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5653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会员独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市丽星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这体现的道理有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A B C D2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各国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各国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 B C D4

2、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A B C D5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综述,此届论坛的主题是“殊途共进百虑同心”。这启示我们(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应该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世界文化逐渐走向趋同A. B. C. D. 6 由大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领衔的印象

3、艺术创作团队创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7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偏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8“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

4、艺工作者。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工作者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9草根文化根植于民众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综合反映了草根阶层现实意志和情感意愿,它有别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应该 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是满足人民群众各种文化需要的通俗文化 是经典、高雅和传统的统一A B C D 10“文化铸就城市,读书点亮人生”是某市“读书达人”-一次大型学习竞赛活动的主题口号。在比赛过程中,既对选手党史、中外文学、

5、中外历史、哲学、经济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考察,又给选手展示个性、秀出真我的舞台。“读书达人”大型学习竞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能够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A B C D 11“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A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B学习和接受外来文化C不能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 D否定了传统文化12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变化万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的兴衰过程。这主要表明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D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13湖南金鹰

6、集团将我们湖南的地方花鼓戏剧打铜锣、补锅等优秀剧改编为动画片,在中小学校试播,深受中小学校学生的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 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C. 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 要处理好和外来文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14、以“文化交融和谐动脉”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于2010年11月28日在龙岩新罗区举行,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取长补短,实现各自文化的发展 带动两岸政治、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大同A. B. C. D. 15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

7、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两分成两组。实验表明 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这从个侧面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16“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民族节日是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 A B C D17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

8、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18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 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 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C. 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 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 文化渗透192011年秋季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会展上展

9、出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商品,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商品与商机,还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自尊与自豪。这表明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我们应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A B C D202011年国庆期间,东莞道滘、麻涌等地举办了一系列粤曲表演活动。粤曲以清新柔丽深受当地居民欢迎,这得益于近百年来粤曲紧跟时代步伐,兼融并蓄,不断拓宽唱腔音乐,彰显时代特色。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创新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统文艺是一种凝固的艺术A

10、 B C D212011年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我国政府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进入第六年。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A B C D22佛山市除了依托 “广场电影”之外,还依托“佛山秋色”、“行通济”、祖庙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了佛山“秋色欢乐节”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节庆品牌。这告诉我们,要想实现文化创新必须( )A. 立足社

11、会实践,充分发掘传统资源 B.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 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全盘传承23、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 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C.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封闭主义D. 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24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A发挥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B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

12、进人的全面发展 D做到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5.我国动漫业的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材料说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 B C D 27: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10分)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