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实录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7793687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看病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看病教学实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看病教学实录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包含着浓浓的父母之爱,有震中父亲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有慈母情深中母亲慈祥的爱,还有精彩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它们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第六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学会看病,去感受别样的母爱。二、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谁知道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复习学习方法前面三篇文章,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体会到父母的爱的?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种方法,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3、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把它写在旁边,这种方

2、法叫什么还记得吗?(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三:品悟母爱心,感悟母爱真谛。师:找到描写母亲心理句子的同学请举手。你找到了什么句子,母亲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第21小节的句子)课件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读三遍,第一遍指读,二三遍引读)生:母亲当时很(后悔)(生板书)。师:是的,这里第一句话已经清晰地说明母亲开始后悔。师:母亲后悔什么?生:后悔没有陪他去看病。师:

3、句子中有个词 雪上加霜 跟读2遍你理解吗? 对文中的儿子来说,雪指什么?生:雪指孩子生病了。师: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师:孩子病了,当母亲不仅没有及时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霜”在课文里指什么?生:母亲不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为母亲,本身就是医生可以自己给她看,不但没给孩子看,反而让他一个人去医院。师: 当妈的可真是够狠心的!我们来看看当时母亲是怎么一步一步逼儿子独自上医院的,出示对话:(“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

4、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师生分读(我当母亲,大家当孩子)师:当妈的刚才逼问残忍吗?生:有一点。师:看来母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态度是相当-(坚决板书)的!孩子无可奈何了-只好说-那好吧,看省略号,面对母亲的步步紧逼,冷漠相对-儿子当时在想什么?生:怎么这么狠心呀,明明家里有药,妈妈是医生,还要我一个人去看病。师:对于此时生病的儿子来说,妈妈的这种举动就是雪上加霜。师:一想到这里

5、,作为母亲的我真是后悔莫及,谁能读出我的后悔?指读师:是的,这时母亲好后悔,多想第一次领着孩子一起去。领着他一块去,有什么好处?生:可以指点他,第二次可以照着第一次去做了。师: 对,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去做,文中有个词叫 按图索骥 再读一次师: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生:没有。师:连孩子一次按图索骥的机会都不给,太不应该了!此时的母亲怎能不后悔万分呢?一起读句子。师小结:看,这里不但写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也写具体了,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这可比我们平时写非常后悔,后悔极了强多了。让我们再来深深地体会母亲的悔意吧。齐读。师:还找到了描写母亲心理的什么句子?生:第22

6、小节的句子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生:忐忑不安师:忐忑不安 这个词很有意思,先读准它。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很不安。师: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就是忐忑不安。 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生读)师: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还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生: 坠 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 ,坠 速度快 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师: 前面的沙漏,知道是什么吗?生:沙漏是计算时间的一个东西,放些细沙,它的流速非常慢,说时

7、间是艰涩地流动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师: 看,这里是多么矛盾,多么紧。作者在这里用了像沙漏这样的比喻把当时的忐忑不安写得更加生动了。师:句子中还有一处写到时间2个小时过去了。这2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过得挺快。但对于母亲来说呢?生:漫长师:时间过得很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这2小时母亲是多么难熬,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儿行千里母担忧、独自看病忧更忧啊!想象一下,在这2小时里,母亲可能做什么呢?生:踱来踱去,生:不断望,生:坐立不安 师:是呀,母亲还肯定是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她如此忐忑不安,不知道干什么好。师:那是她担心孩子呀,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生:(疼痛地收缩成一

8、团)师:儿是娘的心头肉,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担心儿子到了心痛的感觉。这儿还用了个递进的关联词,生:(虽然但是)师:让我们读出母亲不安心痛的感觉。师:孩子独自走后,母亲忐忑不安、心痛难忍,她还经历怎样痛苦的心理感受?(自责)但是之前就是母亲让孩子独自去医院的,在做出让孩子自己去看病的过程中,母亲心软过吗?犹豫过吗?生:心软过。 师:哪一节的句子写到也曾心软过?生:读,第20节前3句。出示: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 “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师: 事实上,母亲就是(犹豫)过,后悔过,担心过,自责过但还是没有被心软战胜,最终还是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了

9、,这样的母亲还能说残忍吗,不爱孩子吗?生:爱孩子。师:好,你还给这个母亲一份公道!读最后2段。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生: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不断地磨练自己,要自强自立,独立。师:这里的磨练自己指谁?生: 我,母亲。师:那母亲为什么说也在磨练自己呢?生:她在鼓励儿子独自看病的过程中,如果她心软了,那么她的儿子那次就学不到独立看病的本领,所以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磨练。 师:是的,这文中所有的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都蕴含着母亲不一般的爱。同学们,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生:不仅仅,而且学会独立生活。师: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啊!一起读一读母亲的真情告白吧!出示:最后一段。师: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没有类似

10、的经历和感受呢?生:逐一回答。师:是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精彩极了”的鼓励表扬,还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评;无论是和风细雨的谆谆教导,还是言辞犀利的告诫警告。其实这都是对我们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师:感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思考!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四、走近作者拓展阅读她是我国一级作家,曾经当了十一年的兵,又是个资深的科医生,还是我们中国最好的师大学的文学硕士。更是一位母亲推荐两篇文章给同学们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剥豆。默读完成阅读指导卡1、 思考:你发现母亲剥豆的速度有哪些变化?把相关的字圈出来,

11、再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生回答:慢,快,缓,紧。板书2、既然是比赛,为什么母亲的动作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生回答:母亲心情复杂,充满矛盾。3、这一连串的动作足以看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为母亲,她时刻为儿子着想。现在请你来当当这位母亲,读读这段话,感受她的心理活动的变化。4、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母亲。这位母亲,为什么在剥豆时,您的手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因为-(伟大)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呢?因为-有远见)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呢?因为-(慈爱)这位母亲,为什么您的节奏又紧了许多?因为-(理性)找出两位母亲的共同点,(小小的一场剥豆比赛,却让母亲的心起起伏伏,这种

12、复杂,希望你们也能读懂,那是一种深藏的母爱,跟学会看病的母亲一样。5、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章结尾说:“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么?”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你能结合课文,说说“打”和“不打”中所蕴含着的爱意吗?今天我们读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你一定也能理解有时候父母对你的责罚或者是痛打,其实,打也是爱。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后,你一定有许多感激的话想对父母说,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我们的作文课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反思:依然采用长文短教法教学学会看病,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注意容。孩子独自去看病,作为父母放心吗?找出相关句子来重点领悟母亲的心,要求学生写上自己的批注,在学生自主

13、找出语句写出感想批注后,在班上交流,相互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感受母亲的爱,慈母的心是柔软的,是矛盾的,又是用心良苦的。她让孩子学会长大,独自面对生活。一篇浅显的文章,又在前几篇文章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能力了。这时,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独自品读写上批注体会,然后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学生体会后通过朗读来感悟吸收,培养语感。教会学生学习是多么重要的!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也是多么需要的,不放心的是学生是不是学会了,真如慈母让儿子独自去学会看病,师还是有点担心的,一定要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之间相互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可以或补充或深化。我想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还给学生了,学生在

14、这样的课堂中更主动去学,师在其中只起个导学的作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

15、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毫无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