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62120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二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ks5u高二会考复习:力,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第一章 力节次知识点能力要求备注了解理解掌握一、力1、力的概念二、重力、万有引力2、重力的概念、重心G =mg3、万有引力的基本概念三、弹力4、弹力的概念、胡克定律定性了解四、摩擦力5、静摩擦力的概念6、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动摩擦因数7、简单受力情况的受力分析四个共点力以内五、力的合成8、矢量和标量9、合力与分力、共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六、力的分解10、力的分解方法七、力矩11、力臂、力矩的概念12、力矩的计算 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节次知识点能力要求备注

2、了解 理解掌握一、机械运动1、 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 2、 平动和转动二、质点 位移和路程3、 质点的概念4、 位移和路程三、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5、 速度和速率6、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四、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五、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9、 平均速度10、瞬时速度学生实验1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六、匀变速直线运动12、匀变速直线运动13、加速度的概念七、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14、速度公式15、速度图象不要求用v-t图象讨论问题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6、位移公式17、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学生实验18、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3、九、自由落体19、自由落体20、重力加速度十、曲线运动2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节次知识点能力要求备注了解理解掌握一、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惯性的概念二、运动状态的改变3、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三、牛顿第二定律5、 牛顿第二定律6、 力的平衡五、牛顿第三定律7、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8、 牛顿第三定律六、力学单位制9、力学范围内的国际单位制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一)10、 知力求运动11、已知运动求力 例题1001030t/sv(m/s) 1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以水平拉力使它开始沿直线运动,在10S未

4、将拉力撤去,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拉力F =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U= (g取10M/S2) 分析:由图象看出物体在前10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20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图象可求出10S加速度a1=1m/s2,后20S的加速度a1=-0.5m/s2。 前10S内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后20S内只受摩擦力作用。 解:F-f=ma1 (1) -f=ma2 (2) 由(1)(2)得 F=m(a1-a2) =2(1+0 .5)=3N f=-ma2=-2(-0.5)=1N f=UN=Umg U= = = 0.05 2一辆汽车在山坡顶部以8m/s的速度行驶,下坡时作匀加速

5、直线运动,到达山坡底部时速度达到12m/s,用时50S。求山坡的长度。2 分析:这道题是求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初速度V0,末Vt,行驶时间t都是已知的,应用位移公式S= V0t+at2,Vt2 V022as都可以求得山坡长度 解: a= S=V0t+ =850+0.08502 =500m 3如图所示,重为20牛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斜面光滑,与物体相连的弹簧倔强系数为250牛/米,求弹簧的伸长量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370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静止,受到重力G、弹力N和弹簧的拉力T,把重力沿斜面的方向和平行斜面的方向分解,两个分力G2和G1分别与N和T组成两对平衡力,利用N=G2及T

6、=G1便可求出N和T,再利用T=KX,可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解: T = mgsin370 = KX X= =4.8 10-2m N=mgcos370=20牛=16牛 4一质量为M的,倾角为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周面桌面上,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一物块,质量为m ,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拉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此水平力的大小是多少?分析:只有物块与楔形木块一起以相同的水平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才能保持相对于斜面静止。解: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斜面支持力N。物块的加速度a水平向左。根据牛顿定律,由图中可

7、知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mg tg。所以mg tg= ma所以a=g tg再与楔形木块和物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它们受力为:重力(M+m)g,向下;支持力N1,向上;水平向左的推力F;滑动摩擦力f,根据牛顿定律得: N1= (M+m)g F-f = (M+m)a 又f=N1 = (M+m)g 所以 F- (M+m)g = (M+m)tgF =(M+m)g +(M+m)tg5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M、N两点,M、N两点尖的距离为S,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所能经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分析:以质量为m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8、,物体受重力mg和两根绳拉力T的作用,由于两根绳对称配置拉力大小相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解: 设两绳间的夹角为2,则由图的受力分析得 2Tcos= mg设绳的长度为L,由图中的几何条件得:cos=;由以上两个方程解得:L=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u,在与水平方向成Q角的拉力F作用下,木块静止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F A、FcosQ B、O C、U(mg-FsinQ) D、mg-FsinQO|OAA|BABA| 2、用一根细绳沿水平方向把悬挂在B点的电灯拉到实线A,细绳一端固定在墙上0点,此时细绳的拉力为 T1,电

9、线BA对灯的拉力为T2,如果把电灯拉至图中虚线位置A,水平细绳一端固定点在O点,则T1和T2的大小变化是: A、T1、T2都增大 B、T1、T2都减小 C、T1增大、T2增少 D、T1减少,T2增大 3、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重量为G的木制斜面,斜面上放一物体A,斜面和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斜面受力情况,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MAN1f1N1N2f2Gf1N1N2f2G f1f2GN2 AN1GCN1N2f1GDB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率大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5、某个作匀加

10、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速度由O增大到V,位移为S1,当它的速度由V增大到2V,位移为S2,则:A、S1:S2=1:2 B、S1:S2=1:3C、S1:S2=1:4 D、S1:S2=2:3 6、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前半段与后半段所需的时间之比为:A、2:1 B、3:1C、1: D、1:-1 7、如图所示的均匀杆AB长1m,可绕O点转动。在力F和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重力的力臂为 m,拉力F的力臂为 m 8、汽车甲作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0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6.0m/s,F0BA300则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m/s。汽车乙也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11、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0m/s,则乙车在这段路段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9、一木块沿倾角为的斜面匀加速下滑,测得其加速度为 a,则木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u等于: tg B、Sin C、tg-a/(gCos) D、Sin-a/g 10、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一与水300平方向成300大小为20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11、如图,小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时,有一物体恰能沿着直壁以加速度2a匀加速下滑,则物体与车壁间滑动摩擦系数为多少?a2a 答案: 1、A 2、A 3、D 4、B 5、B 6、D 7、0.25, 0.866 8、7.5m/s 、4.2m/s 9、C 10、解:F = 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