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5820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 8 课匆匆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六岁时随全家定居 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 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 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 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 年 8 月,出版散文集背影,

2、在 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 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 沙临时大学、 西南联大教授。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 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 国 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 月,著名的民主战士 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 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 6月 18 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 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 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 月 12 日 11时 40 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 岁

3、。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6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 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 / 21 3.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 仿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 照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

4、 1. 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 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 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 1.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 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 , 最长而又最短 , 最平凡而又最珍贵 , 最容易被忽视而又 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 未来姗姗来迟, 现在像箭一样飞逝, 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席勒 部编版小学

5、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3 / 21 2. 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 年,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 匆 匆 ,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 3. 板书课题 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 师小结要点: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 的典范。 匆匆 背影 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 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教师播放范读音频。 2. 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 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4. 指导生

6、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预设: (1)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交流: “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为什么作者会“头涔涔而 泪潸潸”呢?(为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与悲伤) (2)出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动)可以说汽车在马路上挪移吗?引导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动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写“挪”字,上下不平齐,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同样宽。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交流: “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蒸”就是“蒸发” , “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

7、发融化”的意思。 三、整体切入,局部赏读。 (一)再读课文,整体入手 1. 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 出示“品读助手” (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 (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4 / 21 (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展示。 师提示:这里的“什么” ,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 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 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 (二)局部赏读,深入体会 1. 学习体会第 1 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

8、对时间匆匆的感悟? 2. 重点句子点拨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师引导学生交流: 这是一个排比句,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 把“燕子去了还来, 杨柳枯了还青, 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 特点。 (2)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 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 (惋惜、后悔、茫然、痛苦 或无奈)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指导背诵第 1 自然段。 (借助排比、反问的特殊

9、句式来背) 3. 学习体会第 2 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理解第1 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 自然段。 4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点拨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板书:具体说明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2)对话交流:“八千个日子”有多少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 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点拨:朱自清出生于1898 年, 匆匆写于 1922 年 3 月 28 日,时年 24 岁, “八千多个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 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

10、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 日子显得那 么渺小,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情绪。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4)指导背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5 / 21 教师点拨:对于 1、2 自然段的背诵,可以借助排比、反问、比喻的特殊句 式来背,还可以结合作者表达的对时光逝去的无奈的感情来背诵。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回顾本文出现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写法。 五、回顾知识,总结提高。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1、2 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 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1、2 自然段

11、。 2. 课文接下来是如何写出时间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我们继续走进课 文。 二、精读课文,运用语言 1. 指名学生读第 3 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 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 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去了。 2. 谁来说说,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用“的时候,从 过去 ” 引导学生来说。 引导学生概括:作者认为时间浪费在洗手、吃饭、沉默、睡觉、叹息

12、等事情 上了。 3.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 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板书:跨过飞去溜去闪过) 4. 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 5. 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 等等中溜走。 聪明的孩子们, 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这些日子是怎 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来, 仿照作者的写法, 写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6 / 21 匆的。 写法点拨: (1)这段话抓住了生活中最细微平常的事例来写,容易引起读者 的共鸣。 (2)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赋予时间以人的灵性,这样

13、原本看不见、摸 不着的时间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6. 自由练写 例:写字的时候,时间从笔尖跳过; 睡觉的时候,时间从梦中逃走;跑步的 时候,时间从脚步声中悄然离去;看书的时候,时间从字里行间溜走。 三、感悟时间,体会感情 1. 作者在第 3 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 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自由读课文第4 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 哪些感慨? 2. 师引导学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发出的感慨: (1)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什么呢?只 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引导学生概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

14、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 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板书:如轻烟如薄雾) 引导学生概括: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句子: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 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引导学生概括: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3. 时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 力求上进的决心。 4. 学习第 5 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思考) (3)教师总结:在结构

15、上,第5 自然段与第 1 自然段首尾呼应,让文章由 问而来,由问结尾,结构完整,引人深思。在表达方式上,用问句结尾在情感上 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板书: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呢)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7 / 21 1. 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 人、散文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 的著作很多, 即使这样, 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 格啊。 2. 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 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

16、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回忆 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 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 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 ?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板书:时间宝贵珍惜时间) 3. 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 背影 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 踪迹 , 欧游杂记你我 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希望大家 能珍惜时间,多读好书,让每一个日子都充实、富足!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时间宝贵 匆匆具体说明跨过飞去溜去闪过 如轻烟如薄雾珍惜时间 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学反思】 学习匆匆一文,学生无不为作者合理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准 确地表达出时间从作者身边匆匆流逝的感觉而拍手叫绝。抓住这一契机, 在课堂 上多次设计读写结合的环节。 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