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80915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生物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预测题 新课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新课标)一、选择题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反应式“ADP + Pi + 能量 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反应式“ATP ADP + Pi + 能量”中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2.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要注意相关条件的控制。下列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

2、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去向是一样的4.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的细胞进行测定,其中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氧气,乙细胞只释放氧气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

3、不释放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乙不可能取自于根.丙可能是死细胞 .甲可能取自于茎 5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明显,此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 ( )细胞呼吸 蒸腾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6将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列四幅图表示两试管中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线表示a试管,虚线表示b试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 )7酵母菌是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常用于细胞呼吸的研究。若将

4、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甲、乙、丙试管中均有ATP的产生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8如图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RQ=放出的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

5、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9.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U代表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CO2到Y的过程中所需的ATP来自细胞呼吸.W为还原剂,其来源于水的光解过程.Y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能的转换10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一定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进行的同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为细胞呼吸提供原料和化学能光合作用产生并利用ATP,细胞呼吸产生ATP二、非选择题11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乙是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6、问题:(1) 图甲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 ;_。(2)图甲中是_ 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是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3)图乙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4)从图乙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阶段;产H的阶段是_。(5)图乙中A发生的场所是 ,E表示的物质是 。12.如图1表示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与点相比,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

7、收量的因素是 ,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2)图1的实验结果表明,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 移向_。(3)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4)在图3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3中的_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若图中有h途径,则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强度。13.如图1表示一个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表示反应

8、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2表示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2含量变化,图3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作答:(1)图1中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2)叶肉细胞在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3)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 。 (4)图3中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点

9、将向 移动。若其他条件不变,图3中纵坐标含义改为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请在右图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5)综合(3)(4)所述,请你提出两条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措施 、 。1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同学为探究光谱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他发现黑暗时,细菌不围绕在水绵周围。光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转为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为探究光谱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他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如图所示)。材料二:20世纪末,科学

10、家发现,在东太平洋赤道附近,大洋中脊2600 m深处一个裂缝的热泉口周围,聚集着科学上尚未认识的新奇而美丽的生物。研究认为,整个群落的生活依赖于硫细菌。(1)根据材料一的实验现象分析,这类细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2)试分析材料一中光通过三棱镜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主要原因是 。(3)指导教师建议材料一中的同学补充对照实验,以使实验方案更完整,简述补充实验的操作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 。(4)材料二中的硫细菌的生物能量,主要来源是 ().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5)地球上所有生物通用的能量载体是ATP。高等植物细胞的ATP主要来自 作用和 作用,与此过程相关的细胞器分别是 和 。

11、15.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手段,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实验目的: 。(2)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一,如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装置二,请指出另一个实验应如何设计(用简短的文字说明) 。(3)若已知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4)根据(3)

12、中的原理分析,若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试管中应分别放入 、 。答案解析(专题二)1.选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ATP合成的反应,而且不管何种状态下ATP和ADP的产生速率是相同的。ATP消耗的反应发生在耗能的生命活动中,而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自由扩散进行的,不消耗能量。2.选A。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有关,其中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最适值,不成比例关系,但在酶浓度一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会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由于酶已经被底物所饱和,反应速率不再改变,而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时,反应速率则与酶浓度成正比。3.选。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