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59054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语文园地 1.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 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 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 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 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 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

2、、有趣。 2. 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 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 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 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 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 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

3、关气候的谚 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2 1. 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 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 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4、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 变成灰色。 3.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 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 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 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

5、 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3 认真阅读三个片段,从重点词语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表达的准确以及观察的多方面、多角 度。教会学生观察,对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狗鼠鸟猪马鱼牛虎 窝洞巢圈塘厩穴棚 (1)认真观察上下两行字,大家发现这两行字有什么特点? (2)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起来,组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上面同一个字可以连下面两个字,各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用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完成练习,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动物名称,和第

6、二行相应的字连起来,可以组成词语,这些词 语表示这种动物的“家”。同时,第一行的字与第二行可连的两个字分别组成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同义 词,一个常用于口语,一个常用于书面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组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 思会更加准确。 直接表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开门见山,非常简洁,同时引发学生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四、深入探讨 1. 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

7、成灰色。 3.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4.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读一读,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4 (2) 深入思考,句子加上了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 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8、: 这座桥长约 12 米,宽约 8 米。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句子。并选出代表发言。 预设:“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设计意图: 理解加点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地表达。 五、日积月累 1.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1. 立了秋,把扇丢。 2. 二八月,乱穿衣。 3. 夏雨少,秋霜早。 4.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谚语。

9、 (1)大声朗读。 (2)指名读。 5 (3)分组读,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 指名出示在预习中搜集到的谚语的意思,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谚语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在弄懂谚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展示收集到的谚语,加深印 象,扩大知识积累。 一、举一反三。 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懂书中呈现的几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外, 我还列举了别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理解表程度或表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准确性上的作 用。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

10、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 学生认识同义词的用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 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读中积累谚语知识。 在“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把握谚语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 种形式的朗读,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查找类似的谚语,并朗读、背 诵,达到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6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 一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打

11、盹 (t ndn)荧 (y ngyn)屏 憧 (c ngch ng )憬诀窍 (qi oxi o ) 躯 (x q )干人声鼎 (d ngt ng)沸 琵琶 (p b )富丽堂皇 (hu ngh ng) 二、读拼音 , 写词语。 (5 分) 1.h di ()幼虫由蛹变化为成虫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但同时也是伟大的,它启迪着人们面对困难要拥有 bqxi ngshng ()的精神。 2. 秋天来了 ,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你看!ptao ()穿着紫色的外衣在向你招手,梨子展示着自己黄黄的 j f (),石榴漏出红红的ych () 三、选字填空。(8 分) 消梢 ()息树()眉()()夏 振震 7

12、共()地()()兴()惊 博搏 ()斗脉()()览()士 竟竞 ()走毕()究()()赛 四、选词填空。(3 分) 坚决坚定 1. 他们()要去那里 ,我们也没办法。 2.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也不会动摇他 ()的信念。 请求恳求 3. 小明()老师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4. 在他的一再 ()下,哥哥勉强答应再帮他一次。 显然竟然 5. 一向准时到校的小虹今天()迟到了。 6. 小明晚餐吃得很少,()下午又吃零食了。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并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横()竖()()隐()现 随遇 ()()垂()丧() ()()不平精()()竭 8 大惊 ()()提()吊() 1. “()隐()

13、现”这个词所填的字的意思是。 2. “横()竖()”这个词中横和竖意思相反,这种由意思相反的字构成的词语还有很多。请照样子写三 个。 六、按要求写句子。(4 分) 1. 明天还会有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变为“把”字句 : (2)变为“被”字句 : 3. 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修改病句 ) 4.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个平台上弹琴。(照样子 ,写一个拟人句 ) 七、积累运用。(10 分) 1.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蓄须明志 ,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 的;为人间拿取火种的

14、。 2. 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他的著作有。 9 3.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朝诗人。其中 ,“,”两句以写景 为主,“,”两句以议论为主。 八、口语交际厅。(6 分) 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 查 项 目 家庭作业 情况 睡眠情况 吃早餐 情况 体育锻 炼情况 百 分 比 2 小 时 以上 2 小 时 以下 8 小 时 以上 8 小 时 以下 吃 早 餐 不 吃 早 餐 1 小 时 以 上 1 小 时 以 下 84% 16% 27.5 0% 72.5 0% 70%30%21%79%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什么问题? 九、课内

15、阅读。(8 分) 蝙蝠和雷达 (节选) 10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 作超声波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被雷达接收到 ,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 全了。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仿照 ()重复 () 阻碍 () 2.

16、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3 分) 3.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启示吗?(2 分) 十、课外阅读。(14 分)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 (想往向往)的仙境 ,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 (神秘神奇)面纱。 11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希望 )。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 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 ,到处是琼枝玉树。可是事实上,我仅有 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 :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 员,只需轻轻一跃 ,()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 ,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 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 卫星中 ,我是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