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6092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0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3 * 现代诗二首 1. 认读“巢、苇”等6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积累诗歌存储量,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 想感情。 难点 通过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1. 字词教学 本课有 6 个需要认识的字。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把生字放到文中讲解。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读诗 歌、查工具书等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2. 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意境非常美,且都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要充 分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

2、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并产生共鸣。 3. 学会运用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学习这两首诗,要让学生在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中 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想象的运用,并学会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1. 预习提纲 (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6 个生字。 (2)利用互联网搜集刘大白、徐志摩的生平及作品,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资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 2.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你能回想起来吗? 预设: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 2. 交流搜集

3、到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 刘大白( 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 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徐志摩( 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 员。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两位诗人笔下那独特的景色。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回顾相关诗歌,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把握诗歌内容 1. 学习秋晚的江上。 (1)我们先来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教师指导朗读: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感

4、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 儿、倦了、驮着、头白、芦苇、红颜”。 (2)学生读这首诗,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 认读生字:巢苇 2. 本诗描写了秋晚的江上的哪些景物? 3.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预设:这首诗描写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在作者笔下都有了生命:归巢的鸟儿驮着 斜阳,斜阳让雪白的芦苇有了一瞬间的红颜。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美妙的意境。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种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4)拓展阅读:朗读古诗暮江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生读这首诗,根据老师的提示,描述这首诗的画面。 【提示】瑟瑟:青绿色。可怜:可爱。 学生描述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 学习花牛歌。 (1)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花牛歌这首诗,这首诗意境优美,我们朗读这首诗时,要读出节奏感和 韵律美。 师指导:在朗读的时候,把重音放在动词“坐、眠、走、做梦”上。同时,放慢语速,让朗读充满 感情。 (2)学生默读这首诗,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 1. 解释词语:剪秋罗霸占 2. 花牛都在哪里活动? 3. 找出诗中的动词,说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的动作,体现了花牛怎样的生活。 (3)学生小组活动,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指名

6、或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这首诗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草地里眠、草地里走、草地里做梦等几件事,体现出花牛闲 适、美好的生活。 (板书:坐眠走做梦闲适、美好) (4)拓展阅读:朗读古诗画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 4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学生读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教师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对诗歌画面的描述,能让 学生通过诗歌梳理思路,并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拓展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 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

7、、学习写法 1. 朗读这两首诗,感受诗中蕴含的景致美。 2. 学习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体现景物的特点。如,一个“妆”字,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被斜阳 染成红色的画面,既写出了斜阳下芦苇的颜色,又赋予斜阳人的情感(充满爱心地为芦苇上妆)。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布置作业 搜集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一读,想象诗歌(小令)描绘的 画面,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5 现代诗二首是自读课文,由两首现代诗组成。这两首诗以动物为主人公,描绘出一种独特、闲 适、优美的意境。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8、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在课堂上,我对这些资料进行检验,及时 进行评价,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指导朗读。 这两首诗以动物为载体,描绘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这两首诗不难理解,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 在朗读上。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中的美妙意境,体会作 者的情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6 2019 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期中精选卷(一)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 分) ku n ku zhu ng jia l ng zh o w

9、n d u ()()()() y n ji t n su j n y n zh zh ()()()() 二、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4 分) 1. 随地处乱停共享单车是一种很让人厌恶 ( w )的恶 ( w )劣行为。 2. 我有一个和这张卡 (k qi)片上一模一样的发卡 (k qi)。 3. 大水淹没了小村庄,空降(xi ng ji ng)下来的解放军叔叔解救了在洪灾中挣扎 (zh zh ) 的人们。 4. 爬山虎的叶子铺 (p p )满了墙面,没留一点儿空 (k ng k ng)隙。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 分) 柔弱柔和柔软 1. ()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我们坐在()的垫

10、子上休息。 2. 蟋蟀挖掘的工具很()。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7 只要就不但而且即使也 3.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自由飞行。 4.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在改变着人类的物 质生活。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的一个造句。(6+2=8 分) ()七()八人()()沸()云()雾 山()地()()()而安精()力() _ 五、仿照例子写句子。 (6 分) 1. 例:柳条在风中摇动。柳条在风中舞蹈。 蟋蟀在平台上叫着。 _ 2. 例:( 美丽的 )雪花(慢慢地从空中) 飘落下来。 ()树叶()飘舞。 3. 例: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 蟋蟀

11、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4. 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6 分) 8 1. 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 2.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 _ 3. 即使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 能灵巧地避开。(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 七、将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话。(4 分) ()菊花美极了,黄的、紫的、白的、红的,还有绿色的 ()只见大门口放满了菊花,百米长的通道两旁放满了菊花。 ()植物园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菊展。 ()人们边走边观赏,不时传出一阵阵的赞叹声。 八、积累运用。( 13 分) (一)日积月累。 (5 分

12、) 1.好问则裕,。 2. ,九月温,。 3. ,长河渐落晓星沉。 4. 一场秋雨一场寒,。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再作答。(8 分) 9 1. 将题西林壁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4+2=6 分) _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_ 。 “题”的意思是: _ ;“缘”的意思是: _ 。 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 _。 2. 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 _ 。(2 分) 九、快乐阅读。 (14 分)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 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 我不禁耳

13、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 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 怎么办 (A) 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 (B) 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 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 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 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0 1. 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4 分) 中间 (ji n ji n) 摔倒 (d o d o) 散 发(s n s n) 踏 实(t t ) 2. 照样子,写词语。 (2 分) 爸爸的声音虽然 不大,但 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 3. 省略号的用法有:表示话未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文中A处应选 ( ) ,B处应选 ( )。(2 分) 4. 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2 分) 5. “我”丢失了什么东西 ?(2 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