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49238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2010.04考生注意:1、 选择题做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题纸上2、 答题前应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一、 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A. 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 B. 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 C. 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 D. 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2. 英国、法国、西班牙

2、及意大利是经济发达、独立自主的欧洲国家。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曾共同受到某一帝国的统治,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3.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了“走齐鲁看全运”的专题,全景展现了“齐鲁大地”的风采。历史上“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B西周的封邦建国制 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 D西汉初年的分封制4.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废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见解。其中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

3、,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如果把它们对应起来,正确的是A. 甲儒,乙法,丙道 B. 甲儒,乙道,丙墨C. 甲道,乙儒,丙法 D. 甲道,乙法,丙儒5.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个时期应是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明清6作家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书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段话显示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评价是A. 非常有效

4、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7 按唐朝制度,中男(l6岁以上至21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子)才服兵役,而官员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此提议最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8. 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南渡后,更增至留千余万缗,北方领土缩小而赋税反而增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产量 B. 江南成为中国经济重心C. 大运河的

5、开凿有利于江南开发 D. 赋税征收制度逐步健全9. 清朝康熙年间陕西地方官王穆遇见一位西洋人,这位西洋人向他讲述了一些他闻所未闻之事。王穆因而写了一首赠大西洋进士的长诗。就当时时代背景而论,这位“大西洋进士”的身份很可能是 A. 传教士 B. 大学教授 C. 商人 D. 外交官10.下列文字内容,你认为它创作的背景是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C.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1.“高梁叶子青又青,月号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

6、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1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最有可能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反帝爱国运动吸引了青年学生C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D淞沪会战,逃避战火13192

7、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 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14.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的方法,即用最简单迅速、最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失败”是指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5. 下列四项中有的是史实,有的是解释,还有的是观点。其中属于观点的是 A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B. 商鞅变法时的告民书C.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D. 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16.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

8、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这句话中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抗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7.60万解放军打败了80万国民党军队,成为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这次战役的名称是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18.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9、。”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A.经济危机 B政局动荡 C.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1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20.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1.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根据西藏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布达拉宫广场修建了西

10、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该纪念碑落成的时间应该是A1991年 B.1999年C2001年 D.2009年22. “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省”。以上这幅对联最早应该出现于上世纪:A 50年代末 B. 60年代末 C. 70年代末 D. 90年代初23. “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2,4,6。造成这种“不成功”的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24.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

11、治、经济内涵。教材中出现的二战后的“西方”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25.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其含义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成立后,成功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外交的典范事例有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与美国、日本等国建交A. B. C. D.26.历史上人们往往把分裂走向统一或国家制度的改变称为“社会大变革”。如果以这个标准看待下列史实,你认为不能称为“社会大变革”的一项是: A. 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B. 隋军南下灭陈C. 春秋

12、战国时的分封制变为郡县制 D. 清末民初由专制走向共和27. 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鉴于上海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把上海辟为“特别市”,不久又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称为“大上海计划”。这个计划最后被迫中断,其根本原因是A. 政府财政困难 B. 国内社会动荡C. 日本全面侵华 D. 国共内战爆发 28. 今年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这是150多年来发 展中国家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海能获得世博会主办权的原因有 中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联系空前紧密 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A. B. C. D. 29.前段时间有关“曹操墓的真伪”

13、在国内各报争论得沸沸扬扬。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找一本有关记述曹操详细史料的历史著作阅读。在下列四本著作中,小明应当选择的著作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史通 D. 文史通义 30.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日本提出“脱亚入欧”。对“脱亚入欧”的正确理解是 A. 日本经济发达后变成了欧洲国家 B. 日本经济发达后加入了欧洲联盟C日本学习欧洲,成为工业化国家D日本像欧洲国家那样不断向外扩张二、 非选择题(共9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皇帝玉玺 图二 实施陶片放逐法时使用的陶片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