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6210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一块奶酪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1 *一块奶酪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情节丰富、 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 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 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 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 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对蚂蚁队长的语言、 动 作、心理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设计时,考虑到 学生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实践,本课教学可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学习提 示,明确学习任务。一是让学生默读课文,紧扣课题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 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既然要做出评 价,学生就必须对蚂蚁队长的情感变化有深入的体会,可以让

2、学生运用借助角色 朗读、情境表演、换位思考等方式,进入蚂蚁们的情感世界,从中体会故事蕴含 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认识“宣、诱”等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 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 自主识字,理解“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词语的意思,培养主动识字的 习惯。 2. 体会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 3. 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 严守纪律和关爱弱小的品质, 明白这种美好的精 神品质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奶酪的图片,提示学生回顾与此相关的课文内容,引出课题。 导语:同

3、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还记得我们在哪个故事中,见到过这种 食物吗?(狐狸分奶酪)那个故事是怎样的?(小熊兄弟俩捡到一块奶酪, 都想自己多吃一点儿, 结果被狡猾的狐狸使计蒙骗到手且吃光了。)你们的记性 可真好!其实,面对这美味可口的食物,不光小熊、狐狸想吃,谁不流口水呀! 2 但是,可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们那样,只想一个人独享!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群可 爱的小蚂蚁,看看他们面对美味的奶酪,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表现。 2. 出示课题,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正音:读准字音,“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同

4、时想一 想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2. 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醒,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课文。 3.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相机点拨。 宣 xu n 布处 ch 罚诱 y u 人舔 ti n 一下毅 y 力强 qi n 大犯 f n 禁 j n 令 稍 sh o 息犹豫 y 跺 du 脚聚 j 拢嘀 d 咕争先恐后淌 t n 口水拽 zhu i 奶酪 渣 zh 可惜 x 七上八下嗅 xi 觉四面八方 4. 指导归类识字、识词。 部件归类: 宣:宣(宣布)喧(喧闹)渲(渲染)萱(萱草) 肖:哨(口哨)稍(稍息)悄(悄悄)消(消除) 5. 重点词语理解。

5、 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例句: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我心里一直七上 八下的。【拓展】描写心理的四字词语:忐忑不安怦怦直跳六神无主惊恐 万分惊心动魄犹豫不决心惊胆战心花怒放欢天喜地心绪难宁 恼火:生气发火。例句:看书、写作业的时候被打扰真的让人很恼火。近义 词:恼怒、懊恼 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例句: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在 校园。【拓展】含数字的四字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五湖四海五颜六色 千山万水万紫千红一石二鸟十全十美五光十色百发百中千军万马 执行: 贯彻施行;实际履行。例句:一旦接到命令,他们就立即开始执行。 禁令: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例句:许多人不顾景区的禁令,做

6、出一些 破坏环境的行为,真让人不齿。 3 争先恐后: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例句:上课时,我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问题。【拓展】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七上八下大材小用东倒西歪异口同 声开天辟地古往今来左顾右盼不疾不徐声东击西内忧外患虎头 蛇尾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默读课文, 标出段落序号, 指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进 行引导和完善。 (1)故事背景:蚂蚁队长指挥小蚂蚁们搬运粮食,规定不能偷嘴。 (2)故事起因:蚂蚁队长带领大家搬运一块奶酪时,拽掉了奶酪的一角。 (3)故事经过:蚂蚁队长经历了一番心理挣扎,抵住诱惑,让最小的蚂蚁 吃掉了奶酪渣。 (4)故事结果:大家齐心协力,

7、把奶酪搬进了洞里。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卡 (1)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禁令”?这条“禁令”是针对谁定 下来的呢? (2)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你的理由。 3. 学生汇报,答疑解难。 (1)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禁令”?这条“禁令”单单是针对 小蚂蚁们定下来的吗? 预设:引导学生默读第 13自然段,找到答案。通过小蚂蚁的“嘀咕”和蚂 蚁队长的回答明确“禁令”不仅是针对小蚂蚁,也是针对蚂蚁队长而定的。 小结:蚂蚁队长宣布 “禁令”时能够做到一视同仁, 不搞特殊,正因为如此

8、, 所有蚂蚁一听, 都来劲了。 小蚂蚁们是怎么表现的?(争先恐后地赶到运粮 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真是干劲十足啊! (2)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413自然段,抓住第5、11两个自然 段感知奶酪“多诱人” “味道真香”。其次,引导学生从蚂蚁队长以及蚂蚁们对 4 奶酪的反应,体会奶酪对他们充满了诱惑,确实“诱人”。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自由表达喜欢或不喜欢, 教师注意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 句。只要言之有理,都应及时给予鼓励。 喜欢:纪律严明,一视同仁,严于自律,克制欲望,关心弱小 不

