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81734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2016-06-12 14:52:37)转 载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答案】B【解析】试 题分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 ,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2、。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 ,但前者重在表示“机” ,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 ,含“深刻”之意。此处宜用后者。“焦 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此处宜用后者。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 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解析】试 题分析:“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借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借体和喻体之间具 有相似性。题中,A

3、 项的“刀俎”和“鱼肉”2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 “干戈”和“玉帛”则分 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 “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B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

4、岁月中大显身手。D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第一组:看见 书虫诞生记 对话苏东坡 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 伴我同行 奔跑吧,兄弟 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 我的

5、“离经叛道”的话 扪心自问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答案】C3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 分)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A古琴评书昆曲木偶戏B昆曲评书古琴木偶戏C古琴 木偶戏昆曲评书 D昆曲木偶戏古琴评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主要根据是

6、:“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可肯定是木偶戏。而由“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可知这是谈音乐,由“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可知这同戏剧有关。考点: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祖 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赛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 梯,轴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浩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浩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浩中忌

7、者言,言大父 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觐歇预。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蔗襄尚不敢 不勤。 ”文浩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4乃姑“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料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 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闲,日未午,即完牍, 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

8、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案】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选自张岱家传 ,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不事文墨久已 事:从事B病目眚 病:疲惫C詈不佳 詈:责骂D令五县会鞠之

9、鞠:审讯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B邓文浩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 分)5(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9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4 分)【答案】6B

10、7D8 (1)你这样子是已经完了,回去教你的儿子读书吧,以希望不让你家祖先的功名堕落。 (2)朋友拿经书的题目来商量,话刚一说完,他的文章就已经写好了。以后有再谈到这个话题的话,朋友都塞住耳朵不愿再听了。9书写要端正美观;命题取材于四书五经;考试内容为作文,且考试时间长; 交卷后先由一人预选,最后交大主考审定。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翻译。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 名、年号名等可不译) ,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

11、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已”是“结束、完结”之意,这里可译为 “完了、算了” ;“还”是回家之意;“以”作连词,表目的;“期”是希望之意;“坠”是“损害、毁掉、堕落”之意;“先业”即祖先的业绩。第(2)句中的 “经书题”即谈论经书的文章的题目;“相商”即商量;“文立就”即文章立马就写好了;“言及者”指谈到此事的人。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归纳句意的能力。答题时,应抓住题干中“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这个要求和题干中“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的范围限 制,在文本中认真筛选相关信息。比如,根据“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一语,可知“书写要端正美

12、观”这个特点;根据“六十而耳顺”这个题目,可6知“命题取 材于四书五经”这个特点;根据“日未午,即完牍”一语,可知“考试时间长”这个特点;根据文本中关于“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 佳”等叙述,可知“交卷后先由一人预选,最后交大主考审定”这个特点。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 ,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

13、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10【答 案】上阕叙述了:李广罢官闲居时同友人在田间饮酒后回归,被势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李广单人独骑横山射虎;李广劳苦而不得功勋, 英勇而反遭罢黜。这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对势利小人的愤慨

14、以及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表现李广胆气之壮和武功之强;表现了朝政的昏暗。7【解析】试 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本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据史记载,李广罢官闲居时, “尝夜从一 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 一语,表现了作者对势利的霸陵尉势的愤慨。同时,词中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史 记又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射虎”二句

15、即写此事。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 可见筋力之健。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 史记又载:“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 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词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作者 只用数十字便勾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迹,且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1【答 案】下阕先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 “汉开边、功名万里, 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 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今日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这从反面立意,表达了作者痛恨 朝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势更趋衰弱的心情。 “纱窗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