也从中觅得商机,渔民村迅速组建起自己

6、的船队和车队搞运输。“现在的深圳国贸大厦、罗湖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砖瓦、沙石都是我们运过去的,我们是一天天看着深圳长高。”邓锦辉骄傲地说。 虽然是简单的建筑材料运输,但市场供不应求。依靠自己的船队,村民们从中山运砖头来深圳卖,一船能装两万多块砖,能挣几千元。 “那时候,经常要干到凌晨2点甚至通宵,大家抢着干活,不把当天任务完成没人下班。”邓锦辉说,他的妻子在村里珠宝厂上班,把一个个小珠子小亮片穿起来,做成装饰品运到香港卖。“虽然苦点累点,但两口子一起努力,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跑运输、做加工20世纪80年代初,邓锦辉夫妻二人年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著名的“万元户村”。

7、次年,村里统一盖起30多幢二层小洋楼,邓锦辉家也分到了一幢。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样样都有,地板是大理石的,水绿水绿的。我最喜欢的是那台大音响,可以唱卡拉OK,当时村里好多人都跑到我家来唱歌。”邓锦辉觉得,那是祖祖辈辈都没过上的好日子。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1985年,村里集资建成了7层高的工业大楼,制衣厂、表带厂相继入驻;1992年,村集体成立深圳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村民人人可以获得分红;2004年,旧村改造完成,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取代了老旧的“握手楼”和“拥抱楼”,邓锦辉搬进了现在的房子中。 对渔民村村民来说,2012年12月8日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渔民村。“在习

8、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渔民村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邓锦辉说,近几年,村里重新装修了430平方米的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让村民老有所养,还成立了粤剧队,开展邻里节、渔乐节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里人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总书记能再来渔民村,看看今天村里的新变化。” “经济发展了,我们几个居委会干部一合计,想丰富一下村民的文化生活,就办了个渔乐节。”邓锦辉说,渔乐节一次大概两小时,跳舞、唱歌等节目都由村民们自己出,大家都想露一手,在一起排练、演出其乐融融。 “渔村一派时尚景象,绿荫通幽处,小区人气旺,举村喜气扬,赞扬改革开放”渔丰实业公司一间办公室里,传出这样一首悠扬的粤语小调,这首小

9、调就是几位村民为今年渔乐节准备的。如今的渔民村,村集体资产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800万元增长到4.8亿元。“渔民村正计划对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进行全方位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贡献。”邓锦辉说。 “海上飘零”“翻身解放”“春到渔村”蜿蜒350多米的渔民村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精美的青铜浮雕记录了今昔变迁。从渔民村向西北方望去,京基100大厦等许多深圳标志性建筑耸入云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3 40年前,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值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

10、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回首四十年来的征程,时光飞逝,风云激荡,光阴荏苒,许多场景远去而模糊,催人奋进的精神却历久弥新。 到底是哪些精神力量,引领你千里迢迢选择深圳,从你在踏上深圳的那一刻,就有了深深的共鸣,支持着你披荆斩棘、百折不挠选择坚守?一个人,从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一座城,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市。四十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下催人奋进的观念,铸成这座城市的阳光气质。勇立改革潮头的深圳经济特区,忘不了“三天一层楼”的崛起速度,深圳人也忘不了在“深圳时间”里的拼搏身影和光辉岁月。 “敢为天下先”。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市场化运作,与港

11、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除了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这样的“第一次”在深圳还有很多,如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没有深圳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就不会有如今的“深圳奇迹”。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喊出的众多口号中,作为“深圳速度”的前奏,该句最为人所熟知。1981年底,这句口号被竖立在了蛇口工业区门口。1982年11月22日,该句口号出现在深圳特区报头版,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冲出深圳,走向全国。四十年来,深圳人拼搏进取,锐气如初,吸引了着众多人才纷至沓来,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深

12、圳是一座慢不下来的城市,走在深圳街头,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实写照。 “来了就是深圳人”。2010年,为纪念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报业集团启动“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来了就是深圳人”因其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成为深圳人感触最深的一句口号。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这些年来,深圳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深圳市民福祉日益增进。在深圳,都市生活便利舒适、环境整洁美丽、“办事不求人”、有多大努力就有多大回报每次想离开,每次却又离不开。 宏大的社会

13、变革往往发端于社会基层,最深邃的哲理往往是最直白的语言。时间为生命所承载,塑造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品格,也指引着后来者不断地创造“深圳奇迹”。岁月变迁,深圳敢为天下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我们要不断用新观念引领旧观念,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4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深圳打造资金、平台、保险、服务“四位一体”的“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神舟创新是一家专门从事电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经

14、理史俞馨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海外市场逆势飘红,来自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金额已超过6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了近10倍。 近年来,深圳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通过不断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越来越透明的政府行政服务管理,不断扩大国际交往范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如今,智利车厘子远渡重洋抵达蛇口码头,10分钟就可完成卸货直接运达深圳前海水果堆场,继而配送全国各地;销往海外的电子产品,从保税港区出区,搭乘中欧班列便可直达满洲里口岸出口至俄罗斯;前海创业梦工厂,已累计为港澳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00

15、0个。 共建共治共享为人民谋幸福 盛夏的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清澈的河面上,白鹭惊起水花朵朵。这里曾是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看着茅洲河一天天变清,心里真的特别美。”67岁的深圳市民蔡桂森说。 近年来,深圳投资上千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十大城市之一,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始终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在环境、教育、医疗等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上持续发力,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2019年,深圳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3013亿元,超过财政收入的80%。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仅增长2.4%,而全市本级教育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8.2%、23.1%。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个人感悟5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1979年,小渔村深圳获批立市,1980年8月26日,又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