9、喜欢: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4.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队长所做的事情。 过渡:大部分同学都很喜欢这位蚂蚁队长,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也有人 不喜欢他,觉得他太威严,不容易让人亲近。我们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都是从 他说的话、他做的事情中感受出来的。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故事,想一想: 在整个搬运粮食的过程中, 蚂蚁队长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明确: 蚂蚁队长做了宣布禁令、发现奶酪、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支开同伴、 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等事情。 5. 学生交流讨论: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渣时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最能反映其 心理活动的词语,按照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填空

10、: 奶酪渣刚掉下时,蚂蚁队长;大家心里都牵挂奶酪 渣而舍不得走开时,蚂蚁队长;等到把小蚂蚁们都支开,蚂蚁 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时, 蚂蚁队长。 (内心十分矛盾,七上八下;生气了;想吃但犹豫了一会儿;内心坚定) 6. 引导学生交流表现蚂蚁队长心理变化的词语,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他们具 体想象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并朗读蚂蚁队长几次“下令”的话,读出语气所发 生的微妙变化。 “休息一会儿!” (声音不太大,比较随意。)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声音大了点儿,有再次提醒的 意味。)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立 定!原地休息!” (语气严厉,命令式。

11、)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声音较 大,通知式。) 5 “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诚恳地,坚定 地,和气地。) 7. 思考:面对这样的蚂蚁队长,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预设: 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3 自然段,感受蚂蚁们因为对队长十分敬佩,因 而才更加团结。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蚂蚁队长对于奶酪渣的态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其 他蚂蚁的态度,从而明了作为“领袖”人物对于团队战斗力的意义。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演一演:组织学生以四人为单位演一演故事,然后再选择一、 两组班内表 演,师生评价,重点从人物的动作、

12、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说一说:老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蚂蚁队长和小蚂蚁,进行情景对话。 (1)蚂蚁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渣,为什么最后却给了最弱小的蚂蚁吃? (2)小蚂蚁,你在同伴当中是最小的,当你听到队长让你吃奶酪渣时,你 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队长说些什么呢? (3)蚂蚁们,你们觉得自己的队长怎么样?也对他说两句吧。 4. 想一想:情感延伸,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 (1)如果蚂蚁队长不能遵守纪律,不能严于律己,结局又会怎样? 明确: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遵守纪律、严于 律己的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领袖。 (2)如果你

13、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能战胜诱惑吗?你会怎样战胜诱惑? 明确: 一块你最喜欢的蛋糕, 一件梦寐以求的新衣服, 一份最新潮的玩具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 你暂时不能拥有它们, 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生活中,我 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可能是美食,可能是衣物,可能是钱财,但我们心中 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要违背原则,不要放纵私欲, 要用正当的方式去追求 自己想要的东西。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认识了一位严于律己、 关爱弱小的蚂蚁队长, 同学们还通过朗读、 表演等方式, 呈现出了自己对这个角 色的理解。大家的表现都不错,老师

14、要重点表扬的是下面这几位同学, 6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 搜集、积累关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 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又是一篇略 读课文,学生已有了学习略读课文的经验,因而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了“小组 合作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仅针对重点进行了一些提问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 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 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 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

15、达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 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放”。 一是将学习自主权“下放”。整堂课围绕学生的交流、讨论、表达、表演展 开,教师更多的是给予肯定、鼓励,继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以学定教,创设了 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课堂。学生从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开始, 从谈自己的阅 读感受出发(也就是课文最开始的“阅读提示”),再回到文本中去,抓住人物 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更好地理解、把握了人物角色及其精神品格。同时,也充 分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7 二是不局限于学习模式的 “放”。课堂上,我还采用了 “说说、读读、演演” 这样读演

16、结合的方法, 以读为主,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为角 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效果 上看,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采访”的引导下相互进行评价,尽情 说出表演的感受,并从中体会、感悟,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是不局限于文本内容的“放”。语文课堂也是教育阵地,只是单纯地完成 本课时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于是,授课时,我一方面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 换位思考, 自然感受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拓展 延伸,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明白“不能严于律己”的后果,懂得怎样“战 胜诱惑”,形成清晰的人生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也是语 文课堂“育人”功能的体现。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基本达到我的预期。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说好“放” 不好“收”。学生的感受多是零碎的, 没有什么章法可言, 因此在引导他们总结、 归纳、提炼时耗费了不少时间, 以至于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不那么流畅,有些精 彩的环节收束得过于仓促。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想办法去把控课堂,增强自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