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5431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1.1练习使用显微镜智能导学(人教七年级上)本节知能含盖: 起支持作用: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 通光孔、压片夹、镜筒、转换器zhu关键点机械部分起调节作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遮光器显微镜的构造起放大作用:目镜、物镜光学部分练习使用显微镜起反射光线作用:反光镜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安放使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放置破片标本: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下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破片标本,眼睛注视物镜。升高镜筒:一只眼注视目镜

2、,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收镜将两个物镜偏到两旁,镜筒降至最低。难点(1) 光学显微镜成像过程中光线经过的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因此观察的材料要透明,物镜和光圈要对准通光孔。(2)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3)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就越大,数量越少,视野越暗,看到实物的面积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物像就越小,数量越多,视野越亮,看到实物的面积越大。(4)显微镜成倒像,即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

3、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物像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到视野中央,如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视野中的污点只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上,判断方法是先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随着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易错点(1)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目的是要防止物镜损坏或压碎玻片标本。 镜筒上升时要看目镜,以免错过焦距。(2) 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移动镜筒,主要用来寻找物像;细准焦螺旋移动镜筒的幅度小,主要用来调整观察物像的清晰度。(3) 调节显微镜光线强弱

4、的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知识要点清单知识点1 显微镜的结构 1(2011兰州毕业考)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目镜2. 显微镜遮光器的作用是( )A. 使光线均匀地进入视野内 B.调节光线的强弱C.遮住光线不使其反射到镜筒内 D.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2011福州学业考)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54(2011义乌毕业学业考)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

5、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5.(2012济宁学业考)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6.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B. C. D.7.(2011泸州招考)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6、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8(2011济宁学业考)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转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9.(2012湛江市模拟)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B. C. D. 10.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人血涂片。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的位置不变,用哪一个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

7、0X,第二次使用目镜为5X,物镜为10X。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A.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增多 B.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增多 C.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减少 D.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减少12. (2010衢州学业考)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参考答案与点拨1.A点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转动转换器,可以转换物镜,不能直接用手转动物镜,以免损伤物镜。2.B点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孔光圈。转动遮光器,可以选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因此通光孔的作用是调节进入镜筒内光线的强弱。3.A 点拨: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

8、倍数,放大倍数越小,物像就越小,数量越多。4.D点拨: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显微镜。当显微镜下光线较暗时,可换用凹面镜、大光圈。凹面镜换成平面镜会造成显微镜下光线变暗;换用高倍镜光线会变暗。调节光线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5.A点拨:细准焦螺旋移动镜筒的幅度小,主要用来调整观察物像的清晰度。6. B7.C点拨: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的方法。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就能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如果,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说明低倍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或反光镜的反射光线没有通

9、过通光孔。继续转动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进行调节即可。在观察到视野内的物像后,若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对于对光没有帮助。8.D点拨:显微镜成倒像,物像偏左上方,就向左上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9.C点拨:表示放玻片标本,表示镜筒下降,表示对光,表示观察。10.D 点拨: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转换器与载物台之间距离是一定的,物镜越短,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大,d物镜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11.A点拨: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就越大,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物像就越小,数量越多。12.D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要睁开,便于画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