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7795642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摘要:美术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美术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就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出了探讨。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审美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美术教学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出了研究,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营造和谐的审美教学环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对

2、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促进课堂互动的实现,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营造宽松教学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师生观,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并且以个人魅力打动学生。作为美术教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的平台。美术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课堂氛围才能活跃起来。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作

3、为作品交流的平台。很多学生内心有很多想法,只是没有表达的机会。在这个时间内,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交流、学生可以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向全体学生介绍美术作品,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作品交流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根据情况临时举行。形式也不必过于拘泥,可以全体学生一起,也可学生自由组合,以若干小组的形式举行。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并且可以做出指导。这样互动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避免学生当众发言的紧张感。高中生思维活跃,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带

4、领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丰富审美教学方式在以往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对美术课程不感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往的高中美术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落后,没有新颖的教学形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丰富。首先,要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这是学生进行作品鉴赏的前提。如果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审美知识不了解,面对作品,就很难从鉴赏的角度发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并不是把美术鉴赏课上成深奥的专业课,这样学生也不容易产生兴趣。这就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

5、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把一些专业知识以一种简洁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容易学习和接受。其次,教师要用各种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时,教师可以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为学生放一首风格相关的音乐,让学生静静感悟。例如,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达芬奇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上来,这样就会使一堂美术鉴赏课充满人文精神,学生对此感兴趣,从中的收获也会更多。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在鉴赏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掌握

6、一定的审美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每次的作品鉴赏中,教师不要单纯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方法,而是要结合作品,根据作品特征,进行具体而又形象的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一类的作品形成自己的认识,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此外,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鉴赏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作品。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兴趣的激励下进行作品的欣赏。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面对同样的作品,学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个性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参考文献:1罗姗姗.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2李本贵.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审美价值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