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870251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2,背 景,目 标,主 要 过 程,经 验,3,1.1997,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商掀起一股狂抛泰铢风潮,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继陷入金融危机,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2.香港股票及资产市场的泡沫,已到达最后的惊人的疯狂程度。 3.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当时称索罗斯为“潜伏在金融市场中的狠毒野兽”,背 景,3,4,4,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华尔街媒体,5,5,战役发起方,1.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 2.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 3.华尔街(某些)媒体,6,6,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观对冲 基金之一,与索罗斯量子基金可谓 并驾齐驱。老虎

2、基金的创办人朱利 安罗伯逊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1980年5月创办老虎基金,专注于 “全球性投资”。在渡过10年的蛰 伏期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虎 基金开始创下惊人业绩朱利安 准确地预测到柏林墙倒塌后德国股 市将进入牛市,同时沽空泡沫达到 顶点的日本股市。在1992年后,他 又预见到全球债券市场的灾难,使 老虎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增大,从1980年起家时的800万美元,迅速发展到1991年的10亿美元、1996年的70亿美元,直到1998年中鼎盛期的200亿美元。,7,7,战役防守方,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A.香港特区政府1997年7月1日开始辖管的

3、全区产值是12295亿港元。 B.1997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有“外汇热钱”648.5亿美元,比2007年的1362亿美元少713.5亿美元。 C.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的各项收入总额达到2082.6亿港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8,目 标,索罗斯攻击的目标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是指港元与美元挂钩,实行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固定汇率制,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 在联系汇率制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如下: 当港元资产需求减少,港元汇率减弱至兑换保证汇率时,香港金管局变会向发钞银行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收缩,利率因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维持汇率稳定。 当港元资产需求增加

4、,港元汇率转强,发钞银行向香港金管局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扩张,利率因而下降,从而遏制资金继续流入。 总之,利率保持稳定,汇率有可能出现变动。,9,主 要 过 程,时间:1997年10月1998年9月 事件:港府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进行了4次交锋 手法:投机者狙击香港的手法主要是在汇市、股市以及恒指期货三个市场同时入手,并利用媒体散播谣言,造成市场心理恐慌,以达到冲击市场,牟取暴利的目的。 结果:前三次,港府被动应战,香港经济陷入衰退。 第四次,港府正面与国家炒家交锋,赢得了香港保卫战的胜利。,10,10,11,11,舆论准备,1.华尔街对冲基金“战无不胜”。2.经济制度、宏观制度存在的问

5、题3.中国香港特区必然成为国际炒家的 “提款机”。,12,12,前期对抗,在前三次的交锋中,国际炒家先在拆借市场上借入港币,兑换美元,抛售港币,迫使拉高利率,利率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 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指数下跌,恒指期货价格下跌加速股票市场下跌;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13,对冲基金的投机策略,两个市场同时进行:,14,15,15,“一虚一实”两条战线,1.“虚”的一条战线,即港元金融战役的战略佯攻 (1)利用日元疲软大肆散播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 (2)对港币进行表面的进攻 2.“实”的一条战线,即港元金

6、融战役的战略主攻方向 (1)港股 (2)“恒生指数期货”,16,16,一.下战书 1998年8月5日,索罗斯基金(即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等对香港发动总攻。大战来临前5个小时,索罗斯的代表在接受CNN采访时,志得意满地宣称“港府必败”,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喜剧色彩的历史时刻,也是金融战役史上最精彩的,也是罕见的一次纯市场操作的“生死争夺战”。,决战阶段,17,二.爆发,8月初,美国股市回落,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国家炒家对香港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狙击。 8月5日,金融炒家联手狙击港元,去年10月以来规模最大的港币狙击战由此爆发。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操控沽售港元的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见的,他们按时序先在

7、纽约造市,接着在悉尼、香港、伦敦继续沽售港元,24小时不停地操作和加压。,17,18,三.反击,1.香港金管局一反过去被动的做法,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吸纳港币(储备兑换为港币之后仍然回流到银行体系,使港币资金未被抽紧,避免了利率急升的危机。) 2.8月14日起,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进蓝筹股票和期票,13天内把恒生指数逐步推至接近8000点水平,耗资达1000亿港元。 3.出台限制卖空等7项举措,巩固成果。,19,20,决战的特点,1、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对外汇市场不直接干预变动动用外汇储备直接入市干预。 2、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由专守汇率、不干预股市变为动用外汇基金大量买入股票为股市托盘。 3、在最后的决战中,香港金融当局不但作为市场参与方介入股市、汇市,而且通过改变游戏规则,主动出击打击国际炒家。,21,经 验,1.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泡沫经济的发生。 2.实行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警惕国际游资(hot money)的袭击,参与国际一体化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必须正确协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4.各国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